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10:21
单位名称 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拟订控制各项规划和措施,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开展传染病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工作,开展各类卫生防疫及水质检验检测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后的卫生防疫进行处理
住所 宜君县宜阳中街
法定代表人 马向阳
开办资金 6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6万元 634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持续进行严格贯彻落实“乙类乙管”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抗牢防控责任,强化防控意识,提升流调溯源能力和核酸检测能力,加强预警监测,精准判定风险人员,及时研判输入我县的风险,完善在常态化防控中的短板和漏洞;迅速完成分级分类管控,快速清除疫情扩散高危环节。(二)免疫规划工作2023年共出生新生儿童270人,建卡、建证270人,建卡、建证率均为100%。完成常规疫苗冷链运转12次,根据接种单位需求采购非免疫规划疫苗,并做好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指导工作。(三)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完成健康知识讲座16次。开展卫生主题宣传活动16次,截至目前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累计13种、6500余份,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6期(其中、中医药3期: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6次,咨询活动受众人数8700余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6次,健康知识讲座受众人数2300余人。(四)慢病管理工作1.高血压共筛查3634人,干预1656人,随访1628人,管理205人。2型糖尿病共筛查2670人,干预1017人,随访1919人,管理108人。2.严重精神障碍工作:全年共筛查160人,纳入管理36人。截止12月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人数465人,在管患者人数423人,管理率89.25%;规范管理405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09人,服药人数242人,服药率78.32%;规律服药人数185人,规律服药率59.87%。严重精神障碍患病率6.48‰。(五)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年确诊肺结核病人22例,管理率为100%;二是初诊患者224人,初诊率3.12‰,三是应追踪病人7例,实际追踪7例,追踪率100%,四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22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100%;五是治疗成功率:成功治疗率89.47%。(六)传染病及疫情管理工作1.传染病管理工作全县艾滋病抗体检测共6194份,检测比例为61.9%;全县流感按现住址报告1241例,全年报告手足口病例39例,及时处置3起聚集性疫情。0-6岁儿童免费发放“84”消毒液6106瓶;新冠感染报告病例295例,发病率为624.6/10万,并对其进行简易流调处置,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关于新冠感染相关预案及技术方案进行培训1次。2.疫情信息管理工作据网络直报统计,每天对传染病疫情系统进行4次登录审核、网报、订正及查重,累计审核乙类传染病568例、丙类传染病1325例,共累计处理60起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七)地方病防治工作1.碘缺乏病防治:盐碘监测情况:按要求共采集孕妇、学生盐样315份,合格312份,不合格3份;采集8—10岁儿童尿样210份,采集孕妇尿样共105份。2.布鲁氏菌病防治监测工作:全县应完成布病监测工作任务100人,实际完成118人。3.克山病调查工作:2023年在全县7个病区乡镇16个病区村开展了病情监测工作,覆盖病区村常住人口数11249人,通过在病区范围常住人口中开展主动搜索,发现疑似克山病3例。4.大骨节病调查工作:共对3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555名7-12岁儿童进行了大骨节病临床检查,拍摄右手X线片463份。未检出阳性病例。通过监测表明,我县持续达到了国家大骨节病消除标准。(八)病媒生物监测以餐饮店、机关单位、宾馆、学校、商场超市、市场、建筑工地、医院、居民区、公园、大型水体、垃圾中转站、公厕等为监测点,全年完成了28次对鼠、蟑螂、蚊、蝇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组织人员捕捉白纹伊蚊2540余只。(九)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强化实验室生物、危化品、易制毒安全管理,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实验室技术支撑能力。强化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7月份前完成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GB5749-2022)增加的8项的扩项认证及新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23)变更的8个项目的检验方法变更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取得了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批复,县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概预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经完成专家评审;施工许可证已办理,于11月28日开工,现项目建设正常进行。(二)在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类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同时,疾控中心还积极推广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三)在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针对慢性病高发的情况,加强了慢性病监测和管埋工作,推动了慢性病防控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埋和康复。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四)在应急响应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面表现突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紧急救援和疫情处置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加强了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和风险沟通,提高了社会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存在问题(一)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发展,传染病防控日新月异,疾控中心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断增加,中心工作人员虽然数量和文化程度能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过少,业务技术骨干匮乏,造成工作滞后的情况日益明显。(二)疾控中心建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现有实验用房虽然基本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但实验室和业务、行政办公用房混在一起,布局不合理,存在交叉污染,不能满足分区域检验的要求,例如像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核病痰检、新冠肺炎以及各种流感的采样检测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三)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报告、控制系统不健全,疫情管理不善,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挥,个体诊所为疫情报告和管理空白区,无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四、改进措施(一)争取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部门支持,从基础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二)多方筹措资金增加设备,加强人员资质培训学习,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三)结合疾控工作的专业性,优化人才引进,充实疾控专业队伍。(四)迁建项目虽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资金已落实,于11月28日开工建设。保证工程如期进展,尽早投入使用。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疾控工作任务,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扎实做好免疫规划,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疫情监测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检验检测,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二)持续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三)采用请进来、送出去和自学相结合,开展技能比武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落实好绩效考核等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立足岗位做贡献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责任心。(四)加大检验检测人员的招聘,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县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