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财政局信息技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财政业务管理,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助力财政事业发展。财政系统网络建设及网络发展规划制定,构建网络安全方案及资源共享·市财政局网站信息搜集,内容更新及网络设备、软件日常维护和管理·网络故障的技术支持与维修,计算机网络资源整理归集·承担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任务、计算机技术普及和登记达标考试工作·区县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业务指导,财政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1号财税大厦30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李磊 | |
开办资金 | 458.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9.37万元 | 32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财政局信息技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财政信息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1.财政云运维服务保障有力中心承担着全市财政云系统及用户权限设置、Ukey制作分配、网络保障等工作,2023年以来,实施财政云ukey管理工作下放至各区县财政,解决了区县预算单位办理ukey难、多跑路的问题。市本级全年办理人员、印章、银行等变更290笔;市本级uk人员权限变更1900余次;大量基础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财政云系统在我市稳定运行和各预算单位的高效应用。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配合省财政厅和局推广办,全面完善优化财政云一体化系统,深入融合全市个性化财政业务,加快资产、债务、非税业务衔接应用,建设覆盖全市财政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控制平台,推动财政管理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完善财政云系统管理相关业务流程,配合相关科室完成新模块上线的培训及应用等工作,全面提升全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2.财政支农惠农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铜川乡镇财政支农惠农服务与监管平台已上线运行。该平台以财政支农惠农服务和资金资产监管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赋能作用,整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各类主体产权、财政补贴资金、农村金融服务等涉农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BI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集农村资产监管、经营主体服务、信贷供需对接、金融风险分担、信用信息共享、财政资金监管等全要素、多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中心负责对办公平台、支农惠农服务与监管平台等业务系统定期做好系统升级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3.财政智能办公平台助力机关作风效能大提升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办公效能,强化作风建设,我们不断升级完善内部办公平台。截至目前,今年平台办文总量达到8560件。年均办文量13000余件,日均达到50余件。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财政干部实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移动办公方式。全年处理办公系统相关问题306次,处理局内办公设备问题5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办公平台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效率。4.财政网络安全与业务运行监测平台建设情况为切实提升中心对网络安全和业务运行方面的监测预警水平,启动建设了铜川网络安全与业务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对财政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全面进行实施监测预警,目前平台已基本开发完成,进入调试阶段,平台上线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局网络安全和系统运行的监测防护能力。5.信息化日常运维保障有力今年以来,面对局内硬件设备老旧加之国产化替代进入关键期这一特点,中心提早谋划、主动靠前,一是解决局内及各预算单位网络及各类软硬件服务类问题500余起,其中预算单位网络问题20起,有效的解决了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的突发问题,保障了各科室业务的顺利运行;对13年14年办公电脑进行升级替换,对副二楼网络线缆进行升级替换,对局内无线网络升级改造,对内网服务器端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11次;二是加强机房和线路维护,处理机房网络、设备问题总计15次,并对机房升级环境监测设备其中包括:烟雾感应器、水侵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升级改造,大大提高机房的环境安全;三是配合各个科室参与培训、考试14批次,总计9天2300多人次;四是全年配合相关科室单位完成视频会议调试工作20余次,有力的保障了各科室线上视频会议及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配合办公室做好我局政务公开和宣传等工作,完成财政网站迁移后的模块升级和内容更新,全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编发信息263篇、拍摄录制各类活动图片视频6次,通过网站、楼层LED屏幕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5次,政务公开的力度和时效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6.网络信息安全不断巩固(1)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财力投入中心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全面提高财政干部网络安全意识,切实防范财政系统网络安全重大风险,堵塞网络安全漏洞,坚决遏制网络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为目的,先后修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以及机房环境、业务系统、网络中断应急预案等多项制度规定,确保财政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工作全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预算保障,在力求实用、节俭的原则上,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硬件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2)开展重要业务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要求,今年11月,我们对财政专网、财政门户网站和智能化办公平台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复测工作。同时,指导各区县财政局持续对财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及安全渗透测试服务,持续预防安全事件,巩固网络安全。(3)加强日常安全监测,严密堵塞漏洞今年来,一是对全市财政系统的内外网互联情况进行专项排查,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实名认证制、IP和MAC地址绑定等策略,将内外网严格物理隔离措施落实到位。二是严格落实终端安全软件部署要求,对已安装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和亚信杀毒软件的364台财政专网计算机进行安全管理。三是实行弱口令清零行动,对财政云系统实行仅限Ukey登录机制,对重要业务系统建立密码复杂度校验和短信验证码登录机制,杜绝使用弱口令,及时关闭、清理了一批僵尸帐户和非必要权限,不断提升系统登录防护机制。四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财政网站、办公平台等业务系统和相关服务器、数据库开展渗透测试和日常安全监测,对排查存在问题及漏洞及时进行修复。五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特别是在国庆及杭州亚运会召开期间,实行7*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仅10月份财政网站、办公平台等重要系统遭受攻击30000余次,均实现有效防护。(4)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培训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和推送。积极组织财政干部参加2023年度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局内利用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财政网站、LED大屏幕、短信推送等多形式、多平台开展网络安全主题宣传,为网络安全周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人防与技防共促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财政云系统运行期间大量基础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财政云系统在我市稳定运行和各预算单位的高效应用;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配合省财政厅和局推广办,全面完善优化财政云一体化系统,深入融合全市个性化财政业务,加快资产、债务、非税业务衔接应用,建设覆盖全市财政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控制平台,推动财政管理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全面提升全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二)在政务公开和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信息化优势,使政务公开的力度和时效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三、存在问题今年以来,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有一定进步,但距离局党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如在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和升级推进进度方面、重要系统的安全防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下一步,信息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对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要求,继续加强理论、专业技能和业务政策的学习力度,以学习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开拓创新,确保财政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信息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对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创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二是持续做好对财政重要业务系统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堵塞漏洞,保障各类业务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三是进一步提升财政系统软硬件的国产化替换和适配升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