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16:19
单位名称 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植物病虫鼠害和灾情监测预报、防治指导;植物检疫和保护;土壤养分和耕地质量监测;蔬菜、果业、蚕桑、花卉、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农作物种质资源,种子质量检验和转基因监管;农技人员培训及其他相关农事。
住所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农科路中段农技中心107室
法定代表人 龚增利
开办资金 1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2.33万元 638.22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试验、示范、展示、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及果蔬新品种,推广绿色高产栽培、旱作节水、改善土壤等综合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耕地地力与土壤墒情监测、种子质量检测与种质普查任务,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落地落细,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强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落地,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底线。现将全年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及完成情况202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03.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6.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5.45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23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71004亩,其他18.75万亩,粮食总产23.46万吨。果树总种植面积7500亩,产量500吨。蔬菜总种植面积1.86万亩,总产量约5.04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8574亩,产量1518.73吨,产值5628.05万。在春旱秋涝虫害的自然灾害下,全体干部职工众志成城,为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一)做好粮食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1.良种先行,补贴到位。马铃薯种子补贴55.8万斤,“两杂”良种122万斤,蔬菜苗木补贴280万株,合计补贴资金1200万元。2.粮油为主,稳步推进。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8万亩,辐射带动22万亩,建立玉米绿色发展项目5个万亩,20个千亩,5个百亩示范区。密度达4856株/亩,产量最高达1295.82kg/亩,平均密度提高20%、亩产提高15%;同时,为提高粮食产能,确保秋收保粮,实施“一喷多促”面积20万亩。推广大豆自强示范县建设项目。核心示范区建设1000亩。(实施大豆净作示范500亩,大豆+示范500亩。)建设大豆集成技术推广基地36000亩,扎实推进神木市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建设。(二)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经济产能1.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旱作集成推广项目3.197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5000亩、示范片26970亩,实现受益农户1500户3000人,其中脱贫户130户200人,力争亩均增加收入120元,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旱作农业示范县市。2.山地苹果标准园创建:目前,我市山地果树种植面积达7500亩,2023年创建果树标准园1300亩,产量到达500吨,产值500余万元。小杂粮、中药材、山地苹果、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的大力发展,提升了我市耕地面积中的经济收益,改变人们种植思维,促进农业经济的增加。(三)紧抓业务工作,蓄力农业科技推广1.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全市重点在锦界镇水源地保护区示范推广1.2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土壤有机质较上年有所提高,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辐射带动全区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耕地地力明显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APP全面投入使用,2023年农药使用量26.372吨,较2022年26.462吨降低9%。肥料利用效率提高,进而逐步改良土壤。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5个,开展农户施肥调查170户,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田2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全市粮油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维护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墒情监测点5个。着重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植保技术,起到了一定的节能减排作用。2.紧抓病虫害监测预报,集成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今年玉米、马铃薯、苹果病虫害发生面积共33.997万亩,防治面积23.923万亩;设立8个病虫害预警监测点,2个大田病虫害监测示范点,3个苹果蠹蛾监测点,共发出《病虫情报》10期,《病虫警报》1期,月报12期,周报15期,发放宣传资料3500份;建立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28个,示范总面积为30.2万亩,推广总面积58.5万亩;完成13个品种产地检疫2593亩10批次,调运检疫2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1.62万亩。3.试验示范研究,引领农业科技推广。2023年试验研究项目六个。针对试验研究带动示范推广,以迎宾路街道办事处河西村庙梁旱作农业试验示范、迎宾街道候川村玉米试验示范和西沟街道办四卜树村设施果蔬提质增效为主基地,其他小农户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为辅。引进新品种95个、完成试验96项、示范28组,选出适宜的育种资源15份;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展示品种13个30亩、示范品种15个50亩;将试验的关键技术进行小面积示范、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市旱作农业稳粮增产提供技术支撑。