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畜禽屠宰、动物防疫检疫、生产环境、畜禽粪便处理技术;良种引进、试验、示范,依法做好种畜禽监管;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祎 | |
开办资金 | 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35万元 | 57.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开展的业务活动1、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督促保质量。为切实做好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2023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和《2023年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全县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确保强制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二是强化应急物资储备防未然,提前储备消毒药品、防护用品、采样设备等疫情处置必须器械设施,累计采购防疫物资13万元。三是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和养殖场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宣传“陕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和“先打后补”政策,强化疫病防控管理,夯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全县累计共备案注册359家,上传动物免疫信息猪13.58万头,鸡13.8万羽,牛3218头,羊1.78万只。2、畜牧业安全生产环境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结合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做好畜牧渔业企业安全维稳排查,累计排查247场次,排除隐患1处,二是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排查养殖场户2097场次,生猪83.7万头次,企业自检非洲猪瘟样品4.92万份,均为阴性,3、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全年累计实施产地检疫育肥猪10.1万头,仔猪8.93万头,肉兔51万只。全县备案运输车辆11辆,新备案车辆1辆。实施落地监管68起,监管种猪1536头,仔猪45189头。4、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办法和机制,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科学规范,截至目前无害化处理生猪55头5、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巡查120场次、调查猪9.3万头次、鸡15.5万羽次、牛0.3头次,羊0.56万只次,形成调查报告4份。经过科学分析研判,形成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分析报告4份,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处置点状疫情2起,累计扑杀无害化处理患病羊子16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2年7月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肉兔科技开发合作协议,提供4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以陕西吉兔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围绕繁育、养殖、屠宰、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建立肉兔全产业链。同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点问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2.经养殖场自愿申请、市县级初评、省级审核评估,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宜君县宇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第二批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3.创建部级标化场1家--宜君新六科技有限公司,市级标化场1家--陕西意发宜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市场主体1家--宜君县德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以陕西意发宜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建设现代肉牛产业园,以陕西吉兔科技有限公司为链主,积极延伸产业链,建成肉兔全混颗粒饲料生产、兔用智能养殖设备生产加工厂,引导肉兔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攀升。推动云梦乡畜牧业强镇建设,新增3个新建规模养殖场分别为南堡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千头生猪育肥场,梁源、刘家埝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联合建设2000头生猪育肥场。4.全县生猪存栏7.08万头,出栏10.15万头,肉羊存栏2.52万只,出栏1.5万只,肉牛存栏0.5万头,出栏0.21万头,肉兔存栏7.21万只,出栏51万只,禽类存栏16.2万羽,出栏39.7万羽。肉类总产7255吨,水产品408.8吨,禽蛋2189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044亿元。三、存在的问题1、养殖户积极性不高。近年以来,由于受饲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建设用地紧缺、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致使禽蛋、生鲜牛羊乳价格及生猪收购价格不断出现波动,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积极性。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力量薄弱。动物疫情防控力量薄弱。镇村综合改革后,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乡镇政府,畜牧兽医人员承担起其他事务性工作,业务职能弱化,人员不足,服务力量薄弱。3、动物检疫装备老化(包括车辆和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四、改进措施1、坚持“外引内联、扶优扶强”的原则,发展壮大链条长、实力强、机制新、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建设种源基地、技术服务、加工营销等体系,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对招商引进或现有的龙头企业,落实中省龙头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总结、规范、推广新希望“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经营方式,建立以最低保护价制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产基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2、不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着重解决县乡机构多、职能重叠、人员和服务能力分散不集中、基层人员严重缺乏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动物疫病防控、全方位技术服务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大服务体系建设。3、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大对动物检疫设备的投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配备高效、精准的检疫设备,提高检疫工作效率。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1.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基础免疫,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严格执行动物强制免疫项目和程序,强制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强化基础免疫,确保免疫密度,抗体水平达标。同时广泛宣传“先打后补”政策,夯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2.按照《宜君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2024年符合创建要求1家,拟创建1家,指导养殖场做好创建工作。3.常态化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和落地监管工作,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以春秋季动物防疫为契机,利用宣传手册、技术服务指导等形式,广泛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养殖场户进行《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杜绝因畜禽调运引发的重大动物疫病传播。4.继续推进智慧化监管,及时完善养殖场(户)、贩运人、畜禽运输车辆等管理相对人备案等信息,夯实检疫监督基础,充分利用“陕西智慧动监”系统强化加强养殖、调运、落地等重点环节监管,做好耳标、疫苗收发工作,加快实现动物流通全链条监管。5.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官方兽医资格确认,乡村兽医培训和村级防疫员能力提升及考核等相关工作,督促官方兽医参加网络考试,进一步加强官方兽医出证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强电子出证账号管理。扎实开展乡村兽医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6.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相关工作。一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合理配套建设收集站点,提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加快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以适宜区域范围内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为重点,推动建立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分散处理为补充的处理体系,逐步提高专业无害化处理覆盖率。二是继续做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畜禽养殖户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