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文物管理所(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陈列馆)

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文物管理所(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陈列馆)

发布时间: 2024-03-18 10:42
单位名称 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文物管理所(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陈列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陈列及参观接待工作;对各类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国共合作抗战历史的爱国教育宣讲。
住所 宜川县秋林镇秋林街
法定代表人 张新平
开办资金 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4万元 92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文物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本单位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聚焦文物保护,夯实景区发展基础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宜川县第六幼儿园与我馆合作于10月20日开展“小小国防兵不忘红色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研学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活动8次;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2次累计培训120人。各类活动成效显著,取得社会群众一致好评。2.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积极服务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在年初给景区周边居民免费写对联。二是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宜川县秋林镇秋林村打扫周边卫生,向村民宣传防火防灾知识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三是积极主动参加镇政府组织的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在宜川县小广场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册页,宣传学习《延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增强居民精神文明中行为意识情况。3.强化普法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景区法治宣传教育。结合“5·18”博物馆日、“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节点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游客文物保护意识。此外,赴景区周边村镇、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制作普法宣传展板和普法宣传横幅,共发放各类普法资料2500余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4.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开展常态化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截至11月29日,共开展月度巡查11次,5月份重点对山西大学秋林旧址道路及文物主体进行了保护清理。(二)聚焦品牌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创新1.积极发展景区新业态。制定了秋林抗战纪念地2023年营销方案,继续加强与壶口瀑布景区、中国摄影报合作,推进丁百县联盟等作家旅行社开展营销,召开秋林抗战纪念地实景演艺招商座谈会,制作景区招商引资PPT,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接山西宏源集团壶口公司、陕文投公司、新吴区等商谈项目合作事宜。2.着力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与山西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山西大学4月授予秋林抗战纪念地山西大学秋林旧址研学基地、11月25日开展主题活动,开启校地合作的模式;对西安及周边4个真人CS及红色研学教育类基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开展走访老兵及其后人访谈活动,共访谈老兵及其后人4人,整理文字资料近2万字,拍摄采访影像约1小时。3.全力发挥基地平台作用。在节庆、纪念日等特殊性时间节点,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流动展馆进社区活动、馆际交流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加强馆际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秋林抗战纪念地与7个博物馆、纪念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三)聚焦党的建设,严实锤炼转作风组织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会议视频,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组织学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不断掸去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不断增强,守好底线的意识和行为更加常态。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争做宜川形象代言人”优秀宣传推广员评选大赛。利用“七一”党建节等主体党日开展相关党建活动50余次,接待2000余人次。(四)聚焦项目建设,完善景区功能布局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申报。已报至省教育厅。(五)聚焦服务管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1.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国家4A级景区评定标准,继续完善景区标识系统标准化建设。提升景区A级旅游厕所设施,增设速热水龙头。持续开展景区绿化养护工作,持续做好景区内网红打卡地蔷薇花的管理。在漫画墙前增设绿化带,陈列馆、粮仓附近种植绣球花、百日草等植物花卉,为游客提供更加美丽舒适的环境。2.大力开展文明旅游工作。组织工作人员赴浙江、山西、西安、宝鸡、韩城等地进行学习,提升人员素质。3.全力保障旅游安全。对景区所有灭火器进行了更换,在落客区、陈列馆等重要位置设置“小心台阶”警示标识,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秋林抗战纪念地2023年免费接待散客10万余人,旅游团50余个,政府及免费接待17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游客的假期生活和文化活动。2.加快实施了秋林抗战纪念地基础设施、文物陈列布展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二期布展120万元经费已到县财政,根据经费修改布展方案后,2024年初实施,丰富景区内容。