4.加强种子质量监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开展种子质量专项抽查与检测6次18个70项;农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882个批次294个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纯复壮3个地方老品种;收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15份,展示种质资源13个品种;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做好保障。5.大力推进“薯麦轮作”,助力农业生态安全。提高政治站位,针对中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大力推进冬小麦种植,缩减马铃薯收获后冬春两季地表裸露时间。2023年共推广种植冬小麦10350亩,验收合格9300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开展“冬播”、“顶霖播种”等抗旱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解决春季干旱少雨出苗率低下的问题,开创性的技术突破保障了谷子产业链完善。2.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根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布置试验示范,针对沟垄耕作、深松耕、保水剂、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渗水地膜覆盖等技术,开展旱作新农艺探索研究、试验、示范“三结合”。3.以现颁布的主推技术为指导,开展示范推广,在示范过程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为校正、提升十项主推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4.以“示范点+现场会”的教学模式,来推广玉米增密度及高产创建等技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运用新品种、新机械、新模式,将玉米产业推向新的台阶。5.神木温差较大,苹果品质绝佳,但因处于果树栽植适生边缘地带,受冰雹灾害产量不理想,只有因地制宜发展时令水果,早熟品种,现在通过在张家坬、三道河发展鸡心果效益明显,我们将继续在时令水果,早熟小苹果上下功夫,今年将新西兰乐淇苹果(火箭果)进行引种栽培,真正让神木水果做到“小水果,大产业”。6.植保统防统治链条形成,从大田越冬基数调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确定病虫害发生范围、切断病虫害扩散、无人机集中统一飞防、有效快速得到防治,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进行。7.水肥一体化技术、增密度技术是高产高效的有力手段,在有限土地创造出最大化收益,该技术已在马铃薯、玉米中得到成熟应用,值得进一步扩大规模。8.完成谷子种子丸粒化,提升谷子种子净度和粒茎,改善种子的机械可播性,为谷子精量播种提供更多可操作空间;从基因角度研究谷子白发病成因,重新配比用药,降低病害发病率,提升谷子产业抗风险能力。9.通过封闭、茎叶除草剂试验示范及地膜覆盖防草试验,结果表明:受我市春季大风干燥,后期多雨的气候特点影响,除草剂使用效果差,采用银黑地膜覆盖除草,防治效果好,同时还能起到保墒、降低地温的作用,是现阶段较好的抗旱增产技术。三、存在问题1.技物脱节。农民只注重物资、资金补贴,不能完全按照主推农业技术标准实施,缺乏监督、监管、考核等奖惩措施。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派遣技术人员跟进督促落实。2.农技人员下乡缺乏积极性。没有对应的成果、奖励政策激励,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干部不能享有相应的补贴。建议项目实施要和职称评定挂钩,严格落实“三项机制”,激励员工。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老龄化严重。农业工作任务繁杂、责任重大,专业技术人员断层脱节,急需引进懂技术、会专业的年轻人才,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4.亮点示范工程不突出。选取真心服务农业事业的经营主体,增加农业投入和政策倾向,集中精致打造各类亮点工程。四、改进措施1.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民不能完全按照主推农业技术标准实施,及缺乏进行监督、监管、考核等奖惩措的情况,并持续派遣技术人员跟进督促落实。2.建立农技人员下乡对应的成果、奖励政策激励;给予有毒有害工作的干部享有相应的补贴。建议项目实施要和职称评定挂钩,全面落实“三项机制”,以激励员工。3.引进懂技术、会专业的年轻人才,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4.选取真心服务农业事业的经营主体,增加农业投入和政策倾向,集中精致打造各类亮点工程。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单位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这一重点,奋力谱写神木农业追赶超越全新篇章。首先,注重科技推广,抓好粮食生产是重点。继续在北部风沙草滩区发展玉米增密度高产创建、喷灌圈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形成全市玉米、马铃薯产业链条。其次,通过农业技术,推动产业迈上新台阶是保障。为了保障用种安全,开展谷子、高粱、马铃薯、玉米、蔬菜等良种推广及繁育;为了保障产业高效生产,必须推广旱作集成技术、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技术、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手段。再次,开展试验示范,推动产业革新是引领。任何技术、品种必须通过小区试验研究,集成技术后进行小面积示范,最后大面积推广。最后,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神木农业新名片是关键。神木山旱地面积占50%以上,必须大力推广旱地小杂粮生产,打造神木市科技大豆自强县的新篇章。瓜果菜是人们的日常所需,必须为神木“菜篮子”工程做好辅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被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评为《全省种子系统试验示范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为《“三大”行动先进单位》;被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评为《农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被榆林市果业发展中心评为《全市果业系统标准园创建先进单位》,被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评为《全市马铃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被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评为《全市园艺系统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