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土地储备中心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土地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4:30
单位名称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土地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储备保障服务。政府土地征用、储备收购、补充耕地及土地开发整理年度计划和任务落实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秦陵南路南侧
法定代表人 蒋开源
开办资金 202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32.68万元 2732.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土地储备工作2023年储备中心完成收储2宗地共242.488亩,分别为LT5-(55)-8(联东U谷项目)、LT5-(55)-9(丰茂项目)。2、失地农民补助工作为落实惠农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储备中心对临潼区被征地后以组及以户为单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失地农民情况进行调查,2023年全年认定13个街办66个村142个组,共计8618人符合补助条件,补助金额为7641450元。3、批而未供用地处置工作按照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班任务要求,临潼区2023年批而未供处置目标任务为5397亩,其中供地任务3598亩,撤销批文任务1799亩。梳理临潼区批而未供目标攻坚任务清单共31宗地,共计约3175.143亩,招拍挂出让14宗地885.8975亩,划拨17宗地2289.2455亩,截至目前已处置完成1179.775亩。区政府、分局多次召开批而未供和闲置用地处置推进会议,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用地处置。按市局要求填报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填报系统。4、闲置土地处置任务2023年我区闲置土地处置任务为471亩,截至目前完成成512亩,完成率109%,超额完成任务。5、编制临潼区土地储备供应计划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规范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储备供应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2024年度储备计划编制要求,我局认真开展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工作,2024年度计划征收土地30宗,面积2949.945亩;计划储备土地35宗,面积1932.239亩;计划供应土地34宗,面积2087.628亩。6、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按照省市要求,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6月29日召开“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会议,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重点办、新区、开发区、度假区、新丰街办等单位参加,储备中心积极推动“标准地+承诺制”出让工作,重点推进LT4-(55)-31、LT5-(55)-8、LT5-(55)-9、LT6-(55)-13四宗工业“区域评估”6+N评估项目(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考古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五通一平”等工作开展,对接区科工商务局、投资局确定5+X指标和投资监管协议。7、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LT3-(55)-12号宗地,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不再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转为商品住宅,正在组卷上报市局。8、推进区重点项目工作开展完成T4-(11)-55的收储工作;办理东花园资产划转事宜;调查西安邦淇科技有限公司用地手续办理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手续办理做好基础;推进LT1-(99)-369-5号宗地(中金边角地)出让工作;推进LT4-(55)-7、LT3-(55)-12、LT4-(11)-55、LT5-(55)-8、LT5-(55)-9等宗地的规划条件、文勘、测绘、土壤污染调查、场地平整、机场限高等供地前期工作。9、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储备中心督促各园区填报系统,并联系技术单位指导推进系统填报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相关数据的填报工作,按照今年供地计划填报项目33宗地,确保今年供地任务不受影响。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加快推进土地供应,提高供地效率,制定了《临潼区2023年土地供应计划实施方案》,共计23宗1973.3373亩土地。截至目前,储备中心办理招拍挂出让土地2宗,面积252.851亩,出让金收入10.5亿,同时积极推动LT3-(55)-12、LT5-(55)-8、LT5-(55)-9、LT6-(55)-13等项目四宗地的出让工作,LT5-(55)-8、LT5-(55)-9市局已审核完成。三、存在问题1、政策认识、沟通对接的意识仍原地踏步。对接市局不够紧密,在部分项目办理过程中,与市局相关处室衔接不够紧密,导致部分业务手续流程不清晰,办理时限增加。2、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工作动力不足。虽然我区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存在客观限制因素,但是在处理批而未供土地时,攻坚克难、紧盯不放的举措仍举而不坚,创新思维不足,与市、区级各职能部门对接不足,没有灵活利用各类政策,导致推动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动力不足。3.我区项目基础条件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存在问题错综复杂,有效资料欠缺也使得在推进中在关键政策、关键环节上反复走弯路,错失部分政策窗口期,需不断对上衔接研究破解。近年来因市场环境影响,企业投资意向变化项目资金不足,目前招商引资工作不理想,导致招商项目未能按计划落地。4.破解顽疾、提前谋划的办法仍举步维艰,因受近几年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滞缓,市场供给不理想,财政收入困难,对第三方编制、测绘、评估等技术环节和征地拆迁及地面平整工作,受制于经费,对外统筹协调仍不理想。四、今后工作打算随着有关政策的变化,储备中心业务量不断加大,中心全体干部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制定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此我们深刻检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决心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知难而上,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对于2024年工作任务,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2024年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1.进一步落实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省市相关部门要求,推行“带产业项目”挂牌,弹性年限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方式,明确投资强度、亩均产值等投资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实现精准供地。进一步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按照市局统一部署,落实完善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2.优化土地储备供应机制。统筹全区征地报批和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成立区级土地一级开发主体,由一级开发主体主导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完成土地项目储备和整理等土地“熟化”工作。梳理年度重点项目,明确责任主体,由各责任主体做好土地征收、手续办理、土地出让、回迁安置、成本核算、资金拨付等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转变我区项目资金回报率不高的现状。3.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2023年批而未供用地处置目标任务为5397亩,其中供地任务3598亩,撤销批文任务1799亩,闲置用地处置任务为471亩,就目标任务,加大力度,依法依规,能供即供,能撤即撤。对内深挖处置节点,夯实责任单位,明确专人推进;对外主动对接,寻找政策突破点。对每一宗地的处置,都要做到事实清楚、认定准确、于法有据、处置得当,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要依法依规,经得起检验。集中精力抓重点,破难点,逐宗分析、确定时限,制定台账,逐宗销号。4.拓宽资金来源保障土地储备。一是加强市区联合储备,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借助市本级统筹力度,着力构建“市本级统筹、市区联动、利益共享”的土地储备新格局,在进一步科学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缓解区级储备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土地储备供应良性发展。二是健全和完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制度,明确国有土地收益基金计提比例并将计提资金足额拨付土地储备机构专项用于土地储备,年底未使用完的可累积使用。三是按照省市要求规范专项债券调整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程序等,允许区政府按程序调整所筹资金用途,滚动用于其他土地储备项目。(二)工作措施1、进一步强化部门工作职能,明确部门、人员职责,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同志,实行个人目标责任制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与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规范和培育土地市场。2、进一步梳理可供应的批而未供任务,对于达到处置条件的批而未供用地,做到成熟一宗供应一宗地。按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方案,倒排工期,限时办理,切实加快推进处置工作,将可处置的用地,找准问题原因,及时化解,尽全力完成任务。3、积极加强与市局利用处和市储备中心的联系,不断学习上级业务部门的先进经验,争得上级部门的理解、支持。中心将定期组织全体干部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业务讨论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土地储备中心全体干部的业务办理能力和政治思想素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