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质量的技术监督和业务指导;负责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的技术监督和业务指导;执行食品检验标准;执行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检验标准;负责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调查处理中的技术检验检测;负责检验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其他职责。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南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杨竹茹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万元 | 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中心在用的9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所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均已按期溯源至陕西省计量院和铜川市计量测试所,均有连续、有效的检定证书,确保了全县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稳定运转。完成了有确定送检关系的有关单位的压力表、加油机等周期检定工作,提升了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共检定各种工作计量器具2250余(台)件,其中燃油加油机加油枪400余支、各种衡器950余台(件),血压计(表)270台(件)、电子血压计90台(件)、压力表490余块,心电图机32台。四是实施计量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培育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事关全社会计量意识的形成和人民群众对计量工作的支持,是做好计量工作、推动计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5.20世界计量日”加大计量科普力度,积极宣传计量相关政策法规,提升群众计量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大对涉农物资的计量监管,开展“计量服务下乡”活动,加强粮食购销等涉农领域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管理,确保我县粮食领域计量器具应检尽检,量值准确可靠,持续提升农业农村领域计量保障水平。实施食品监督抽检检测,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一是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互动活动,进一步提高抽检工作的靶向性,共开展活动5期。二是紧紧围绕食品消费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均衡推进专项抽样和检验工作,完成春节专项8大类62批次,覆盖了餐饮、流通、生产三个环节,抽样地点以学校/托幼食堂、小食杂店和企业成品库(已检区)为主。从整体抽检情况来看,食用农产品抽检数量占最大,占到32.25%;其次是调味品和粮食加工品,分别占到25.80%和20.96%。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数量为20批次,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5.00%;其余类别均合格。通过专项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开展,着力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三是明确任务要求,制定抽检方案。年初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抽检计划,通过分级实施、各有侧重,实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区域、企业、产品、业态全覆盖。明确检测任务360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90批次,食品加工小作坊100批次(全覆盖),经营环节食品170批次;食品快速检测1920批次。四是抓重点把原则,超额完成抽样任务。突出食品安全性指标,重点抽检消费量大、关注度高、风险程度高的食品品种,以及校园周边、大型超市等重点区域,持续跟踪抽检不合格企业产品和项目。全年共完成33大类375批次食品抽样检测,其中食用农产品91批次,合格90批次,合格率为98.9%,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1.1%。经营环节食品284批次,合格281批次,合格率为99%,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为1%。五是及时录入检测数据,提升信息公开效率。对合格与不合格食品分别在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信息公示模块与县政府网站公示公告食品监督抽检专栏进行全面公开,在县政府网站公布食品抽检信息5期,进行监督抽检监测质量分析5期。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公益性保障水平。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计量惠民工程。5月份,我们以县科协的“科技之春”为契机,深入乡镇医疗机构,开展“计量惠民进基层”计量检定活动。活动现场,向广大民众广泛宣传计量法律知识,科普计量常识,检定电子秤、血压计等民生计量器具280余台件,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计量无处不在,持续增强消费者计量维权意识。10月份,组织计量检定人员深入我县东部塬区苹果交易市场开展专项检定活动,活动中共检定血压计48台、电子血压计36台、家用人体秤21台、电子秤300余台,提供各类咨询30余人次,发放计量科普宣传页80余份,发放宣传品160余件。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广大果商及果农的合法权益,做好市场计量秩序的守护者,让群众用上“公平秤”、“良心秤”。三、存在问题一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起步晚、进度较为缓慢,质量不高,均衡抽检难度大。二是抽检任务大,加之各级抽检范围重复,给基层抽检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主要原因是:县域内食品经营户相对较少、业态相近、品种少,四级均进行抽检,经营户意见大,有不配合现象。三是城乡结合部及部分小作坊食品经营业不稳定,对计划抽检的品种不能按要求完成。四是计量标准建标项目不足,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按照要求县级计量技术机构2025年建立计量标准15项,目前,我中心已建标准为9项,还存6项差距。五是人员配备不足。按照计量标准考核要求,每项计量标准应配备至少2名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人员短缺导致业务开展困难。四、改进措施总体来说,我们的检验检定能力基础总体薄弱,与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迟缓,部分领域量传溯源能力存在空白,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监管手段不完备,人员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促进市场监管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引,努力实现县域内主要强制检定项目全覆盖,计量技术机构法定职责得到全面落实,计量人才队伍更加稳定,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日益凸显,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基本满足国家法定任务的各项需要,形成与国家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计量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积极发挥国家法定计量机构职能作用,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五、2024年工作计划围绕公平贸易、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积极做好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电子天平)的筹备及部分计量标准(一般压力表、血压计、非自动衡器、燃油加油机)的到期复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系统(e-CQS)的推广应用,创新计量监管模式,推动民生计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同时,规范计量服务行为,坚决杜绝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持续提升计量服务质量。广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对集贸市场、加油站、旅游市场等民生领域开展常态化专项检定服务,切实保障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量值准确。民生计量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流程实现优化。民生计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深入人心,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