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旬邑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17:13
单位名称 旬邑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增强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工农业提供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沟通研发机构交流合作,引进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协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组织新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承担县委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务。
住所 旬邑县阳光大道发改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肖磊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万元 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我单位在县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积极开展科技宣传培训。结合“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科技进企活动,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咨询、项目谋划包装等系列服务,帮助企业正确归集研发费用,建立研发辅助账,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以及引进科技成果并推广转化,征集技术难题并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进行攻关等活动。同时,将多名专业领域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分赴各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科技跟踪服务。2023年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心不断加强协调联络,紧密市县两级宣传、科技、科协以及园区等部门的纵横联动,推动活动高质量开展,为加强我县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营造全民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添砖加瓦。二是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引领作用。立足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依据省市年度科技发展计划和项目指南,重点从科技创新、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着手,认真指导企业、经济实体谋划、凝练科技项目,对重点单位和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梳理项目创新要素和技术亮点,及时将影响大、带动力强、有发展前景的科技项目纳入科技项目库。全年帮助企业申报省级药用植物基地建设、星创天地、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建设以及重大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省级科技计划8项、市级科技计划10项,进一步激发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经济实体的科技创新活力。三是持续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制定《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承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旬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决定》等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促进创新主体全面发展。面向创新主体开展研发加计扣除、技术合同交易等系列政策培训,主动进企、进社、进基层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服务。先后分别就企业R&D活动如何建立辅助账、规范企业研发项目以及如何做好研发投入统计等工作对本县研发企业的科技、财务、统计人员进行详细培训,确保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应享尽享,促进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度邀请市科技局在我县常态化开展“三送一解”活动,组织科技干部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奔赴企业上门服务,开展技术创新培训,指导规上企业填报上年度研发投入,常态化征集企业发展技术难题以及揭榜挂帅、技术推介等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四是全面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实施“入科、升规、晋位、上市”。结合局机关《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助力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建设,重点培育天禹生物、青岗坪、咔啦可可等企业入围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围中小型企业。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培训活动5次,实地走访企业40余次,2023年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1家,增长442.9%;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增长500%。五是持续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智汇古豳创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人才兴旬”大会,邀请各类专家、教授、院士来旬把脉定向,领航发展,助力全县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围绕果、畜、药、菜等特色产业,认真开展“三区”科技人才下基层活动。六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政产学研合作交流,深化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才对接,积极承接各类科技成果在旬落地转化,不断提升本中心服务企业的能力。促成咸阳师范学院等高校院所在我县建立“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专家工作站”等合作交流平台。招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铃薯抗病育种”团队,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和推广新品种13项。二、取得主要效益2023年以来,我们紧密协助县科技局在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设立了科技专项资金500万元,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聘任30名科技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法律等顾问,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三农”服务工作;将15名“三区”人才下派到基层科技示范镇、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战略规划等服务;指导燕家河煤矿、天禹生物等6家规上企业填报上年度研发投入0.6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超额完成下达任务;建立“专家工作站”“人才工作站”等合作交流研发平台5家,招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铃薯抗病育种”等团队5个,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和推广新品种13项;征集申报省级药用植物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星创天地1个、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1个,申报重大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省级科技计划8项、市级科技计划10项,进一步激发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经济实体的科技创新活力。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上还存在些许不足:一是干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科技服务业务能力稍显欠缺,自身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群众对科技成果运用认识还不够,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与技术培训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四、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建强管理队伍,加强干部理论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争取形成一支专业能力突出、服务基层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二是我们将继续深入走访调研,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全面推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培训力度,将科技创新融入基层,融进镇村一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中心将紧密结合县科技局工作实际,借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东风,努力促进企业在科技研发、科技项目建设、科技示范、技术合同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工作步伐,争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认定等工作,助力全县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