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业务工作全面开展。1.雷锋月,策划《弘扬雷锋精神倡树时代新风—雷锋精神事迹》图片展,并与神木五中的师生在小广场举行了学雷锋活动。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承办《大展宏‘兔’文物之兔传统文化图片展》。策划展览《神木市博物馆精品文物图片展》、《传承文明守护历史精品文物图片展》、《守望长城古迹、传承长城文化——神木市长城保护宣传走基层图片展》分别走进各街道、社区和学校进行文化传播和科普教育宣传。3.为积极开展文物日常养护与修复工作,博物馆已正式建成文物修复实验室,并安装专业文物修复设备现已投入使用,现已完成馆藏230件陶器、150件病害、残损青铜器的彻底除尘、二级纯净水清洗,文物修复前后拍照存档,登记入柜等文物日常养护工作。4.配合陕西圆周率数字有限公司对单位展厅41件汉画像石进行三维数据扫描,积极配合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榆林驼城驿站传媒有限公司完成神木市博物馆馆藏重点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工作,推进神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建设工作。5.完成本年度博物馆日常文物征集工作。征集民间流散文物133件,涵盖陶瓷器、青铜器等,丰富了馆藏品类型形态,为宣传、研究、交流等工作奠定坚实的文物藏品基础。6.保管部对2016年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的1395条文物数据全部录入最新版的“陕西省文物藏品管理系统”,进而提升神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动态化管理水平。7.陈列部持续做好部分展厅换展工作,配合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实验室对我馆鹰嘴金瑞兽复制品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做好文创产品开发前期工作。8.加强业务交流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为促进博物馆馆际交流学习,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到昭君博物馆、呼和浩特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学习进行交流学习。陈列部、保管部全体工作人员赴榆林市参加由榆林市文物广电局举办的“榆林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神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水平。(二)宣教工作纵深开展,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和青少年教育阵地作用。1.博物馆全年接待团队288批次,共接待观众6.8万余人,展览馆全年接待团队748批次,共接待观众约13.2万余人,两馆接待主要包括政务接待、社区街道、学生团队、企业团队、旅行团队以及各单位主题党日活动团队等。2.开展了“博物馆奇妙日”系列课堂,依托传统节日,社教课堂和活动分别有:《二十四节气》、《传承节日文化发扬劳动精神》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畅享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等共计12场,“神博衍艺”精品社教课走进神木市第六小学社团课全年共24次。3.开展“传播神木文化讲好神木故事”移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共计34场,文化惠民展览走进西沟街道四卜树村、惠泉路社区、西沙街道、滨河新区街道、第一小学、第五小学等;社教课程《熠熠生辉的青铜器》、《穿汉服行汉礼》、《称心如意》、《灯的发展史》、《探寻长城印迹传承长城文化》等走进第五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三小学等。4.宣教部组织开展了神木市文博讲解员大赛。开设神木市博物馆第20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共培训了60名小小讲解员和3名志愿者讲解员。5.选派王娜参加陕西省社科基地讲解员暨第二届全国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并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选派高莉芳、白萍、任丽霞参加了神木市首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高莉芳、白萍荣获三等奖。选派白萍、王娜、张瑞参加了内蒙古首届“昭君杯”和亲之路讲解员大赛。选派王小宁参加了陕西省文博系统讲解比赛。选派张瑞参加榆林市文博系统讲解比赛荣获三等奖,并代表榆林市参加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陕西省选拔赛。宣教部任丽霞、白萍配合市委宣传部举行的陕西省创文推进交流会的随车讲解工作。高莉芳、任丽霞、白萍配合黄河九省图书馆相约神木随车讲解工作。宣教部讲解员积极参与神木市文化旅游节工作,主要负责神木市文化旅游节随车讲解和志愿服务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展览,丰富了馆内的展陈内容,给广大市民、学者和文博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2.社教课程,通过进校园、社团课、特色体验课让孩子带动家庭、带动班级、带动学校,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深度体验博物馆,探寻博物馆中的古今传奇。3.移动博物馆,实现历史文化进乡村、企业、社区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各类人群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受神木独特地域文化魅力。三、存在的问题1.办公设备配置低,电脑、相机、打印机、导讲设备等设备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求,影响工作效率。2.博物馆关于文物征集方面的工作开展缓慢,业务知识互相交流在单位开展较少。3.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上都缺乏学习机会,无法较好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需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四、改进措施1.重新申请给各个科室配置办公设备。2.申请文物征集费用,策划文物征集方案,确保开展好文物征集工作,加强业务培训。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根据省、市业务部门和主管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全面发挥“一个中心、两个阵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挖掘利用神木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提高神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工作要点如下:(一)党建工作1.围绕“党建引领全盘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全力打造窗口服务型支部”的工作思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从政治、思想、纪律、制度四个方面引导党员干部过好组织生活。2.积极主动配合落实市直工委、主管局党委抓好基础党建工作。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三类五星”评定党员、党员履诺践诺制度,创新“党员主题日”活动形式,做好基层支部建设。3.积极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强创文宣传,营造两馆良好创文氛围,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展览,移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业务工作1.做好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免费开放和团队以及政务接待免费讲解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两馆成为展示神木的重要窗口。2.积极参评,全面做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3.积极开展神木市博物馆新增4号、5号文物库房和文物摄影室的建设工作,有助于文物藏品得到合理的保护与科学管理。4.持续推进神木市博物馆日常文物养护工作,完成50件等级文物的修复养护工作,让文物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文物价值。5.完善我馆藏品档案建设工作,对我馆藏品进行准确记录,更好地保护国家历史文化。6.全力开展神木市博物馆2024年文物征集和鉴定工作,扩充我馆藏品馆藏量,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学术研究。7.两馆业务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巩固文博知识,促进馆际交流学习,提高文物鉴定、鉴赏,综合管理能力。8.开展博物馆馆藏藏品的研究工作,根据神木市特有的杨家将文化、匈奴文化、汉画像石等文化作为课题,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逐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为深入挖掘神木市地域历史文化和宣传教育工作奠定结实的基础。9.完成民办博物馆资料收集、台账建立以及相关指导监督工作。10.开展文物借展及文物外出展览工作以及争取与周边县、市的博物馆完成一到两次文物交流展览,并争取外出培训机会输送业务骨干外出提升学习。11.按照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围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节庆日以及传统节日,筹划2-3次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临时展览并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体验活动。12.探索性地开展文物借展、文物外出展览以及社区“博物馆之家”文化交流活动。13.完成个别展厅展柜部分文物的调整展陈工作。14.举办文博讲解员比赛和第五届小小讲解员比赛。15.持续深度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开展“传播神木文化讲好神木故事”移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活动。探索开发更丰富的“社团课”“博物馆奇妙日”“周末欢乐大课堂”等社会教育体验活动,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16.争取跨界指导合作,深入挖掘神木文化元素,开发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产品。17.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工作。18.提升改造博物馆展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从而更好的实现其公共文化阵地作用。(三)安全工作1.持续做好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博物馆、展览馆正常运行。2.安全工作重于一切,培养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热情服务、文明执勤、作风顽强、保障有力的保安队伍。3.各项安全工作精细化、指标化管理,再创文物安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