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咸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16:09
单位名称 咸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提供服务。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承担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管理;城区租赁型保障房保障对象的审核、配租、配售及年度复核和退出工作;租金收缴和租赁补贴发放;城区租赁型保障房和保障对象的档案管理;城区租赁型保障房小区的维修和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等。
住所 咸阳市秦皇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张润泉
开办资金 41.7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1万元 49.1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变更了单位法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情况(一)公租房申请情况截止2023年10月,我市累计申请公租房67184户,已分配57055户,已退出5135户,轮候家庭4994户。其中城区公租房线下申请已公示至第32批,线上手机APP申请公示至第9批,累计申请家庭52331户,目前已配租33325户,轮候对象4546户。(二)公租房分配情况全市共有公租房62516套,已配租57055套,在建1192套(市本级912套,县市区280套),入住率93%。截止10月底,市本级已建成的25510套中,分配入住24234套,入住率95%,全市剩余1826套因待交付、正常退出、调整、维修、清退、政策性安置等原因暂时空置。(三)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工作初具成果按照省厅有关要求,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2022年全市共有11个保障房小区进行了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共同缔造工作申报,经县级住建部门确认、市级住建部门核查推荐、省级住建部门实地检查,我市市本级阳光幸福城、水岸朝阳、彬州市泾河新区三个保障房小区列为2022年度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示范项目。按照《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23〕30号)文件要求,我市市本级玉泉苑、阳光尚苑、沣景公寓,三原县福汇佳园、旬邑县豳风庭韵共5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申报2023年度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示范项目,我们将按照共同缔造要求和评分标准,对参加申报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开展了自评、核查、认定,我市市本级玉泉苑、三原县福汇佳园、旬邑县豳风庭韵保障房小区被省厅评选为2023年度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帮扶项目。(四)公租房资产管理情况1、公租房资产管理工作情况。为加快完善公共租赁住房资产卡片数据工作,按照省保障房中心要求,今年针对各县市区公租房卡片存在的问题,我们集中精力分批分次通知各地保障中心在市中心一对一核对和完善了项目主卡片信息。2、公租房资产确权工作情况。为加快全市公租房确权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定期每个月一次督促县市区保障中心加快资产确权工作,及时了解全市确权项目进展情况,建立了确权进展动态台账,确保公租房确权工作稳步推进。(五)公租房维修管理工作情况2023年我们结合市本级公租房现状,积极优化项目报修流程,充实维修力量,提高维修效率。在维修管理中,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对维修决算进行审价,确保了项目的合理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针对涉及影响承租户的生活和住房安全的问题,我们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先组织维修后报修,并第一时间派专人会同运营公司到现场共同核查,同时做好公租房维修项目验收、资料的审核、审价和结算工作。(六)公租房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1、迅速安排部署,出台整治方案为有效贯彻和落实省纪委、省住建厅《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精神要求,3月17日我中心参加了局组织召开全市住建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3月20日组织召开市本级公租房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5月23日,再次召开了全市保障房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三次会议对全市保障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和推进,确保了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和持续推进,并联合市公安局大数据管理局等六部门出台了《咸阳市保障房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随后我科室拟定并印发了《咸阳市市本级公租房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各县市区住建局及市本级各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陆续出台了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整治工作细化方案。2、利用信息比对手段,提高审核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公租房审核效率,实现精准审核,我局联合市大数据管理局开发了咸阳市公租房保障家庭人员信息核查平台,并率先在市本级试用。3、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制度一是促进申请审核便捷化。二是提高工作透明度。三是优化申请、审核资料。四是因地制宜调整政策。五是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4、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群众知晓率全市公租房小区累计悬挂、张贴公租房专项整治宣传公告、条幅标语、350余处。通过咸阳市住建官网、今日头条、抖音、微信、县区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及新媒体多渠道并用进行宣传,在各小区循环播放“关于公租房专项整治的公告”语音。咸阳日报对我市保障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深入玉泉苑、阳光幸福城公租房小区对专项整治敲门行动进行跟踪拍摄。5、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入户排查8.9万户次,判定存在问题411个,其中转租转借211个,房屋空置92个,违规享受实物保障46个,拖欠租金15个,其他问题47个。231户已清退并收回房屋,180户已整改完成,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公租房转租、转借、空置等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二、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需求,真正做到到了为群众、为人民服务,努力提高保障房小区的软、硬件条件,使群众住的舒服,住的满意,确保把有限的保障房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家庭。三、存在问题1、公租房分配管理问题复杂一是文苑公寓小区配租入住以来,因消防、电梯、地下车库、房屋质量安全等问题,群众投诉较多,且5号楼、1号楼2单元共793套因房屋质量、配到设备、工程纠纷等原因无法交付使用,我们与公积金中心多次报文并协商、沟通但至今仍未有效解决。二是部分违规承租户在核查时不配合或拒不办理相关手续,造成清退工作难度较大。三是抖音、快手、微信等自媒体发布的公租房代办信息屡有出现,无法全面禁止和杜绝。2、资产管理工作进展缓慢我市大部分项目虽已分配入住,但因土地、资金等原因工程还没有进入决算、审计和竣工备案等工作,因此很多项目还没有达到形成公租房资产的条件,致使公租房卡片信息不完整。另外,资产子卡片信息累计折旧、账面余额、使用人信息不完善,数据量大,我们已多次与省中心沟通并联系东软公司,东软公司提出需建立数据导入模块后,才能批量导入使用人信息。3、确权工作进展缓慢一是有些县市区不够重视、对产权认识不够。二是当年建设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给后期确权工作造成了困难,主要集中在土地方面。三是部分县市区与企业联建的形式建设的公租房,产权比例不明晰,确权工作困难。4、公租房维修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是因未出台公租房维修相关规范,维修管理工作没有依据、标准、程序等一些制度去执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个别承租户投诉的情况。二是维修资金短缺,目前我们主要是针对涉及影响群众生活、公共设施设备损坏等质量安全的报修项目,我们虽能及时安排维修,但因维修资金不到位,欠账时间过长,一些维修单位不积极,零星应急维修得不到保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公租房房申请资料的审核工作,将对已公示的公租房、廉租房进行审核,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提高审核效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对不符合的申请资料予以退回。(二)继续加快市本级各公租房小区未配租及空置房的配租工作,做好公示、资格复核、配租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减少不必要的资料,优化配租流程,做到公示一批、复审一批、分配一批,缩短分配周期,定期将配租家庭及公租房可分配房源等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确保公租房的成果真正惠及我市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三)持续推进保障房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县市区保障房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同时,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专项整治内容,积极查找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和上报,推动专项工作整治工作落地见效。(四)积极与文苑公寓运营管理单位、小区物业协调,及时了解情况,耐心细致解决群众投诉和反应的问题。快速发现问题并上报,按照职责权限与公积金中心持续加强沟通,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五)继续推进全市保障房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对符合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的保障房小区继续申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加强治理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对各县区符合创建标准的保障房小区进行检查,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任务目标。(六)开展正向宣传报道。在利用公告、公布栏、举报信箱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积极运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自媒体方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并深入小区为居民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确保惠民政策宣传到位,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政府公租房政策的实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