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佳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负责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负责秦创原实体工作平台建设,为秦创原建设提供技术、设备、数据等支持以及成果的发布与转化,为秦创原技术转移、投融资等提供保障,负责秦创原建设的宣传推广、信息发布。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政府办公楼3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吕如军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5万元 | 6.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工作内容党建学习教育活动1.狠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教育。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法纪,《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2.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坚持“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制度,召开支委会议4次,支部党员大会12次,讲党课4次等,做到活动有记录,学习有笔记,每位党员都能按照《党章》的相关规定足额交纳党费。3.依托主题党员活动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2月14至15日,科技部陕西科技帮扶团佳县、柞水执行团党员代表与我中心党支部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二)引育集聚创新人才1.以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全方位用好“专业人才”、培育“本土能人”、对接“域外精英”。2.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协调选派省、市、县科技特派团6个,科技特派员16名,三区人才28名对接佳县13个乡镇和重点企业开展工作,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3.申报榆林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支;组织11人参加榆林市初级技术经理人专题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科技创新指标完成位居全市前列1.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2.3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2.每万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任务数为15.11家,完成54.34家,超出目标任务39.23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任务为0.11%,完成0.47%,超出目标任务0.36个百分点;3.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任务为40家,完成68家,超出目标任务28家。2023年5月,我县以科技支撑民生改善主题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我省共有佳县、富平县和黄陵县3个)。(四)全力推进创新发展1.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花。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实施秦创原(佳县)创新促进中心能力提升建设、佳县枣花蜜生产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佳县有机杂粮特色小食品及冲调粉加工工艺产业化研究与示范等。2.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5个,专项经费共计800万元;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6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4个,榆林市秦创原“两链”融合项目2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400万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00%,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暂为0.47%。(五)积极开展科技宣传培训1.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活动中邀请团队科技特派员佳县科技产业服务团团长马廷军等人在佳县上高寨赵大林村开展酸枣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现场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式进行。邀请三区人才曹炜教授及其团队在佳县开展养蜂技术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实地交流方式进行,课后专家一一答复了养殖户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蜜蜂养殖户的技术难题。2.邀请榆林市绥米佳科技服务团在乌镇王家焉村开展山地苹果优质高效管理技术培训,现场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现场,我县乡土专家王向娃首先分析了当前山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其次从山地苹果丰产栽培的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科学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六)组团参加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本届农高会以“健康土壤与粮食安全”为主题,围绕“新技术、新平台、新内容、新服务”的目标,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组织我县30余家企业40余种特色农产品亮相农高会,佳县红枣、佳州羊肉、五妹子杂粮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好项目包装上会,寻找商机。展会期间,我县积极参与市上在农高会期间举办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展、高峰论坛、“三百行动”高能级成果路演、招商引资、“榆林好产品”直播带货等重要活动。陕西佳县天道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后稷奖”一项,佳县人民政府和五凌电力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签订《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签约5亿元。二.主要效益1.通过本次联学联建活动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特别是要从报告中联系工作,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心。2.以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全方位用好“专业人才”、培育“本土能人”、对接“域外精英”,为佳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3.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任务为40家,完成68家,超出目标任务28家。2023年5月,我县以科技支撑民生改善主题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我省共有佳县、富平县和黄陵县3个)。4.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花。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实施秦创原(佳县)创新促进中心能力提升建设、佳县枣花蜜生产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5.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活动中现场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现场,我县乡土专家王向娃首先分析了当前山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其次从山地苹果丰产栽培的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科学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6.本届农高会以“健康土壤与粮食安全”为主题,围绕“新技术、新平台、新内容、新服务”的目标,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组织我县30余家企业40余种特色农产品亮相农高会,佳县红枣、佳州羊肉、五妹子杂粮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好项目包装上会,寻找商机。三、存在问题1.我县区位优势不明显,科技发展底子薄、基础差,科技资源引进困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度较大。2.县财政困难,用于科技创新的实际投入较少,科技研发主要依靠中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激励配套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3.企业自身科研条件过于薄弱,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研发投入归集不准,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稳定。4.引进科技人才困难,高技术人才缺乏,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作用不明显。四、解决对策1.加大和高校合作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激发企业研发能力,邀请第三方公司对企业进行指导。3.加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的选派力度,结对帮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五、下一步计划1.继续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做到活动有记录,学习有笔记。2.组织申报2024年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立定点帮扶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库,按时申报中、省、市科技项目。3.落实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选派计划,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协调省市两级各3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和“三区”人才等优质资源,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技能,实现我县乡镇全覆盖,引导科技特派员所在高校院所与县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4.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面向本土科技人才、企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养殖大户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案例,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科技帮扶工作的统计和数据积累,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5.要锚定初心,立足岗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科技帮扶工作,要紧紧抓住创新型县建设工作抓手,充分发挥科创中心优势,加强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佳县引入先进农业科技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好秦创原(佳县)创新促进中心作用,持续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秦创原(佳县)半导体及新材料产业“两链融合试验区”创新发展,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工作力度,着力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