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全市城乡供水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参与全市城乡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饮水型地方病防治改水工作;开展全市城乡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服务;开展城乡供水技术推广、业务培训等工作;开展全市城乡供水水质、净化消毒设备质量监(检)测业务指导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圣景路 | |
法定代表人 | 白利平 | |
开办资金 | 34.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2万元 | 13.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在水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党建工作完成情况结合“主题教育”,微党课大赛等多种活动方式抓好党风廉政主题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学习、研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凝心聚力带领全体职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以活动促成效,以学习促实践。开展“浓浓端午情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党日活动,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突出弘扬传统文化,鼓励党员群众在传统节日夯实“永远跟党走”的信念,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为单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完成情况1.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水质检测和CMA认证方面。本年度计划完成5188处集中供水工程和1586处分散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目前已检测5092处,剩余1682处预计11月底完成检测;年度计划完成6个县市区的CMA认证工作,目前,除子洲县和靖边县外,其他县市区均已取得CMA资质证书。二是“量化赋权”和水费收缴方面。始终坚持“完工一处、验收一处、移交一处”的原则,工程竣工验收后,固定资产全部移交至属地村委会进行运行管理。三是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方面。目前,各县市区均出台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2.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完成情。截止10月份,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发现农村饮水安全因设施管网老旧,水源地损毁等原因引发饮水安全问题67件,发现问题均在当月完成整改。3.重点帮扶县倾斜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已协助佳县、清涧县取得水质检测CMA资质认定证书。二是2022年拨付子洲县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经费100万元,目前子洲县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可取得CMA资质认定证书。4.宣传报道情况。一是在陕西农村网三秦纵横板块发表“可检46项指标吴堡饮水安全有了更好保障”。二是在陕西各界新网发表“扎实开展水质监测确保农村水质安全”。三是在在陕西各界新网发表“打造智慧水务助力农村供水”。四是在陕西上郡万事通发表“决战四季度!榆林水利这样干”。(三)县城供水工作完成情况1.配合省水利厅、省住建厅开展2023年度县城供水水质抽样检测工作。对各县区供水公司进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全指标监测。2.配合省水利厅、住建厅完成了城市供水基础信息统计表,全市所有市县区都完成了平台信息填报工作。3.及时完成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关于方便企业获得县市区供水的相关系列工作。(四)主要做法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夯实农村供水管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健全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办法和经费“三项制度”。完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遵循“覆盖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群众收入水平差距,完善农村供水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对于供水规模利用率较低的工程,可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并充分征求农村居民意见。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工程通过配套的水质化验室或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质抽检。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利用维修养护资金、采取应急供水等方式及时解决水利部12314、做到动态清零,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省水利厅下达我市13万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2亿元,建成工程328处,受益人口20.67万人。落实维修养护资金1961.97万元,完成资金1961.97万元,维修养护工程527处,受益人口68.3万人。对用水户发放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50余万张;落实农村供水水管员3594名,其中公益性岗位17名;做到了制度、经费、人员三到位。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延伸至县、镇、村一级;已建立388支应急送水队伍,1325人,建成备用水源424处。截止2023年10月份,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发现农村饮水安全因设施管网老旧,水源地损毁等原因引发饮水安全问题67件,发现问题均在当月完成整改,同时,我局及时将每月监测结果报送至省水利厅和市振兴局。充分利用引黄工程、三县供水工程和王圪堵水库至靖边供水管网预留支管线,覆盖周边镇村,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覆盖比率。推进榆阳区、定边县、靖边县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工程落地,全面提升覆盖范围内农村群众饮水保障水平。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接入大管网,在大型引调水工程沿线和大中型水库周边地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做到能联网尽联网、能扩网尽扩网、能并网尽并网,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夯实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供水基础,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大幅提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三:目前存在问题(一)农村供水方面1.中省投资逐年萎缩。农村饮水保障工程属于民生公益工程,一次性投资大,管理运行成本高,工程盈利能力差,社会投融资难度大。脱贫攻坚后,中省投资逐年缩减,特别是中央资金,乡村振兴以来除维修养护资金外,没有下达过任何建设资金,加之现有农村供水保障标准与产业发展冲突,供水工程无法满足种养殖户用水需求,导致其他用水户用水需求无法得到保障,产生舆情,严重影响到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水利支撑保障作用的发挥。2.缺少维修养护资金。由于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多,范围广,部分供水工程老旧破损,日常维护任务十分繁重,加之中省维修养护资金下达后,由于资金整合,部分资金不能足额落实,下达时间滞后,远不能满足目前维修任务。3.受到电力不足影响导致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具体表现:我市部分县市区村组由于电压不稳或不足,导致集中供水工程水泵无法正常运行。4.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具体表现:早期建设的部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可靠性论证不充分,大都就近就便选择小型分散水源,导致水源单一、规模偏小、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遇到地下水位下降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工程就难以正常运行。5.受地理条件制约。具体表现:部分边远山区受地形地貌、水源条件限制,输水管网无法采用地下填埋的方式进行铺设,导致输水管道裸露,容易老化破损,每到冰冻季节就会出现冻管现象。(二)县城供水方面1.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和延伸缺乏项目经费,建议市县财政适当纳入预算;2.营商环境方面,由于我市水务一体化进展缓慢,各县市区县城供水管理单位有水利局、城建局、省水务集团,由市水利局统一协调指导各县市区企业获得用水工作存在体制方面的困难。四:整改措施1.市级层面加大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和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展城乡一体化、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新建项目的资金投入用于各县市区新建工程。2.增加市级维修养护专项资金,资金由市水利局统一调配,主要针对各县市区亟待维修养护和舆情反映强烈的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3.针对虚假供水舆情反馈问题和其他原因导致的供水舆情,建议联合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出台奖惩制度,杜绝此类问题频繁发生。4.拨付专项资金健全应急送水队伍,群众饮水问题涉及底线任务,现有防汛抗旱资金使用程序繁琐,群众饮水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健全应急送水队伍,可第一时间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清涧县7镇集中供水和榆神木府城乡一体化工程落地、充分利用引黄工程、三县供水工程和王圪堵水库至靖边供水管网预留支管线,覆盖周边镇村,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覆盖比率。2.大力推动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对城市供水管网短期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发展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以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为中心,尽可能辐射分散用水户,充分发挥集中供水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适应村庄人口流动变化、重大节假日用水弹性变化和满足农村二、三产业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户供水保证率。全面提升覆盖范围内农村群众饮水保障水平。3.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对无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地区,统一建设和改造标准,因地制宜分批次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小水库、蓄水池、机井等水源建设,加快形成以水库为主水源或溪沟水井多源联供的供水格局,压减直饮水窖水、水柜水的农村人口数量。对不具备压减条件的,相应配套完善适宜的净化消毒过滤设备,实现达标供水,不落一户一人。具体做法:分批次对全市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实施规范化改造,优先实施供水能力薄弱地区供水工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