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城镇建设管理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受局机关委托,对建筑市场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1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卫东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7万元 | 6.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城镇建设管理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线,以实现城市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现将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执法队伍。今年以来,我队把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派出1名干部到上海进行城市管理执法能力提升培训,1名干部到榆林参加数字化城市建设培训,两名干部对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学习执法案卷制作,执法案例,探讨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并对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规范统一了执法文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始终把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廉政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正确引导,经常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守纪律,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明辦是非,“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领导班子及时掌握队员的思想动态,培养队员文明执法观念,使全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感,为完成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二、加强违法建设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我队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分区划片专人负责的方式,夯实执法责任。通过日常排查、受理举报、领导安排、部门移送等多渠道获取案件线索,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改善城市环境结合扬尘治理方案和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重点检查施工道路硬化处理、裸土覆盖、门口是否设置洗车池、建筑垃圾是否密闭保存并随时清运等情况。所有未达标的在建工地实行停工整改,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的标准进行限期整改,经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对拒不整改的工程项目进行处罚。四、加强市容环境整治,优化市容秩序1、针对省爱卫办专家多次来佳明察暗访指出我县的市容环境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我队组织执法人员加班加点,强力整治大街小巷的市容秩序。执法人员坚持每天“徒步上街”执勤,出动执法人员2300多人次,督促10000多人次占道经营问题,联合县市场监督局、县交警队城区中队执法人员对占道经营、乱搭乱挂、出店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2、规范设置便民点。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真正解决菜农、果农等农民无处出售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做到“堵疏结合”,临时启动了刘锦云便民市场,加强了影剧院便民市场管理,既方便了群众,又规范了临时摊点的管理。3、为了规范摆摊设点行为,我队对商户实行了备案登记管理。目前,影剧院备案卖羊肉9家,水果、土特产8家;刘锦云便民市场商户21家;对放心早餐的6个点进行了备案,夜市烧烤4家。五、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执法需先普法”,2023年我队为了更好的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特别重视法律法规的宣传,执法人员深入每个工地发放扬尘治理告知书,督促各建设主体合法审批、依规建设;利用佳州云、佳县宣传等平台发动创卫创文动员倡议,联合县环保局、县市场监督局、县创建办等单位到影剧院开展集体宣传,通过发放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摘选、宣传手册和物品等方式,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六、精准施策,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一是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二是选派两名干部作为驻村工作队成员,驻村开展工作;三是要求帮扶责任人制定结对帮扶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帮扶脱贫户,通过日常走访,电话沟通,加强信息互通,协调解决问题,宣传政策。四是深入帮扶村,开展冬季大走访、慰问活动,为64户建档立卡户及监测户们送上祝福和问候,每到一户,结对帮扶干部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生产情况及身体健康情况,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鼓励大家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七、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抽调人员配合全县城乡自建房安全大排查工作,排查全县城乡范围内所有自建房,坚决遏制自建房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配合住建局、县质安站对各建筑施工安全进行了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同时,牢牢守住安全无事故红线。3、高度重视巡察工作,对营商环境巡察组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认领整改,深入调研学习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案卷、县环保局案卷,认真准备法律文书,完善执法程序。4、积极配合住建局参与防汛演练、太极表演、陕西省黄河博物馆开幕表演跑旱船等活动。八、取得效益。2023年,共检查个人自建16起;在建工程16起,下发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通知书53份。其中城区查处个人自建案件11起,违建面积1275.7平方米,下发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通知书16份,拆除3起,拆除面积328平方米,在建工程8起,下达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通知书23份。乡镇查处个人自建案件5起,违建面积1171.9平方米,下发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通知书5份,拆除1起,拆除面积105.6平方米,在建工程8起,下达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通知书9份。对全县16个在建工地下达了停工整改通知书63份,整改到位经验收合格的工地15个,处罚1起,监管的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在渣土清运中要提前到县环卫所进行备案登记;搭建、翻新围挡1800余米,新增施工道路、场地硬化8000余平方米,新增冲洗设备3台,覆盖现场9000余平方米,新增安装摄像头工地8个,安装摄像头15个。对个人和小型三轮车倾倒建筑垃圾的,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宣传一起,制止、劝告无覆盖渣土车、拉沙三轮100余次,确保了城区渣土运输向规范化发展。切实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机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不放过,严厉打击违法及不作为等行为,全力推动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九、存在的问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三个收获:一是城管执法形象实现了大转变;二是工作方法实现了大转变;三是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队员们有畏难情绪,感觉人员短缺,执法保障不力。二、学习与思路问题。不学习、懒于学习、学习浅尝辄止现象普遍存在,职能调整后,我们面对新的工作任务,不学习很难胜任。三、执法与服务的问题。对“721”工作法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十、整改措施。加强队员业务能力培训,打破固步自封思想,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做好干部梯队建设,力争做到人人能够独挡一面,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学习培训,通过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执法业务、技能学习,提高执法人员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三、严格践行“721”工作法,对涉及到的违法建设、市容市貌卫生、城市园林绿化、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及时督促处理,对涉及到相关兄弟单位的事项及时予以通告,进一步规范市容秩序,提升市容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天天有变化,文明步步有提升。十一、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队的执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坚定不移把提升城市品质、市民生活质量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致力于城市品质大提升、城市面貌大换新、管理效能大提高、队伍作风大转变,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具韧性、更富内涵、更有温度,为佳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群众事情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既是执法者,同时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秉承“严”的标准,“细”的要求、“容”的态度、“暖”的服务、“实”的作风,向重点任务聚焦、向提质增效发力,坚持干字当头,努力为佳县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