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市容环卫所

宜君县市容环卫所

发布时间: 2024-03-18 14:59
单位名称 宜君县市容环卫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负责县城环境卫生的管理与清洁负责县城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及委托单位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理和公共卫生间管理等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
法定代表人 程斌
开办资金 46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38.45万元 1318.4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市容环卫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令、法规,配合县住建局制定印发了《宜君县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二)1、自2023年1月以来每日出动近120余人次负责城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填埋工作,城区保洁严格落实每日两扫、全天保洁的工作思路,始终保持五无四净的质量标准,加强环卫设施擦洗和绿篱的捡拾、卫生死角的清理,每日擦洗环卫设施400余个,每周开展绿篱捡拾专项工作5次,每月劳动工具检查2次,对不符合规定的定期要求整改到位,年累计维修果皮箱60个,更换垃圾桶150个。2、机械作业现有垃圾收转运车3辆、拖拉机清运车三辆、洒水车洗扫车各一辆,依照定时、定点、定岗原则,切实落实车走路净的标准及重大活动保障,其中垃圾压缩车每日清晨负责清运城区主干道240余个垃圾桶的生活垃圾;果皮箱清运车负责清运主干道220余个果皮箱垃圾,拖拉机清运城区垃圾屋垃圾,洒水车自3月份起每日出动3次洒水27吨,洗扫车每周出动不少于3次,依据天气情况开展作业,机械化清扫面积达203035平方米,县城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51%。3、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日常环卫工作的管理。垃圾填埋场按照单元填埋要求,每日两次压实填埋及日常场区安全维护,道路保洁杂草清理、场区泄洪渠清理、山体巡查、防渗膜检查。每日处理生活垃圾近25吨,23年1—10月共处理生活垃圾7057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4、自23年1月份至3月份宜君县累计下中雪3次,县市容环卫所共出动保洁员600余人次进行道路清雪保畅工作,清理积雪400余吨,破冰40余处,撒布融雪剂21吨,确保了群众安全出行。5、自23年3月份以来,县市容环卫所每日进行雨水井口冲洗30余处,路面污染处理5处,出动120余人次参与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面抑制道路扬尘;每周开展夜间人机配合冲洗作业1次,道路专项冲洗2次,垃圾屋、垃圾台冲洗1次,洗扫车作业不少于3次。半年来共查找2处工地造成的路面污染,经过及时沟通、多方面协调,要求污染单位自行清理。6、对垃圾屋、垃圾收容器具、公厕、垃圾填埋场喷洒防四害药物每周不少于3次,每日排查公厕灭蚊蝇设施工作状况,严格按照四无四净标准执行,并加强通风,减少异味残留;夏季对个别公厕进行延长时间开放,在夏季投放灭鼠、灭蝇和蟑螂药以防治虫蝇滋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幸福。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减少居民患病率,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二)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服务运维方式不断探索思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县环境卫生市场化服务项目的开展,我县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三)切实提升了县城环境卫生质量,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社会环境。使县城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我县市容市貌。(四)县城环境卫生清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理和公共卫生间等工作管理有序,严格落实保洁工作,每日两扫全天保洁,保持五无四净的质量标准。(五)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增加了就业机会,完善了县城基础设施,为县城居民人居环境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对餐厨垃圾进行清运,为居民提供了公共服务,有效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六)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县市容环卫所制作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彩页和纸杯,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知识、分类标准和投放方式等,共发放垃圾分类宣传纸杯5000个、宣传彩页3000份。通过多种渠道,有效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并利用手机短信向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共发送公益短信12000条。通过宣传,居民垃圾分类率提升。三、存在问题(一)群众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群众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参与性不强,“前扫后倒”、“边走边扔”的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未养成,对保洁工作配合不够等。(二)建筑垃圾治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但还没有一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建筑垃圾乱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三)设备设施不足。去年,沿街的垃圾桶,按照街道规划的位置将垃圾桶定点堆放。但人均可使用垃圾桶不足,有的人嫌弃倒垃圾距离较远,自我约束差,也造成垃圾随意倾倒。(四)资金不到位。资金短缺是制约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但在实际工作中,保洁员工资、垃圾清运驾驶员工资、车辆维护费、燃油费等计算下来远远超过上级下发环境卫生治理费用,更不说多添置几个垃圾箱。(五)市容市貌是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县花力气整治市容环境,却因工作措施不持久、基础设施较差、长效机制跟不上,死灰复燃的现象不时出现,视野中不少“脏、乱、差”现象仍挥之不去。(六)干部职工学习意识不强,工作不够扎实认真,标准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改进措施(一)利用媒体,宣传到位,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二)制定《宜君县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加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三)完善设备设施,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环境卫生整治设备设施,特别是垃圾箱等硬件设施。(四)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针对环境卫生,设置专项资金,并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充盈经费。在沿街增设垃圾箱的同时,由专人负责清运,并有相应费用支持车辆能够正常运行。(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统一安排,专人专车,每天定时对县城垃圾进行清运。(六)加强干部职工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提供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并形成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台网络沟通交流媒介,深化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全面发动和积极争取广大市民理解、认同、支持、引导群众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牢固树立市民主人翁地位,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质,做讲文明讲卫生的表率。(二)积极开展县城垃圾分类工作。一是通过宣传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工作队伍。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基本上以环卫工人、社区内的退休失业人员等为主,队伍的素质不够高,而且流动性大,招募难度同样也很大。三是建议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不能仅仅依靠环卫部门,其它相关部门的参与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工作合力还不够强,政策统筹性也不足。四是启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三)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环保意识。宣传建筑垃圾处置有关政策,严格治理建筑垃圾不规范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工作主动性、能动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