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拟订全市能源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开展全市电力行业管理、电力市场监管、电力设施、电能保护及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开展全市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指导工作。开展能源发展改革方面信息的收集、编辑、及对外宣传。研究能源发展改革战略、规划、政策和重点、热点问题。参与协调保障能源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同心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孝伟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万元 | 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如下:一、学习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以来,按照委机关党建工作要求,我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强化理论武装、狠抓责任落实,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党建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将学习成果入脑入心。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全体干部真抓实干、奋力进取,推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开拓了新局面。(一)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在积极申报化工减碳、CCUS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支持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发展的若干政策》,即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二)不折不扣完成煤炭增产保供。一是加快释放优质产能。大海则、巴拉素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赵石畔、黄蒿界、海则滩等煤矿建设有序推进,古城一号煤矿核准请示已上报国家,红墩界煤矿取得产能置换批复。二是全力履行电煤中长协签订任务。2023年,全市共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电煤3.8亿吨,圆满完成中省要求的签订任务。三是榆横矿区、神府矿区等多个矿区的总体规划及环评修编工作顺利推进。(三)加快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一是全市油气产量稳步增长,1-11月累计生产原油988.08万吨、天然气208.13亿方,加工原油451.85万吨。二是印发《榆林市天然气管道规划》,并积极与上游勘探企业落实气量,有力保障全市各类用气需求,其中中石化每年3亿方新增用气指标已签订协议。三是组织城燃企业与上游供气企业签订2023年度天然气合同16.23亿方,其中采暖季10.53亿方,确保应签尽签。四是建立采暖季天然气消费量日调度机制,安排专人对全市每日用气量进行统计上报,实时监测舆情处置情况,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四)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实质落地。一是完成《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修订,待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后印发执行。二是积极协调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为清安优能公司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650万元(其中2023年下达660万元),为榆林华秦公司、榆林学院分别争取到省级基建资金1500万元、300万元。三是为陕西氢能公司落实了100MW光伏指标、950万吨氢能重卡运力场景。(五)扎实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一是组织市财政局、环保局、住建局及相关专家赴12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中期绩效考核,编制中期自评报告,并圆满完成四部委10月份来榆绩效自评现场核查工作。二是出台《榆林市建立完善冬季清洁取暖长效运营机制指导意见》《榆林市全面打赢县城清洁取暖攻坚战指导意见》《榆林市2023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明确了2023年全市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及补助政策。(六)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成立全市重大能化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建立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周调度、月研判”工作机制,每周调度14个重大能化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问题。召开10次“两重点一重大”联审会议,共计审查39个项目。(七)重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在煤博会期间举办了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院士论坛。二是完成《榆林市煤基产业资源环境制约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前期调研工作。三、取得的主要收益(一)关于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复函原则同意陕西榆林开展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在组建唐军旺、陈忠伟为代表的院士工作站,面容量世界第一的锌溴液流电池系统成功并网运行,煤基专用燃料中试放大装置开车成功;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办公研发大楼已建成,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即将建成。(二)关于氢能产业。一是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即将建成投产,陕西省首台每小时1000标立方高活性电极电解槽在榆成功下线。陕西氢能公司20辆氢能重卡启动示范运营。二是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稳定运行1年。