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计划生育协会

神木市计划生育协会

发布时间: 2024-03-19 10:21
单位名称 神木市计划生育协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和谐广场党政大楼1140室
法定代表人 高志峰
开办资金 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神木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4万元 11.67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计划生育协会.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杨晓军变更为高志峰;住所由神木市神木镇人民广场南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六楼601室变更为神木市滨河新区和谐广场党政大楼1140室,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主要工作一、发挥职能工作开展生育关怀(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奖励扶助政策1.奖励扶助。为新增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金合计6万元;对全市51名特别扶助对象按照相应的扶助标准一次性划拨49.308万元;为历年独生子女户2775户,发放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146.7万元;为神木市909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对象(其中独男户447名、独女户288名、双女户172名、无子女2名)发放奖励扶助金71.94万元;为全市77名农村独女户对象按照相应的扶助标准一次性划拨9.24万元;为全市909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对象按照相应的扶助标准一次性划拨109.08万元。为全市城市独生子女户639人发放城市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88.881万元。2.神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神木籍1162名农村独女户、双女户父母代缴神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58.1万元,促进全市人口持续健康发展。3.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开展神木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对有引领带头作用的47户计生创业家庭予以资金帮扶,共计80万元,鼓励他们勤劳致富,智慧创业,带动更多计生家庭全面发展。4.阳光助学。落实“关爱女孩阳光助学”工程专项基金行动,对2020年至2023年期间,考入本科和专科的“两户”子女(独女户和双女户)予以资助。其中本科128人,发放助学金70.4万元;专科31人,发放助学金10.23万元,共计80.63万元。(二)全方位帮扶计生特殊家庭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协会实施、社会参与”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格局;落实精神慰藉、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保险保障等“四项制度”;完善“一对一”帮扶联系人,由市财政拨付服务费每人每月200元;实行“三个一”的工作机制;协助推进“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优先便利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三)打造服务品牌实施生育关怀1.金秋助学。开展“生育关怀—金秋助学”活动,为全市32名计生大学生予以资助,为每名同学发放助学金3000元,共计金额9.6万元。2.关怀慰问。全年共慰问计生家庭、困难家庭173户(春节慰问109户,中秋国庆慰问47户,“5.29”会员日慰问17户),慰问金额共计15.35万元。3.活动开展。全年开展精神文明志愿者活动12次、广场行宣传活动5次、计生家庭手工培训4场、举办优生优育知识讲座5场,其他讲座2场、义诊活动7次;“5.29”会员日期间各镇街计生协会相继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次;全年在线上线下组织和参与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服务活动31次;发送宣传短信8万条;发放奖扶手册、健康知识宣传手册20000余册;发放环保购物袋、雨伞、水杯、围裙、毛巾等宣传品4万余份。(三)理论培训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推动计生协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市计生协会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组织基层业务培训。11月13日开展神木市计划生育两项制度政策直播培训会,20镇街计生专干参加会议;11月15-16日,市计生骨干参加全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工作培训;11月27-28日,市计生骨干及20镇街计生专干到榆林参加全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工作培训班;12月3日-9日,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志峰参加中共榆林市委组织部关于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医疗卫生领域专题学习班。(四)促进家庭健康,完善综合阵地功能为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项目,切实提高服务对象健康指数,市计生协会联合榆林市高新医院为全市计生特殊家庭2次入户免费健康体检,此次免费体检项目包括血压测量、血常规、彩超、心电图等,让全市每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全面提升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活动载体,借助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一是清明节开展徒步行,提倡绿色健康低碳生活,增强团队间的凝聚力;二是端午节联合钟楼社区开展“粽叶飘香品味端午”包粽子活动;三是母亲节开展“纸短情长感恩母爱”主题剪纸活动;四是“六一”儿童节开展亲子活动;七是中秋节、重阳节开展主题慰问活动;八是在孙家岔三卜树村委会开展“互帮互促创文明活动”,对12名贫困孤寡老人进行慰问;九是积极配合市委文明办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与广大市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文明交通秩序。意识形态市计生协会深入学习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切实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一是组织集体学习12次,对科级以上和科级以下党员干部轮训2次,测试2次,开展“深学笃行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学悟二十大,书香润初心”主题读书活动1次。二是利用“学习强国”“神木市干部教育学院”平台,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质;三是领导干部参加了市委组织的5期大讲堂,并在支部会上交流了学习体会。四是组织第一议题集体学习20次;五是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电影《党的女儿尹灵芝》和《八七会议》、警示教育片《永远吹响冲锋号》《破剑问局》,组织党员重走党中央转战陕北路,通过参观走访、现场讲解、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活动,为党员干部树立正反面典型,补足新时代计生协会干部精神之钙。党建引领按照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市计生协会坚持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民主生活会,抓好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和党内各项数据统计工作。全年开展开展党日活动12次、双报到5次、讲党课4次、三类五星评定4次、民主生活会2次、集体学习34次、集体宣讲2次,按规定转接党员组织关系1次,收缴党费1343.9元,已按规定时间足额上缴;按时上报党内各项统计数据资料,围绕党支部“10+3+1”目标,6月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党规党纪教育5次,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守纪律底线,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依规依法办事、用权的习惯。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效益。幸福家庭方面,增强了计生家庭致富的能力,提高了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生育关怀方面,使双女户精神上得到慰藉,生活上得到照顾,使贫困母亲得到尊重和关爱,使农民工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流动子女得到关怀,使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落到实处;计划生育保险方面,有效提高了计生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和老有所养的保障水平;宣传教育方面,努力扭转了计生协会舆论宣传薄弱被动的局面。经济效益。提高服务对象健康指数,为全市计生特殊家庭2次入户免费健康体检,让全市每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全面提升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市计生协基层调研的深入性和广泛性不够,和育龄群众交流沟通不够,导致服务群众的预期效果上有差距。2.面对新时期计生协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对照先进典型,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上还有差距。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整改措施(一)深入基层调研,多与育龄群众交流沟通,知群众所需。(二)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创建“幸福家庭”,加大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阳光助学工程”,使计生家庭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始终坚持党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主动争取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二)发挥独有优势,积极助力生育支持。发挥组织网络和群众工作优势,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深入实施生育关怀行动积极作为,大力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为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三)扎实推进“暖心家园”项目,选择条件成熟的村或社区成立1个“暖心家园”;认真做好计生协家庭意外伤害险和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险工作。(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建宣传工作新格局,以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为中心,注重宣传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系统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幸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