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商州区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统计、提供、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推广农业信息技术等。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宏影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亚玲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2.97万元 | 123.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高质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及考核工作2023年,我中心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30人,实际培育248人(其中畜牧养殖专业85人、粮油种植专业163人)占任务的107%,按培训计划严格落细落实培育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摸底到位、遴选精准、培训扎实、跟踪见效高标准高质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整理完善各类培育档案资料,248人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信息系统学员评价率达100%,学员满意度达100%,畜牧养殖防疫员培训班在中央农科新闻网宣传报道,2023年2月我中心被商洛市农业农村局授予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6月被市农科教中心授予全市农科教信息系统工作绩效先进单位。(二)扎实开展各层次产业技术培训工作1、对标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商州区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以线上和线下同步、理论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全区18个镇办84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其中线下培训296人、线上培训552人;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11场次,发放资料5000余册;组织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次。2、建设成立农民田间学校。按照商洛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案要求,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依托示范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市级农民田间学校7所,县级农民田间学校5所,将培训延伸到田间地头,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3、配合市局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及农民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组织100名服务对象填报调查问卷,实地听取调查对象的意见建议,客观掌握培育培训需求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制订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三)做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及数字乡村建设1、利用网络技术浏览农业技术、农村政策,并建立交流平台,咨询技术、注重与局属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宣传,及时准确向政府网站与市农业农村局报送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和农情动态,宣传商州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23年推荐报送各类农业工作动态信息共计75条,其中被商州区人民政府采用发布75条、市农业农村局网站采用发布64条、陕西省农业厅发布1条、商洛市政府网站发布1条。2、配合商州区网信办创建数字农业智慧示范点两处:板桥镇下湾村草莓智能化大棚;陈塬上河村数字智慧农耕体验园。其中板桥下湾村草莓示范园网络基础设施全部到位,数字农业检测智慧平台、草莓大棚自动升控温、自动化卷帘设施已建设使用,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四)积极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单位驻村帮扶牧护关镇韩峪川村,为全面落实“2244”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扎实开展“农户常态化监测,以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底线为监测内容,综合各方指标,对所有可能导致农户致贫返贫的风险因素及时实施帮扶。实施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参与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依托中药材发展优势,大力配合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全村发展连翘栽植2000多亩,人均增收1000元,建设中药材仓储库房,入股林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加大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打造乡村环境新面貌。实施“厕所革命”建成新式卫生厕所295套、旧房改造12户、争取资金83.5万元修建村委会至十五组水毁河堤并拓宽路基;争取资金20万元硬化七组520米的通组路;争取资金20万元修建八组至二十一组水毁路;争取资金5万元修建21组便民桥一座;协助交通部门拓宽硬化胡韩路,改善群众生产及生活条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48人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信息系统学员评价率达100%,学员满意度达100%,受到市农科教中心的高度赞扬,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以线上和线下同步,全区18个镇办84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其中线下培训296人、线上培训552人;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11场次,发放资料5000余册,组织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次;3、建成市级农民田间学校7所,县级农民田间学校5所,将培训延伸到田间地头,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4、配合商州区网信办创建数字农业智慧示范点两处:板桥镇下湾村草莓智能化大棚;陈塬上河村数字智慧农耕体验园。其中板桥下湾村草莓示范园网络基础设施全部到位,数字农业检测智慧平台、草莓大棚自动升控温、自动化卷帘设施已建设使用,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5、依托中药材发展优势,大力配合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全村发展连翘栽植2000多亩,人均增收1000元,建设中药材仓储库房,入股林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农户增收。三、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偏门专业缺乏技术指导老师,根据全区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其中北宽坪、板桥、夜村养殖鼯鼠、蜜蜂;刘湾、杨峪河产业大户养殖果子狸,均因缺乏指导专家等原因,制约着产业技术服务工作开展。2、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意识薄弱,农民主动参与技能培训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收益低、农事劳动辛苦、社会地位低等,发展产业有畏难情绪,年轻人、有能力的人向城镇转移,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留在农村的农民本身知识水平低导致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优化培训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名师请进来,传经送宝,把农民带出去,长见识,强本领,努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让农民培训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丰富培训内容。2、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习,以便在具体培训中领会把握,规范操作,另一方面注重干部职工的培训和提高,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业务本领,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科技教育信息化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抓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重点任务2024年我区计划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40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资源。依托千牛公司银耳工厂化项目、食品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项目、润科绣球菌示范园项目、牧护关镇食用菌项目等打造2、3条商州区高素质农民现场教学精品路线,吸引市内外高素质农民到我们商州区进行参观实训,唱响商州农业。(二)高质量完成全区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加大我区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实现全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为各村培育一批创业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并通过致富带头人引领群众发展产业,拓宽创业就业途径,实现群众稳定增收。(三)全面推进农民科技大培训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科技助推作用,以各镇办脱贫村为重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动到村、到户、到田间开展科技大培训活动。(四)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开展数字化农业工程示范村建设依托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探索数字农业和数字经济的精髓和要点,注重与局属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宣传,及时准确向政府网站与市农业农村局报送全区农业生产和农业要情,宣传商州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争取更多的信息被区、市、省农业信息网宣传采用,不断提升我区农业信息化水平。2024年我中心将继续配合商州区网信办开展数字工程示范村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商洛市农科教中心授予全市农科教信息系统工作绩效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