3.完成了延安革命文物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宜川片区创建三处名人旧居修缮市级验收。上报了文物馆藏藏品数据;上报了警备司令部维修项目;征集展品24件(1车、山大和雷元捐赠书籍23本);接受捐赠4件文物,分别是李蓼源信件和徐占义护病笔记、刺刀2把,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利用“两节”时间对景区开展文物检查巡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资料准备完成,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和启动工作。已做好朱德、彭德怀、肖劲光、王若飞等四普革命旧址材料准备工作。4.认真落实《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巡查管理办法》,制定了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景区监控实现了全面覆盖;加强文物保护、文物普法、文物巡查工作。日常检查60余次,开展月度巡查11次,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8次,开展游客分流疏散演练、防火演练3次;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及培训6次,与秋林镇派出所合作建立了警务室,警务室内配备了相关防爆器材。兼职“秋林义警”2人。为广大游客的安全参观做好充分保障。5.秋林抗战纪念地于国庆、春节期间开展多项惠民活动,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广受游客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还需完善,旅游景区片区尚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带动能力弱。“旅游+”、“+旅游”等业态不够丰富,文化创意研发、旅游休闲体验等产品开发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需求.2、以文塑旅方面挖掘不够,对抗战精神文化表达不充分文化旅游业态培育不足,本土特色文化体验感不强。文化挖掘处于文字收集整理阶段,文化创意对旅游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还不强,沉浸式、互动式演艺、展览、娱乐等业态发展不足,壶口斗鼓、陕北秧歌、月寸折子鼓等民俗文化表演内涵挖掘不够深、游客体验感不强。3、工作人员不足,景区职能得不到充分展现。(二)整改措施1、加强项目建设:秋林抗战纪念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二期陈列布展项目、警备司令部秋林旧址文物维修项目。2、加大对周边文化的开发力度,以文塑旅,增强景区的文化内涵。3、进一步做好讲解员招募和培训,同时制作电子讲解视频,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陈列展陈工作保证陈列馆展陈内容主题突出、立意鲜明,体系完整,具备完整的陈列展览方案,我们的展示方式多样、新颖,有有展板(墙)、展柜(台)两类展陈方式。在本年度开展计划性强,规模适当的临时展览2个,每个展览展期不少于20天,提升景区对历史文化的宣传能力。继续按照《陕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的通知》陕财办教〔2022〕90号文件精神,使用好补助资金。报请县主管部门,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全年免费开放天数应在300天以上,同时形成开放天数、参观人数统计表。(二)科学研究提升旅游品质1.科学研究业务培训:秋林抗战纪念地人员应定期参与与文物科研有关的业务培训,学习与文物相关知识,提升知识储备。2.科研成果:本年度秋林抗战纪念地需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承担各级科研课题一次,同时举办学术会议、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一次。3.建设高质量旅游景区:加快秋林抗战纪念地景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策划,建成投用秋林抗战纪念地基础设施、完成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陈列馆二期布展。4.开发多业态旅游资源:加大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统筹推进“五大片区”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5.发展高水平旅游市场:支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开展非遗展演、民俗演艺、手工制作等经营活动,增强旅游市场促消费、扩投资能力。6.打造高品位旅游环境: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策划举办系列文旅宣传活动,持续提升旅游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三)做好社会教育1.青少年教育:秋林抗战纪念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有详实的活动计划,在景区范围内有活动场所及配合教育活动的教材教具。2.公众教育服务:通过“流动博物馆”等方式送展览下基层,通过开展四进活动实施公众教育服务,景区内参观人员应覆盖不同年龄结构、职业分类、教育层次。3.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志愿者队伍,通过招募、培训和激励,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参与到景区的各项活动和服务中。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四)推进文化传播1.文创产品:致力文创产品的研究,文创产品体现鲜明的抗战文化创意特色,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工艺精良,符合公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使用习惯,力争创收。2.馆际交流:参与、举办馆际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革命旧址文化互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际行动,增强抗战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3.媒体推广:在本单位官网对陈列馆的展览藏品进行推广,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保障单位宣传力度,发布景区的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吸引更多游客和参观者。(五)优化服务设施1.体验舒适:保障游客排队进馆秩序维护合理,环境整洁,参观通道畅通、标识清晰,有应急基础设施,展厅有内容介绍,供观众取阅。物品存放、卫生间等基本服务项目及设施齐备完好,使用便利。2.参观便捷:进馆、取票、安检流程便捷,网络、团体预约便捷,有详尽的团队预约信息。3.讲解导览:讲解队伍健全,设施完善。在新的一年设置景区内部导览介绍资料设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3月28日被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市少工委评为延安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月25日被山西大学授牌“山西大学秋林旧址研学基地”。12月13日被宜川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予“弘扬延安精神宣传示范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