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4:46
单位名称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研究全市重大规划、重大政策。谋划策划重大项目,超前开展前期工作。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维护管理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和项目监测调度信息平台。开展重大项目的服务、统计、分析和技术指导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做好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推进相关工作。参与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论证会的筹备等事务性工作。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同心楼
法定代表人 马宏革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重大项目策划推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10月7日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为马宏革,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发改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学习开展情况按照发改委党组、机关党委的工作安排,我中心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了项目审批及推进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全年集体学习10次,观看专题教育片4次,完成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心得体会、调研材料不少于4篇。(二)业务开展情况项目中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1、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抓前期、促开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破解瓶颈制约,5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7.6亿元,投资完成率115%、居全省第三;2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14.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目标。榆能40万吨乙二醇、靖边县天然气净化厂等25个产业类项目建成(其中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360亿元),总投资366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164亿元、纳税26亿元、带动就业8849人;府谷黄河路、科创新城供水工程等3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总投资128亿元,新增公路386公里,供水受益36.7万人;米脂县北门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定边县医院等24个社会民生项目建成,新增床位1332张、学位1.29万个。2、持续开展攻坚行动。围绕2023年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抽调8个联审联批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双周召开联审联批会,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办理”等机制,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集中力量破解项目前期滞后、储备不足等问题。实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项目审批“要素保障、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清单,建立重点项目审批事项问题台账,形成高质量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推进机制,有效保障高质量项目全速推进。探索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长效机制,在土地、林地、用水等方面启动要素动态调整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县市区和市直园区,定期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对因主观原因未达到预期推进效果的项目,按承诺约定退出保障计划。3、全力破解要素制约。积极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地见效,会同资源规划、林草、生态环境等要素保障部门,召开土地、林地要素保障专题会,对重点项目用地规划指标、“三区三线”划定、国家备用林地定额项目、支持做好环评审批服务的重点项目等事项进行协调对接,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清单,围绕高端能化、装备制造等领域谋划项目349个、总投资8647亿元;储备项目118个、总投资1415亿元;已开工(在建)项目200个、总投资4466亿元;建成项目79个、总投资512亿元。坚持联审联批制度,要素保障部门人员集中办公,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四个一批”在库项目746个、总投资1.5万亿元。不断完善要素保障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水平。4、建立领导包抓机制。一是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健全高效协同机制,更加注重凝聚项目推进合力,更加注重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更加注重压实建设主体责任,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针对35个重点项目,由市级领导主动包抓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所负责重大项目实行全过程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关键项目按计划推进。二是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按月召开现场会,推进重大项目,确保各项手续按照时间节点办结,尽早开工建设,以大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5、积极营造抓项目热潮。强化重大活动牵引,检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一是筹备、认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云)观摩、高质量项目推进会、月度推进会等重大活动。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参加全省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重点项目118个、总投资742亿元,助推全市经济稳中开局;二是每季度按期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项目建设的“冲锋号”;三是按季度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已累计观摩项目70个、总投资597.7亿元,全市上下抓项目促投资的热烈氛围持续高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任务。面对重点项目要素指标趋紧、生态要求趋严等挑战,全市上下联动攻坚、克难奋进,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5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7.6亿元,投资完成率115%、居全省第三;2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14.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二)高标准举行项目开工观摩活动。积极筹备、认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云)观摩、高质量项目推进会、月度推进会等重大活动。(三)聚焦项目前期做实项目储备。树牢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起草《榆林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已完成征求意见待市政府印发。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园区、市级有关单位申报项目,将招商引资项目、“五新项目”等纳入“四个一批”项目库进行跟踪管理。(四)全面完成“十四五”中期评估。“十四五”以来,受双碳目标、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市遇到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最复杂和严峻的发展环境,面临“建成项目无法投产、新上项目无法开工”困局,投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五)强化保障调度推动项目投产。成立市长任组长的高质量项目推进年领导小组,印发《榆林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明确产业招商、争资争项、重点领域项目推进等方面22项重点任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平日工作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不足,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够紧密,面对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大项目谋划的能力明显不足。(二)创新或创造性工作不多。工作上过于满足现状,按部就班的工作多,创造性工作相对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三)平时工作量太大。项目中心要应对省发改委、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任务,且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由于工作人手不够,导致要经常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也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升能力,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习实践,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国际国内新形势,系统学习能耗双控、项目审批及推进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二)强化举措,创新工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方法,综合考虑手续办理、要素指标需求落实、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三)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每位干部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还要了解其他业务,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学习成效、工作成效、创新成效、量化任务等纳入考核。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项目中心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我委重点工作,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一)扎实开展项目冬季攻坚行动。围绕2024年计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市县两级同步梳理审批事项清单,建立“审批任务、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任务台账,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办理”等机制,充分利用冬春休工期,集中力量办理前期手续,组织召开土地、林地、用水等要素保障推进会,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和项目成熟度,确保项目开春即开工。(二)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要素资源。全面摸排2024年重点项目要素需求,会同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草局等部门,梳理编制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计划,优先保障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要素配置,全力推动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优质项目倾斜。(三)不断完善项目推进体制机制。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问题收集、实地调研、协调推进、督查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助推项目精准施策。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做大项目总量、优化项目存量、提升项目质量。二是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收集项目进展信息,线上依托项目库平台,重要专抓事项建立工作群,每周更新手续、每月报送项目进展,线下每月开展实地调研,及时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推进难点。三是实行重大项目市政府专班推进模式,针对重大项目,由部门副职和业务科长为成员组建项目推进小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关键项目按计划推进。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定期组织督导检查,通报项目建设和台账审批事项办理情况,不断激发全市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积极筹备组织项目建设重大活动。持续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点评活动,形成全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一是按季度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云观摩县市区项目开工情况,确保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在4月底前全面复工、9月份全面开工,以开工节点倒逼前期提速,推动重点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二是按季度组织全市项目建设观摩暨推进会,按省上要求组织全省项目观摩,以看促干,确保观摩活动有成效、互学互鉴促提升,倒逼项目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