三是成功举办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参会嘉宾和客商近万人,观展人数突破4万人次,大会共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额332.8亿元,其中榆林项目30个、总投资额279.6亿元。(三)关于清洁取暖改造。一是分两批下达了2023年户用清洁取暖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集中供热、公共机构改造及新能源试点6大类改造任务,拨付中央及市级补助资金2.998亿元。二是加大调度考核力度,督促县区加快推进改造。截至12月底,全市2023年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3532户,建筑节能改造4265户,电网改造338公里,公共机构改造55个,铺设天然气管网1037公里。(四)关于能化项目建设。重大能化项目建设推进成果丰硕:建成神木金泰氯碱60万吨高性能树脂、榆能40万吨乙二醇;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陕煤DMC、延长50万吨甲醇制乙醇项目顺利开工;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深加工工程取得项目核准变更;国能榆林煤炭综合转化利用项目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项目核准变更即将获批;榆林煤制清洁燃料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基地项目完成三方协议续签,正在推进合资公司组建事宜;黄蒿界煤矿元盛公司投资的香料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拟于年内完成前期手续办理,计划2024年上半年开工。(五)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长三角精细化工和镁铝材料产业推介活动,100多家榆林市外产业链下游企业参加推介会,参会人数近250人次,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个,总引资额230亿元。四、存在的问题(一)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只是按要求落实上级部署,面对新形势下工作的新要求,分析、谋划不足,对工作研究不深入,工作成效不明显。(二)理论学习不够透彻。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对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三)创新亮点不够突出。习惯用传统经验做法指导工作,创新不够,亮点不足。五、整改措施(一)加强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学习成效、工作成效、量化任务等纳入考核。(二)强化业务本领、创新开展工作。加强能源化工、氢能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三)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讲政治、抓党建、强业务融为一体。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使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六、2024年工作计划关于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是筹备召开示范区创建部署会。二是印发《支持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发展的若干政策》。三是推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全面运行,引进2-3个项目团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四是持续推进中试及示范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建设2-3个中试或示范项目。(二)关于煤炭保供。一是力争横沟、古城一号、红墩界煤矿取得核准批复,尚合、塔湾煤矿取得产能置换批复。二是推进大海则、巴拉素竣工投产,可可盖、赵石畔、黄蒿界、海则滩、海测滩等煤矿加快建设。三是严格按照中省关于电煤中长期合同的政策要求,督促煤矿尽快完成电煤合同任务的签订和履约兑现。四是配合省发改委和编制单位加快各矿区的总体规划及环评修编工作。(三)关于油气产供储销建设。一是继续支持我市境内油气上游勘探企业增储上产,力争老区块稳产不减量,新区块加大开发力度。二是积极与天然气开发上游企业协调对接,争取多方气源,保障我市用气安全稳定供应。三是推进我市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天然气市场秩序,加强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四)关于氢能产业。一是年内实质启动氢能重卡应用场景示范运营,同步配套建设制氢、加氢站项目。二是启动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园,加快引进氢能装备制造业,力争年内落地2-3家氢能装备制造企业。三是配合省财政厅,推动设立氢能产业基金。四是筹办好第二届中国(西部)氢能大会,用好氢能大会招商成果,全力推动大会签约项目落地。五是积极开展绿电制氢新技术、绿氢与煤化工耦合节能降碳、镁基固态储氢及氨储氢等试验示范。六是推动中国西部(榆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端制造基地项目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暨核心零部件高端制造基地项目落地榆林。(五)关于清洁取暖。一是积极开展已完成清洁取暖工程的验收、补贴资金兑付、运行补助发放等工作,严格审计监督,确保工程规范建设。二是对照国家四部委绩效考核指标,认真梳理,查漏补缺,做好自查、自评等工作。三是紧盯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全力攻坚,圆满完成三年试点各项改造任务,实现全市清洁取暖总体目标。四是待剩余中央资金1.8亿元下达后,印发《榆林市2024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六)关于化工产业。一是持续推动重大能化项目建设。着力构建“4+8+N”项目支撑体系,持续推进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等4个千亿级项目、中煤二期等8个百亿级项目、恒神2万吨碳纤维等一批链条延长到终端应用品的精细化工项目建设。推动陕煤二期、神信化工一期、未来能源50万吨高温费托、国能20万吨PGA、陕西有色8万吨粒状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延长煤制清洁燃料项目前期手续取得实质突破。二是持续做好“两重点一重大”项目的联审工作。(七)关于其它重点工作。一是做好《榆林市煤基产业资源环境制约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子课题一。二是做好煤博会相关论坛筹办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