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9 08:5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就业创业方针、就业体系建设、考核,人力资源和就业培训、资金规划;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创业服务(培训)、就业援助、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就业失业监测、接续失业保险;转移就业、就业统计;创业担保贷款及基金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政府广场东楼三层
法定代表人 杨开斌
开办资金 7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84万元 45.8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1、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落实兑现各类优惠政策2023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53人,完成目标任务2900人的101.83%;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18人,完成目标任务950人的107.1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73人,完成目标任务270人的101.11%,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2、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职能管理年初与328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将新聘用34名就业困难人员派遣到各用人单位。对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全年对到龄退休、主动辞职和考核不合格的28名人员办理了离职手续。3、狠抓失业人员就业工作,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失业库中就业困难人员23名安置在临时环卫协管岗工作,35名安置在村级临时性环卫公益岗工作,组织失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班一期28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广大群众多渠道就业创业全年分种类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共举办中式面点师、美容师、美甲师、家政服务员、电子商务师、茶艺师、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等各类技能培训班49期,培训工种13类,培训人数281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19人),含创业培训216人,完成全年2800人任务的100.54%。扎实开展就业见习工作,缓解就业压力为开发更多有质量的见习岗位,进一步落实好就业见习工作,我们通过网报、资格审核、面试等程序对符合条件的见习对象组织了三批就业见习,三批次共安排304人入职42家见习单位,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区300名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示范效益对我区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好的村庄进行考察认定,新认定3个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通过横山区农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批次,扶持创业人员183人,投放创业担保贷款2906万元,带动450人就业,有效的解决创业者资金难的问题。对符合申请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条件的38户创业者进行了实地项目考察,并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9万元。多措并举积极开展转移就业,促进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增收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场,共有88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化工业、服务业、操作工、机电制造、酒店餐饮、服饰生产、牙刷生产等行业用工岗位277个,岗位需求4000余人,与企业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8人。横山区职教中心以“直播带岗”形式助力线上招聘,在线累计观看人数4980人,直播间在线咨询人次695人,短视频曝光量18000余次。不断强化跟踪服务,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等困难高校未就业毕业生作为重点援助对象,通过电话回访、推荐就业和见习岗位等措施服务1261人次。全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和转移就业54212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6亿元。8、切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发挥援企稳岗促就业作用全区共有失业保险参保企业335家,参保人数17238人,完成年度15700人任务的109.8%;向区内正常参保缴费企业征缴失业保险费808.6万元;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39名失业人员申请享受失业保险金50.59万元;为辖区内509名参保企业职工申报职业技能提升补贴80.75万元;为横山采油厂等17家企业108人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6.2万元。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24名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8.8万元,为陕西鑫威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申报稳岗返还资金353.5万元。9、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力度,全面促进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一是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工作。共接收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2560份,流动党员档案117份,向外用人单位转接档案980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审证明材料580份,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档案增补材料430份。二是做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1131服务工作。共实名登记2023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41人,共有22人升学、出国或参军,75人参加就业见习,766人实现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1%。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三期164人,二是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两期109人,三是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两期57人,四是转移就业工作,到东部结对省份——江苏省扬州市就业30人,共帮扶脱贫劳动力就业135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1、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专项活动,采取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措施,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宣传单等各种形式进行就业政策宣传,积极推动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并全面推广“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实名登记。2、通过考核,派遣的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有效的完成各用人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3、进一步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环卫岗人员不足的问题。4、根据横山区实际情况,我中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按需培训的原则,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宣传工作,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本领,使其能够掌握一门就业技能,鼓励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报名参加培训,引导职工和就业重点群众广泛参与,积极认真开展各项培训工作。5、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6、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钱袋子”作用,更好地向全区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稳定就业,通过多手段、全方位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使每一个有需求的创业者都能够对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有所了解,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作用,做到政策落实不断线、服务创业不打烊。7、充分扩大就业,不断加强就业政策宣传,转变群众务工观念,积极同本地和外地用工企业联系,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8、充分释放失业保险相关政策红利稳就业,坚持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稳岗位就是稳就业的原则,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政策,提高政策的社会影响力。针对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稳定就业岗位等诸多压力,持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加快推进网上经办,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引导企业和个人利用网上平台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企业和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基本做到“免审即享”。9、我中心对所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按时整理、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为高校毕业生从档案接收到就业提供绿色便捷服务和“一站式”办理服务。对未就业离校毕业生采取“1131”服务——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和1次就业见习或创业培训服务。通过中心网站、公众号、微信群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还采取电话回访、信息推送等跟踪服务,并建立服务台账。10、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施就业工程,广泛宣传就业政策。积极动员辖区内脱贫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使榆扬劳务协作资金为我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发挥了有效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一是针对招收学员难度大、开班“人难找”等问题,二是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企业重视不够,符合培训对象的员工不多,直接制约培训的开展。2、岗位需求与求职者之间结构性矛盾突出,本地企业提供的岗位整体待遇偏低、保障不足,对求职者吸引力不足;外地企业提供的整体待遇比较好,但本地很大一部分人员又不想远离家乡务工,导致应聘成功人数较少,使企业招不到人,而应聘者找不到工作。3、就业见习形势严峻,我区优质企业单位较少,提供具有吸引力、符合大学生专业的岗位有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严峻。4、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行政、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关注度较高,对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提供岗位满意度不高。5、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任务艰巨。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不强;二是现在商业贷款利息较低,极大的降低了创业者的贷款积极性;三是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创业者对贷款需求不大。四、整改措施1、加大培训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改变参训者就业观念。2、加强同本地和外地用工企业联系,提高招聘会参会企业质量。3、吸收优质企业单位参与见习,提供具有吸引力、符合大学生专业的岗位。4、紧密联系各用工企业,展开形式多样的供需双方洽谈会,努力促成高校毕业生就业。5、对信用村的种植户、养殖户等产业户进行产业扶持,10万元以下免除反担保,进一步解决申请者的担保难问题。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分析新时代公共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各项就业政策,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将紧紧围绕再就业工程、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安置、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保险、高校毕业生、扬榆劳务协作、党建工作、窗口环境改善等11各方面继续做好全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