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罚没公物管理中心

西安市罚没公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09:2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罚没公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罚没、报废物资提供管理和服务。执法机关罚没、暂扣财物专用票据的委托管理;罚没、报废物资收缴管理与处理;闲置物资的调剂与调拨。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68号
法定代表人 白建平
开办资金 14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23万元 22.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罚没中心从围绕服从财政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好财政职能入手,积极探索罚没财物和报废物资管理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加强收缴处置工作,全面完成了2023年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和重点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截至2023年12月底,实现罚没(报废)物资变价收入1670.96万元,达全年目标任务的303.81%。(一)做好罚没物资收缴处置工作。在全体干部的努力下,今年完成了对市场监管局、市烟草局、市公安局、蓝田法院等62家市本级执法单位罚没物资的收缴任务,累计收缴罚没物资319041.4件(辆),其中包括罚没烟草21793件,罚没汽车598辆,罚没摩托车、非机动车115辆,共开展拍卖50余次,实现罚没财物变价收入再创新高,达1105.02万元。(二)做好报废物资收缴处置工作。今年,中心共接收处置9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报废物资共计52914.94件(辆),其中包括汽车221辆,摩托车49辆。全年共开展网络公开拍卖15次,公开竞价4次,实现处置收益565.68万元。二、社会效益方面在罚没物资处置上认真履行监督处置职责,做好罚没物资监督监销和备案销毁工作,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回流市场,扰乱市场秩序。一是认真履行处置监督职责,参与重大物资集中销毁监督,积极做好罚没物资的监销工作。二是履行监督审查工作,全年备案登记销毁罚没物资43086.7件。三、存在的问题(一)亟需补充工作人员,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市级行政执法单位、司法部门、检察院以及市纪委监委等单位、部门上缴市级财政的罚没物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上缴的报废资产量大、类广,特别是罚没房产、股权等罚没物资处置,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均大幅增加。25年来,中心新增了罚没票据管理、报废物资收缴处置等职能,但并未增加相应的编制职数。在职能任务不断增多、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内设科室架构与廉政风险及业务风险防控有差距;工作人员少、专业人才缺乏与罚没(报废)物资管理工作要求矛盾突出。(二)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工作氛围。罚没中心干部在编人员职数少,岗位职级固化现象严重,干部队伍老龄化、梯队断层断代,缺乏系统培训、能力素质提升慢等问题,在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鼓励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制度机制和具体措施方面仍有欠缺。四、下一步打算(一)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在12月《西安市罚没财物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出台的基础上,加大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修订力度,完善业务工作制度体系。同时,继续对罚没中心《业务操作规程》等内部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罚没(报废)物资管理工作。总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经验,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探索收缴物资处置方式,不断提高变价处置收益。继续加大罚没财物和报废资产公开拍卖力度。报废物资处理方面,从保密、脱密等工作入手,规范报废保密设备的收缴。认真做好罚没、报废物资公物仓管理。(三)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强化调研成果转化。继续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思考改进工作的方法路径。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罚没(报废)财物管理工作水平。(四)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团结,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领导班子要带头加强团结、遇事多通气、多沟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调动全体同志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和奋进向上的良好新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