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新区项目推进中心(铜川市新区金融服务中心)

铜川市新区项目推进中心(铜川市新区金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24
单位名称 铜川市新区项目推进中心(铜川市新区金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项目、金融提供服务保障。土地储备、项目推进;金融业发展规划建议;普惠金融政策落地实施;金融形势分析;项目融资服务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虹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雷海娟
开办资金 6.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38万元 82.2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新区项目推进中心(铜川市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建立普惠机制,完善配套措施。一是成立了《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区工作领导小组》由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任组长,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新区财政局、新区管委会党政综合办公室、新区组织部等24个行业(或主管)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试验区各项工作任务谋划、调度和推进,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制定印发了《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区宣传方案》《铜川市新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专项清收处置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主力军作用,助推全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二)加大助企力度,增强服务能力。一是联合行业部门、驻地金融机构实地走访域内企业20家30余次,向企业宣讲各项惠企政策,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及普惠金融支持成效,全年征集企业融资需求26家,涉及拟融资额度14.78亿余元,协调农行新区支行为澳威激光、大秦铝业等4家企业获得融资金额5000万元。二是本年新增5家企业注册申报省库系统,累计储备省级在库企业19家(含园区,其中4家企业入选本年C档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三是截至12月末,域内各银行机构为市场主体投放新增贷款4546户41.88亿余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0.63亿余元,较去年末增加44.7亿余元,增长17.47%;各项贷款余额115.34亿余元,存贷比38.37%。区级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47.14亿余元,较去年末增加30.22亿余元,增长178.6%,信贷投放持续保持稳定,全区金融业运行总体稳中向好。(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为进一步营造普惠金融浓厚宣传氛围,扩大普惠金融宣传覆盖面。督促域内银行机构营业网点32处、保险机构营业网点23处,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铜川日报”“铜视新声”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报道5次,联合人保财险新区支公司到各街道办开展“普惠金融知识进基层”宣讲活动3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惠金融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四)提升项目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按照《铜川市新区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铜新管办函〔2023〕4号)要求,主动与企业沟通入区项目手续办理事宜,为企业、项目手续落地提供“全帮办”一站式服务。全年对接项目单位30余家,其中,对项目手续办理有需求的陕西易创汇力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了解企业手续办理情况及存在问题,优化办理流程,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新区分局多次沟通,协助2家企业已成功办理12个营业执照。二是积极对接固投项目入统,联系对接项目单位11家,符合入统条件的项目3家,总投资2600万元均已备案,并按照要求完成报送数据已出库。三是协助做好清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专项处置工作。依据不良贷款实际情况、承债主体、形成原因,采取“七个一批”差异化措施进行清收处置,年度新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专项清收处置任务1205.58万元,清收不良贷款2478.61万元,完成进度205.59%。(五)强化金融督导,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制定印发了《铜川市新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新区金融领域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铜川市新区金融服务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协调各街道办及行业部门做好金融风险摸排处置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二是扎实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的指导服务工作,围绕抽逃注册资本、非法集资、违规放贷等重点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对地方金融组织督导检查9次,发现问题4起,现已完成整改。同时,组织各机构参加2022年度年审,其均能按照相关规定做到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非法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放贷等情形。三是为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定期对域内“7+4”类地方金融组织涉及投资类公司共91家和“伪金交所”“数链空间”等金融风险隐患名称及经营范围中含“产登”“结算”等相关字样的市场主体85家进行多次全面排查,经排查,暂未发现排查对象存在违规经营金融业务的行为;其次,协助做好对长期停业的铜川市金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清理工作,切实维护了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四是联合辖区各街道办、驻地各金融机构在(各村、社区)人流量密集的地方集中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6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面对面向群众讲解2万余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金融防贫显成效。一是2023年为全区“脱贫户+监测户”923户累计发放脱贫小额信贷308笔911.45万元,本年新增94笔277.9万元,全年贴息11.53万元,累计贴息71.95万元,已还183笔503.85万元,存量125笔407.6万元,通过“小信贷”发挥“大作用”,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发展。二是财政全额出资为我区脱贫户和边缘户912户2850人购买“防贫保”保险。自2022年11月12日“防贫保”保险启动之日至2023年11月12日,已赔付14户40起,赔付金额7.75万元。(二)金融支持涉农产业发展。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截至12月末,耀州联社、邮储、新华村镇等银行机构通过开发“樱桃贷”,大力推进新区陈坪村樱桃产业发展,累计授信144户、3307万元,投放贷款2151万元。域内各银行机构为我区涉农主体投放新增贷款8.74亿余元,贷款余额30.3亿余元。(三)普惠金融宣传明显提升。督促域内银行机构营业网点32处、保险机构营业网点23处,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铜川日报”“铜视新声”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报道5次,联合人保财险新区支公司到各街道办开展“普惠金融知识进基层”宣讲活动3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惠金融改革政策的知晓率。三、存在问题因域内金融企业不断增加,非法集资潜在风险逐步增多,加之缺乏金融专业人员,对出台的一些金融政策了解的不够透彻,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四、改进措施定期组织部门人员开展金融知识集中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日常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金融干部队伍。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抓好普惠金融工作落实落细。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项目进行征集,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服务,结合企业经营实际,“一企一策”提出解决措施及意见建议。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提高信贷服务便利度和企业申贷获得率,不断降低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和成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结合全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以“宣传金融扶贫接续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运用各种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多形式、多举措开展宣传,大力普及金融政策,不断提高群众对普惠金融的知晓率,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二)持续做好地方金融服务及宣传工作。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督导与服务,促进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加大非法集资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强化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扎实开展对非法集资线索摸排,实现对非法集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继续清理整顿金融市场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