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09:55
单位名称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孵化培育科技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孵化场地;对进驻企业提供综合服务:项目申报、高新认定、国际交流与合作,投融资、中介、宣传、商务、服务等;开展咨询培训:政策、法律、管理等咨询培训。
住所 杨凌示范区神农路16号
法定代表人 薛海兵
开办资金 369.35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5.4万元 752.4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深入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引进杂粮特膳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陕西营养与健康食品创新中心、种奶羊繁育及高校牧草产业化等10个项目,目前正在帮助项目对接各类资源。2.全力推进品牌活动开展。一是常态化开展创业能力提升、投融资促进、市场拓展、政策集成与项目开发四项特色孵化培育工程。累计开展各类孵化培育活动143场次,其中,“创业投资推介”5场次,“校院所企行”10场次,创业培训活动等85场次,协助双创政府部门、创业服务机构、园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开展各类双创主题活动43场次。二是申报创新创业团队40家,已通过认定36家。3.全面推进孵化服务环境提升。一是完成火炬园改造项目三个标段工程结算审计、火炬园厂房消防改造等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双创基地核心区改造提升(三期)项目。已通过示范区规委会审批,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是持续推进双创在线服务平台运行。通过平台网站和“杨凌众创”微信公众号发布创新创业政策、行业动态、园区新闻等资讯200余篇。四是持续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协调推进企业注册使用“陕企通”服务平台,收集反馈企业诉求,着力助企纾困解难。目前已有64家园区企业注册使用“陕企通”服务平台。4.积极推进双创品牌赛事举办。一是全面总结2022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暨第二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成果,并及时上报科技部火炬中心。二是制定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专业赛暨第三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方案,赴科技部火炬中心进行大赛工作专题汇报。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450个项目报名参赛,12月8日—9日已完成半决赛。5.加大推进项目资金争取。一是谋划“杨凌农科双创领军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项目孵化培育基地”等项目5个。储备入库“双创示范基地核心区换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杨凌生物经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项目”等项目4个。二是申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示范区清洁取暖专项等中省示范区项目4个,全年争取中省资金2840.2万元。6.扎实推进重点项目管理。一是陕西省营养和健康食品创新中心建设。该项目年度投资1亿元,主要用于建设研发中心和技术交流中心。已完成投资1.3亿元,全面完成建设目标。二是示范区双创基地核心区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建设秦创原农科创新总部基地。现已做好三期建设的准备工作,计划明年动工。三是海斯夫生产车间扩建项目。该项目年度投资1000万元,主要扩建植物甾醇车间、微囊粉车间、原料库及配套设施等。已完成投资1160万元,植物甾醇车间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微囊粉车间前期设计。7.扎实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常态化开展四项特色孵化培育工程,招引陕西博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博秦生物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和陕西元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然香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重大项目进驻火炬创业园,全年累计招引科技企业、服务机构60余家。发展势头较好的陕西天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尤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顺利毕业入区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招商引资10.38亿元(省际项目1.9亿元),开展投资洽谈活动10场次,提供项目信息10条;策划前期项目5个,申报项目4个,争取中省资金2840.2万元;承担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3个;招引创新创业团队、科技企业、服务机构60家;累计开展各类孵化培育活动143场次;毕业企业10家。荣获示范区“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和“破题开局”一等奖,“打造企业孵化培育体系”入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典型案例,创业中心、众创田园获2022年度陕西省双创孵化载体绩效评价A类等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对涉农科技成果转化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强。区校融合的良好机制还未有效形成,鼓励科技人员和高校学生创业的体制机制还未建立,吸引科技人员创业政策的力度还不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工作流程尚未形成,导致科技人员和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和携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愿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效应。(二)创新创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统筹工作有待加强。区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和孵化载体虽然众多,但大多数是单打独斗,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和竞争力。公司前期虽做了一些工作,也组建了创新创业孵化联盟,但创新创业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未有效统筹全区各类资源,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影响力不大。(三)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平台薄弱。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服务是全链条服务,特别是在投融资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少自主运营的天使基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导致对区内创新创业项目投融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进秦创原农科创新总部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建设创客服务中心、生物经济总部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创新中试车间等,以“科技种业、智慧农业、生物经济”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营为抓手,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商业服务+生活配套”的自循环、有温度、有保障、重活力的创业社区。加强与省财政厅债务中心、示范区财政局对接沟通,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对接秦创原旱作农业创新聚集区政策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实施。2.探索孵化培育新举措。创新特色孵化培育模式,持续开展创业能力提升、投融资促进、市场拓展、政策集成与项目开发四项特色孵化培育工程,常态化开展“企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导师巡诊”等品牌活动。走进省内外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化企业开展“校院所企行”活动,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开展创业投资推介活动,宣传推介杨凌创新创业环境政策,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的招引,形成集聚效应,助力秦创原旱区农业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全年开展活动140场次,招引创新创业团队36家。3.促进大赛项目落地转化。继续办好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与全国重点农业院校、国家农业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积极对接,举行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宣传推介活动10场次以上,组织参赛项目400项以上。引进创业投资机构落地,搭建银行、保险、担保以及创业投资等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支持获奖项目成果转化。对接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省级政策包和杨凌示范区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政策,全要素全方位支持落地杨凌的优秀农业科技项目,建设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项目孵化培育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