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3-19 14:32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提供管理保障。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农机安全管理·农机牌照核发及审验·农机操作员考核发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西关正街1号
法定代表人 张国龙
开办资金 419.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9.86万元 383.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3年3月,按要求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实施情况。2023年上级下达我区两批次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共3033万元,完成使用补贴资金3032.889万元,剩余0.111万元补贴资金结转至下批次使用。办理补贴各类农机具1449台套(含报废机具补贴47台套),发放申请书1449份,受益农户1198户。其中: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07.938万元已拨付到位,第二批补贴资金724.951万元待审核抽查验货后协调财政部门拨付。(二)秸秆综合利用暨农机化技术推广情况。今年在交口街道办安屯村建立1000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带动辐射周边示范面积10000亩。依托示范田共带动辐射周边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作业面积2万亩,其中夏季玉米免耕精量播种1.94万亩,小麦捡拾打捆面积0.06万亩。秋季小麦宽幅沟播作业面积1.93万亩,玉米青贮收获0.07万亩。全年推广新增各类秸秆机械综合利用50台套,其中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26台,小麦捡拾打捆机1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3台。举办技术培训会2次,培训技术人员10人次,培训农民群众70余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一)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与各街办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农机年度检验目标责任书各23份,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2894份,在全区形成“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格局,保障了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有效手段,我站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全年共开展农机安全宣传46天,出动宣传车46台/次,出动宣传工作人员2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496余份,张贴安全警示标语2894张,制作农机安全宣传展板4块,悬挂横幅23条。(三)强化源头管控,积极推进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工作。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要求,严格执行农机安全免费管理政策,坚决杜绝违规收费现象。今年我区共对3228台农业机械实施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其中检验2894台,注销登记334台,完成市站下达工作任务的108%;举办新增农机驾驶员考核6次,考核合格驾驶员48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88%;对163名有效期满驾驶员进行了审验换证,完成目标任务的163%;注销驾驶证222本。(四)加强农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消除事故隐患。今年共开展农机隐患排查整治102天,发现隐患68起,整改隐患68起,隐患整改率100%。农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农机事故发生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全区农机工作平稳健康发展。(五)积极落实农机报废更新政策。通过积极宣传农机报废更新政策,使我区广大有机户对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有机户主动参加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今年我区安排90万元资金,对46台农业机械进行了报废更新。(六)、农机管理工作加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临潼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西安市临潼区农机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区级农机应急作业队(由全区9家合作社组成)和23个街办农机应急作业队组成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将各街办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车辆和人员登记造册,印发给各街办、各农机跨区接待站,方便协调沟通,及时有效开展应急调度。针对今年“三夏”阴雨天气不利影响,紧急采购烘干机20台、履带式收割机10台并立即投入使用,以满足应急作业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确保粮食安全的应急能力。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调度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农业农村局为主体,延伸到街办、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手的网格化调度体系,通过微信群等平台发布作业信息,引导农机高效有序流动作业。同时,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和相关街办密切配合,在新丰、零口、新市高速路口设立3个高速路农机跨区接待站,并依托农机合作社在全区建立了7个农机跨区服务接待站,向接待站发放了宣传横幅、急救药品、宣传资料、饮用水等物资,为外来跨区机手提供免费道路交通、收割信息、防暑降温药品、装卸车辆、天气预报等贴心服务,积极开展农机调度工作,确保了“三夏”“三秋”收种工作顺利开展。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3年上级共下达我区两批次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3033万元,截止12月4日共完成使用补贴资金3032.889万元,剩余补贴资金0.111万元。办理补贴各类农机具1449台套(含报废机具补贴47台套),发放申请书1449份,受益农户1198户。三、存在问题1.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区农机管理站现有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普遍偏大,缺少年青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化工作开展和为民服务效率;2.近几年农机合作社承担的农机化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兑付,挫伤了农机合作社承担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积极性;3.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还存在薄弱环节,比如粮食烘干、履带式收割机等应急机具设备保有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蔬菜、果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等;4.上级下拨我区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能满足全区群众购机需求,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和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的舆情风险。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区农机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为目标,积极实施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机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努力推进全区农机化安全快速发展。1.持续做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放在农机化工作的首要位置,持续做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向购机户兑付购置补贴资金。针对目前APP预登记的1800万元补贴资金缺口,及时向省市业务部门反映沟通,争取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我区倾斜,有效化解农机购置补贴供需矛盾;2.切实抓好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批示指示精神,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巡查力度,积极开展农机隐患排查,做好农机安全检查、农机年审和驾驶员培训换证等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工作,加大农机年检上门服务力度,加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确保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2024年计划免费检验农业机械3000台次,农机年检率达到85%以上;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考试4期,对150名有效期满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驾驶证免费审验;印制反光和安全警示贴,保证检验农机车辆100%张贴到位;3.全力做好“三夏”“三秋”农机化收种工作。加强农机作业应急调度,提高抢收抢种应急作业能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抓住耕、种、收关键时期,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播种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农机技术,扩大种植推广面积;指导作业机手做好机具检修和安全规范作业,降低粮食机收损失率,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率;4.积极推进农机化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争取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具采购;组织动员农机合作社积极采购新机具,完成2023年农机现代化新型装备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我区农机装备水平;积极推进果业及设施蔬菜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引进购置高效植保、田园管理和果园运输等机械,开展果园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演示,补齐我区农机化发展短板;5.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和廉政教育,提高全体职工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支部建设,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开展,积极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农机跨区服务证发放等各项农机化服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