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提供保障。负责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执法检查,查处相关案件。承担法律法规赋予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有关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行政执法职责。负责相关案件查处、交办、督办和相关信访、投诉、举报的受理核查处置。监督指导协调区县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联合、交叉和专项执法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鸿基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文化 | |
开办资金 | 14.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39万元 | 11.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5月,办理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聚焦主业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紧扣年度重点工作,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坚持“四不两直”和暗查暗访工作机制。2023年,共检查企业54家次,制作下达各类执法文书309份,排查整治隐患问题110项,查办案件10起,罚款35.3万元,组织上报典型案例24份,组织“事前问责”警示约谈10次,对发现的隐患责令立即或限期及时整改,严格工作闭环管理制度,对突出问题进行交办、督办处理,并督促落实整改到位。(二)突出重点护航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一是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计划,联合市气象局对随机抽取的中石油长虹加油站等4家危化经营单位、陕西汉德车桥铜川分公司1家工贸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二是守住重点时段安全防线。在春节、“五一”、“中医药文化节”等重点时段,支队按照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应急值班值守、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开展执法督导检查,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及时反馈问题隐患,下发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和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企业现场立即整改或责令限期整改,以高水平执法督导服务企业持续安全发展。(三)强化举措严肃问责精心帮扶。一是按照《陕西省安全生产事前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力、违法问题突出、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问责”力度,组织对印台区乐诚志远气体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召开“事前问责”安全生产警示约谈会10次;二是坚持在执法中普法,以执法服务企业安全发展。同市应急救援中心深入开展企业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一修编、两评估”专项活动,为20家企业提供“安全包”,点对点、手把手帮助企业提升应急救援处置和事故救援能力。三是进企业开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宣讲学习赠书活动,支队副县级领导吴文化带队深入铜川尧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铜川药王山生态水泥有限公司集中宣讲并为企业赠送《条例》读本30册。(四)精准排查推进隐患整治走深走实。按照省厅部署和局党委工作安排,积极对接韩城市应急局,联合组建执法督查分队开展全省重大事故隐患2023专项异地交叉执法督查活动。6至11月份先后赴延安、渭南、宝鸡、咸阳、商洛和汉中市开展6轮次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执法督查检查,共督查市、县行业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694家,发现问题隐患3687条,其中重大隐患98条,一般隐患3589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688份,撰写发布相关工作信息稿件47篇。同时,对被检查地区前期专项执法督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了“回头看”专项督查。对发现问题当场向企业进行反馈、督促立即或者限期整改到位,并交由所在地、县(市、区)行业管理部门督促整改,移交属地安委办进行督办。二、取得的成效2023年,支队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稳步开展,“互联网+执法”系统全面应用,“事前问责”成效凸显,行政处罚办案数量同比大幅提升,典型案例实现了报送率和合格率“双100%”目标。行政执法有力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市级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零事故”。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工作创新能力和执法队伍力量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学历、所学专业、能力水平素质参差不齐,新进执法人员“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业务知识储备和执法办案能力亟需快速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工作缺乏系统了解,应对大型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工作机制体制有待加强完善。支队科室工作职责、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执法装备配备等制度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支队的内控制度、工作运行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执法装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局组建后,支队先后为执法人员配发了安全帽、便携式打印机、平板电脑、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执法装备有所提升。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监管”的新趋势、新要求,加之我市连续两年“互联网+执法”系统的试点和全面应用,现有执法装备明显不足,特别是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也未补充和更新装备配备,现有装备老旧,难以满足执法检查工作需要。下一步,支队将按照局党委工作部署安排,科学统筹,综合协调,持续发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对照2023年度目标任务对标对表认真梳理,全面总结工作成绩,盘点工作举措得失,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科学系统谋划2024年重点工作。做到执法工作在“大应急”的全局工作中责任不缺位、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四、2024年重点工作(一)认真制定年度执法工作计划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为全面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按照分级分类执法实施办法,结合2024年度市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企业名单的公示结果,合理制定2024年度执法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避免盲目执法;加强与市场、气象等部门工作沟通协调,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及时发布公示。(二)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按照部、厅《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精准安全监管执法,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依法采取警示约谈、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一案双罚”等手段,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充分利用专家库、技术服务机构等外部专业力量提高执法检查质效,组织对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开展安全执法指导帮扶。(三)规范化扎实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全方位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执法活动。聚焦年度执法计划、“双随机、一公开”安排,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对照中省市危非煤、危化、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精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