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实验中学

榆林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19 15:06
单位名称 榆林实验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西沙青山路4号
法定代表人 韩波
开办资金 50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34.98万元 3907.6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实验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凝聚学校发展合力(一)强化思想建设,求真务实,提高素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拓宽学习方式与途径,规范落实“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加强工团妇等组织的建设,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教职工一心向党,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二)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核心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目标责任书要求;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务实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三)强化队伍建设,突出示范,创先争优。贯彻落实“评星定级、追赶超越”“双带头人”“双培养”工作,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了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敢担当善担当的党员教师队伍。(四)强化组织建设,整体构建,规范要求。民主生活会、党日等活动,做到精心组织,专人负责、时间保证、内容充实、记录认真、管理规范;认真实施党员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培养制度。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打造“三个课堂”。建立作业监管机制和作业公示制度,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下的阳光体育活动。(二)大力推动艺体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制定艺体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艺体教育管理机制,设立艺术班、体育班,制定以高考为目标的训练计划,不断提高我校艺体教育整体水平。(三)立足基础多元发展,高中段开办日语高考专班,拓展学生升学路径。学校坚持“立足基础,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把日语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的体系中,高中三个学段均开设日语高考班。(四)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筑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把卓越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鼓励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积极推动新教育实验课堂实践,把教师专业成果与教学有机结合,把学科知识与学生体验有机结合,共同构筑理想课堂。(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其中省培48人,音乐教材培训3人,数学培优11人,生物共同体培训2人,化学课程改革培训1人,物理课程标准培训2人,省级新课标信息技术、英语培训2人,英语双线培训4人。(六)实现阶段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23年参加高考313人,一本上线45人,其中文科17人,理科28人,二本上线208人,其中艺体双上线23人。2023届参加中考人数309人,800分以上15人,最高分830分(高绍康,2班),700分以上127人,占考试人数41.1%;565分以上219人,占考试人数70.9%。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实效。通过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有效指导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学生自主管理相关制度,充实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二)密切家校沟通,助力家校共育。为实现全员育人,继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我校要时刻关注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找学生谈话、上门家访找家长沟通,真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三)落实奖惩管理,促进习惯养成。高度重视学生激励工作,根据《榆林实验中学学生奖励制度》,奖励了初高中特优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之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四)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活动育人。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深入开展学生爱国、守纪、安全、感恩等系列主题教育。(五)开展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健康。开设了初中年级心理健康社团课;适时开展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检测工作。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缓解了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六)强化公寓管理,创建文明宿舍。召开了住宿生管理教育会和宿管人员工作会,明确了公寓管理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完善了宿管人员考核办法,为公寓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为高三年级住宿生开设了自习室,方便其复习备考。(七)落实扶贫政策,助推教育扶贫。实现贫困学生应扶尽扶,2023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困难生生活补助共资助73人,共计22812.5元;营养改善计划共资助71人,共计35500元。高中国家助学金共资助316人,共计299000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一)突出学校特色,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学校以“尚德”为核心文化,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持续进行星期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高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入团宣誓仪式、团课教育、毕业典礼、清明网络祭英烈、国旗班换届、广播站纳新、学生会换届等常规活动。(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校园。学校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第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功能,实现了远程推送、线上直播等功能。(三)多措并举,构建平安校园。加强依法治校,聘请了青山路派出所副所长张玮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聘请了青山路派出所民警高娇为学校法制辅导员,全年开展了多次法制讲座进校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四)开展校园硬件建设,全面优化教学环境。2021年市教育局为我校投资修建两栋公寓楼、一栋多功能餐厅及地下停车场,目前完成修建的女生公寓楼已启用,另一栋公寓楼和餐厅、地下停车场正在按期扫尾施工。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习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展。2023年学校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榆林市健康学校建设示范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社区创文工作先进单位、“慈善助学”网络募捐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十七运集体筹办工作集体嘉奖的荣誉,全市成语大赛获得初中组二等奖,汉字听写大赛获得榆阳区二等奖。2023年本校积极申报课题积极进行课题结题工作,2023年立项省级规划课题2项,结题市级规划课题1项,市级微型课题4项。在信息化课题研究方面2个市级课题结题,1个省级课题立项。2023年,3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2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李伟军获全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李鹏获2023年度“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张玉梅获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贺勇获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2023年在榆林市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张壮老师获得二等奖、徐钰梅、徐丹老师获得三等奖;在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活动中,徐娜老师获得初中理综组三等奖,刘田田老师分别获得高中文综组三等奖;在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全市2023年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系列活动评选中,李爱秀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一本上线45人,二本上线208人,其中艺体双上线23人。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1、家校沟通机制不完善。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致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了解不足。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虽然教师队伍已经趋于专业化,但仍有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不能与时俱进。3、学校硬条件有待改善。虽然我们注重学校建设,也新建了两栋公寓楼和一栋综合楼,但是仍然未能全部启用;而且仍然存在一些老旧设施和设备,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新和提升。四、整改措施1、关于家校沟通机制不完善。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致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了解不足情况,后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家校沟通平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信任。2、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虽然教师队伍已经趋于专业化,但仍有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情况。后期学校将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以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求,确保教学质量提升。3、关于学校硬条件有待改善。虽然我们注重学校建设,也新建了两栋公寓楼和一栋综合楼,但是仍然未能全部启用;而且仍然存在一些老旧设施和设备,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新和提升情况。下学期学校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加大推进后续工程进度,实现早投入早使用,尽最大可能的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修订完善教师岗位工作量制度,修订完善教职工职称评审制度,修订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发放等制度详实制订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要求,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高效。2、加强德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严控师德师风失范事件,努力形成良好的师风与教风。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德育优先”的方针。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智慧校园建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和学习。专任教师均能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图书馆、贝壳网、金太阳精准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备课学习。4、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巩固平安校园成果。2024年将完成两栋公寓楼、一栋多功能餐厅、地下停车场和基础设备(配电、供水、供暖、排污)扫尾施工,正常投入使用,为优化办学条件做好保障。加大与青山路派出所、交警青山路中队、榆阳区消防队、榆阳区人民医院、食药所、疾控中心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巩固市级文明校园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学校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榆林市健康学校建设示范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社区创文工作先进单位、“慈善助学”网络募捐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十七运集体筹办工作集体嘉奖的荣誉,全市成语大赛获得初中组二等奖,汉字听写大赛获得榆阳区二等奖。2023年取得突破性的好成绩,一本上线45人,二本上线208人,其中艺体双上线23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