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中学

子长市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19 09:19
单位名称 子长市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瓦窑堡新区子靖大道8号
法定代表人 刘晓茹
开办资金 295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563万元 295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通力协作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制度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本年度修订完善了子长市中学《“一制度一办法”教学方案》、《学落实关爱和教育重点学生工作实施方案》、《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吸烟、带烟处罚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制度。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领导班子深入师生群众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为其排忧解难。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加强师德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本年度开展了教育系统作风整顿,加强工作作风建设,邀请专家进行专场讲座培训、举办班主任交流会、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活动,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通过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校际联谊、班主任培训等系列活动,使教师有了学习的平台和提升的空间。二是发挥通报作用,内化教师素质。学校通过每周的教研组名师课、备课组公开课、同课异构课,相关科目教师及领导跟进听课,通报听课情况、开会不到场情况、日常考勤情况,对教师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三是明确培养目标,提升专业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严格落实一年一次的以高考真题为考题的业务水平考试。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开学培训,邀请陕西省名师马骏、延安中学名师孙志玲等老师就师德师风、班主任工作进行培训。3.坚持德育管理长效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主管校长负责、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考评机制。二是加强常规管理。各年级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检查通报每天的纪律、卫生、打饭排队、出操文明上下楼梯等情况,对不合格的班级及个人进行通报和量化减分。学校通过军训、升旗仪式、专家宣讲等方式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制订了学生用餐制度、会操制度、升旗制度。三是开展专题活动。有计划地在各年级开展诚信、礼仪、爱国、安全等主题教育,切实加强禁毒、法制、国防等专题教育。4、坚持教学管理精细化,促进学校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校本课程建设。狠抓文化课教育外,同时还成立艺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全学科、开足课时,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学校组建书法社团、舞蹈社团、合唱团、篮球足球社团以及理化生地等学科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促进了个性发展。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以学促教,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注重课堂,努力打造精品课堂。重视检查与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重视教科研管理,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回校举行汇报课,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继续深化课题研究。本年度立项规划课题4个、结题1个;参与规划课题结题5个;申报市级微课题24个、结题3个,申报“弘扬延安精神”规划课题2个。向子长市教研室报送教学论文26篇;向延安市教育局推送精品课1个,信息创新课和微课作品各1个。编辑出版了《子中校报》4期和《子中教研》刊物3期,推送微信公众号稿件119篇。二、取得社会成效。一是2023年高考一本上线108人,二本以上730人,实现了高分突破、一本人数突破、本科以上人数突破,用优异的成绩向子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依托名校资源,深化合作办学。实现延安中学托管子长中学,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创办“双师班”3个,引进先进教育理念,让子长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名校优质资源。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提高依规治校水平。二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加强调研,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办法。二是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帮扶、课堂大练兵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五、下一步打算及努力方向。1.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精细化的干部管理队伍。2.聚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校本教研,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指导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3.立足“全面发展”,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诚信德育体系,细化德育工作流程,立足“点位管理”,以社团活动及班级主题教育为抓手,全面加强三个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文明水平,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