单位名称 | 铜川市道路运输管理处(铜川市地方海事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道路运输管理、地方海事提供服务保障。水路交通政策、规划拟定;水路交通行业管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培训考试、年度考核、继续教育;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运行监测;道路运输生态环保、信访维稳、信息咨询、投诉受理、应急保障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增军 | |
开办资金 | 926.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9.69万元 | 825.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全市共有营运车辆17536辆,其中客运班车280辆,出租汽车1106辆(网约车43辆),普货运输车13966辆(挂车5931辆),危货运输车2184辆(挂车838辆)。今年1至10月份,完成公路客运量374.2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7740.2万人公里,货运量7868万吨、货物周转量902370万吨公里,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5.01%、60.62%,10.05%和4%,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4.11%。2.关注农村客运发展变化情况,每月排查建制村通客车运营情况并动态更新上报建制村通客车清单台账,对建制村通客车“通返不通”加强监测和风险预警,督促有关客运企业结合当地客运市场实际采取通公交车、通班车、通区域经营客车、通预约响应客车、通学生客车等灵活多样的运营模式做好通村客车巩固工作。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发展旅游客运、包车客运、道路客运+旅游、道路客运+邮政快递+供销商贸。全市运营包车客运旅游客运1842辆次,较上年增长596.89%。认真推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有关工作。对客运企业开展质量信誉考核工作,2家二级企业和2家一级客运站保持3A级格次。3.加强出租车市场监督管理,督促出租车公司加强从业人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出租车“每日签到检查制度”,及时整改车容车貌、驾驶员仪容仪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全市140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分期开展安全驾驶及服务品质提升培训。严格实行出租车审验“见人见车”,对车容车貌、服务设施不达标车辆不予通过年审。4.严把市场准入关,会同行政审批部门严格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资质许可,会同公安交警严格实行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新增运力“先审批、后购置、再注册”规定,对未经审批购置的车辆不予注册登记、办理营运手续。严把危险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关,认真做好危险品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审验工作,督促417辆自首次注册日超过60个月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每6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公告注销了84辆逾期180天未审验车辆的《道路运输证》,杜绝了3辆不具备技术条件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5.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动态建立了全市91家涉VOCs和226家涉废机油企业的动态监管台账疳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不失管、漏管。监督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落实夏季错时生产制度和臭氧预警熔断加严管控工作指令,检查企业480余家(次),对30家涉嫌环境污染的企业函告生态环境部门处理,对未按规定备案的13家企业抄告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处理,对作业不规范、物品摆放杂乱的企业要求现场整改。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规范》,达标核查车辆855辆,开展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检测10382辆,其中检测异地车辆1149辆。6.组织开展机动车驾培专项整治,加强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动,督促驾培机构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开展驾驶员培训,培训结业学员9851人。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考试管理,考试合格发证1515人次。考核合格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员129人。7.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不断强化监管工作措施,建立并落实常态化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机制,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一患一策一档”要求,建立隐患整改台账,逐项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严格核查销号制度。扎实开展“问题隐患大排查、本质安全再提升”、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对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运营车辆的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了重点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会和道路运输水路交通行业安全知识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持续加强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力度,对“两客一危”违规车辆实行周通报和安全风险月汇总反馈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车辆运行安全风险和问题。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报请市局出台《铜川市农村客运补贴奖金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农村客运配套的站亭设施完善和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升级予以支持,拨付农村客运补贴资金605万元。修订《区县农村客运运营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开展农村客运运营情况检查考核,巩固全市359个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2.制定并严格落实《铜川市新能源出租汽车抽号更新实施办法》,更新出租汽车39辆,其中新能源车22辆。开通并试运行铜川市95128出租车约车服务热线。对全市出租车公司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15家出租汽车公司、1家网约车公司均为2A级格次。处理出租汽车投诉394起,通报好人好事47件。连续22年开展高考期间“爱心送考”活动。3.对28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其中3A级企业1家、2A级23家,A级3家,B级企业1家。对全市28家源头装载企业及治超远程监控系统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对正常生产经营的23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网上公示。认真落实超限超载“一超四罚”和“黑名单”制度,通过陕西省运政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列管违规驾驶员143人,锁定38家道路运输企业。4.大力推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与维护(I/M)制度落实,向省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推送尾气检测超标车辆147辆,治理回传率达到97.96%。对49家二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其中3A级企业6家,2A级企业28家,A级企业15家。5.严格落实取消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制度,411人凭培训结业证取得了普通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完成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考核1302人次、诚信考核15617人次。对全市9家驾培机构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其中优秀2家、良好4家、合格3家。6.深入开展城镇燃气专项整治行动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印发燃气专项整治宣传资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道路危险货物从业人员温馨提示和典型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案例选编共计2000余份。在全市道路运输水路交通行业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各类安全生产、禁毒宣传挂图7套、防溺水宣传彩页20000份、新国标救生衣400余件,捐赠《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读本》700册。7.加强与市12345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对接协调,提升12328和12345电话系统双号运行服务质量,受理转办回复工单7166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全省考评排名从二季度起排名均列全省前两名。8.积极推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截至10月底,生成电子道路运输许可证4951个、从业资格证12514个、道路运输证12857个。推动落实普通货运车辆异地年审工作,办结异地审验普通货运车辆233辆,积极协调大力推进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服务提质增效,办理各类“跨省通办”2054件次。9.制定营商环境“微改革、微创新”7项措施,全力提升客运包车审核备案、从业资格证办理、交通运输投诉咨询工单办复等方面的质效。关心关注道路客货运企业实际困难,了解企业相关需求,及时向企业传达中省市涉及运输业助企纾困帮扶有关政策,向市上有关部门上报拟贷款企业名单,与西安银行铜川支行对接为15家企业贷款1030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道路客运市场不断萎缩,部分线路处于亏损状态,建制村通客车“通返不通”风险增大,汽车客运站承担社会义务多,经营收入逐年减少,普遍经营困难。出租汽车服务质量尚不能适应公众出行需求。2.道路货运转型升级较慢,网络道路货运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经营主体多、小、弱、散的局面未根本改变,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超限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3.机动车维修企业数量多,绝大多数规模小、设施差、设备落后,维修工艺水平不高,挥发性有机物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任务重,机动车排气检测与维护制度落实还需推进。4.行业安全监管力量和能力不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达不到法规制度要求。四、改进措施1.聚焦定制客运发展和客货邮商旅融合发展,突出工作探索、示范引领,以区县为实施主体,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运营线路、运输信息“四个融合”,推进道路客运加快转型升级发展。2.加强对重型载货车集中的普通货运企业和货运装载源头企业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会同有关部门严格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控增量优存量。五、2024年工作打算1.推进95128出租汽车约车服务规范运行和新能源出租车应用,协调调整优化巡游出租汽车运价,加强出租车驾驶员培训教育和管理,推动出租车服务质量提升。2持续推进道路电子证照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电子证照生成率,大力推进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动道路运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3.加强与有关机构联勤联动,加大工作合力,推动机动车维修企业规范作业,对环境问题和违法行为予以纠正、查处,巩固深化维修污染治理和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制度落实成效。4.做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管理工作,督促驾培机构严格按照大纲培训教学,提高培训服务质量,杜绝乱收费现象。做好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工作。5.持续开展道路运输水路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充分利用陕西省电子运单系统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加强重点车辆运行情况实时监管,推进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