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

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18 10:35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建业大道与长兴路交汇处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徐江
开办资金 1135.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5.31万元 1003.3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以党建发展为引领,推进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3年是政治大年,学校教育严格贯彻当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政治建设根基。本学年党建办严格以“领导干部带头学”、“各党小组研讨学”、“全体教师自主学”、“思政课堂融入学”、“宣传宣讲广泛学”、“全体学生集中学”六种方式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坚持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惩处“五个并重”的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职责,厉行勤俭节约制度、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组织全体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责任书》,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召开了“榆林高新一中师德师风大整顿专项行动工作安排部署会”,力保全体教师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做师德高尚的一中教师。四是加强学习建设,打造乐学善思的书香校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寒假全员读书活动,撰写了读书心得,并依据方案于本学期开学对读书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最终共收到读书心得171份,读书笔记169份,评选出“最美读书人”27人。(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落实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以德为魂,育人为本。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是以养成教育为特色,打造校园新亮点。为了更好地实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本学期继续实行养成教育“十个一”工程,学生需每日完成一张养成教育“十个一”工程家校督评表。学期末,德育处对七八年级2200余名学生的66000余张素养单进行检查评比,同时将“2211”工程纳入班主任期末绩效考核。由师生共同投票选出高新一中“文明学生”十大品质,并组织学生利用晨会期间进行演讲,激励学生人人成长为文明学生。二是以学生会为平台,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生会出版了五期少年同学报纸,参与值周工作,检查图书角、眼保健操、韵律操、自行车车棚等,通过大大小小活动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三是以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为载体,带动学生素养提升。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我们树立了“五位一体”创文理念,把“领导班子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五大理念与创文相结合。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468”模式,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责任制,制定创建目标分解指标,明确任务,切实施行。(三)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推进核心素养落地我校以“聚焦课标改革、实现课堂高效、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为主线,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夯实教学常规。结合省市常规管理文件精神,细化了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夯实备讲辅批考评研等日常教学管理,全年开展了2次业务普查和10次业务抽查,召开业务反馈会2次,举办优秀业务展2次。二是强化高效课堂。严格落实学校“7+1”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年度组织同课异构、汇报课、磨研课、赛教课等听评科活动400余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规范晨读管理。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教务处重点对晨读进行严抓严管,组织班主任、备课组长开展晨读大检查5次,加大对教学常规管理和专项管理督查力度。四是改革作业管理。全面取消手抄作业和教辅资料,以导学案和发展性作业为基础,试行开展前置性作业,实现作业布置“三层”、作业管理“三限”、作业批改“三有”的作业管理模式。五是改革课后服务。进一步优化“5+3+2”课后服务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开展课后全员读书活动,开展课后服务在线咨询答疑,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六是开展推门听课。组织开展了由校长及中层领导采取随机进班、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听评课的教研活动,助力教师成长,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四)以队伍素养为导向,建设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团队我校以“重师德正师风、重业务促提升、重引领促成长”为主线,引导教师勤学习,常磨砺,重研究,能创新。一是在集体备课中加强常规管理。本学年,在常规集体备课基础上,新加了间周读书分享环节,更新了集体备课考核制度,细化了集体备课的流程环节,每周查集体备课34次,共计490次。二是在培训学习中深化教学改革。本学期共组织教师开学前线下集中培训3天,全体教师参加“人教版教材”云培训2期,参加“陕西省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能力提高”培训活动3次,并按要求完成上传了实践作业。三是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施教能力。举办教师梯队建设之“青蓝工程”青方汇报课、验收课活动,采用领导包抓,师傅具体指导,全组人员打分、听评课等方式,切实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力争1年成为合格教师。四是在校本教研中促进专业发展。落实人人参与教学研究,本学期我校通过省级规划课题3个,市级信息化课题6个,校级课题立项31个,认定榆林市中小学教师2023-2024学年度校本研修22个,组织25名教师进行校级区能手入围赛选拔1次;配合区教育局组织区级市能手选拔赛1次、语文主题大赛1次;组织13名教师参加区能手比赛,成绩优异。(五)以安全底线为保障,营造良好健康校园环境以“后勒不后,服务为本,开拓创新,勤俭节约”为宗旨,加强后勤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做好后勤保障。一是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本学年进行7次对校园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6次消防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用电、用水、防汛、避雷及具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及时对学校用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二是财务工作力求规范。坚决执行年初预算、厉行节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实行采购“三比”“三审一验”的原则,使采购过程中的决策、价格监督、质量检验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学校财务收支管理,做到财务公开、透明。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学校秉承“服务好每一个家庭、发展好每一个孩子、成就好每一个教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教育目标,以“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国内知名”为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了“12345678”的发展理念,“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业管理“三三”模式和德育管理“六四”模式,确定了特色引领“1+X”学生星级评价体系和学生养成教育“十个一”工程。一年来,学校荣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u15)女子组决赛道德风尚奖”、“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u15)女子组总决赛亚军”、“第八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团体第一名”、“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一等奖”,教师获奖230余人次。2023届中考,2023年毕业生950人,年级平均成绩737分,840分以上2人,800分以上193人,上线率高达94%。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一是新课程改革教学推进缓慢,少数教师学习不够深入,研究不深不透。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强区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随着办学规模已达到最大限度,师资短缺问题突出。三是“双减”政策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课后服务实效,提升课程领导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质”的教育理想仍在路上。四是校舍资源短缺、信息化设备落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校舍严重不足,功能部室不全,各种设施设备严重老化,信息技术装备滞后,智慧校园建设和人工智能助推学校现代化难以推进。四、整改措施一是教研提升工程。深入推进“7+1”教学模式和“六四”德育模式,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以教科研提升教师能力,实现教师在教学任务上从教书向教书育人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注重教法向教法与学法指导同步转变.二是内涵发展工程。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因校制宜,进一步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凝练特色,努力构建德育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打造高新一中教育品牌。三是优化环境工程。维修尚美楼和校园卫生间,更换教室护眼灯和学校电动大门,改造提升学校网络实施设备,提升学校信息化装备水平,建设教师阅览室,不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突出一个中心:以质量为中心一是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和研学志愿服务,优化第三课堂。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聚焦单元主题、跨学科学习,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双减”下“双增”目标,努力打造学校高质量课堂。三是全力做好中考工作。周密制定毕业年级教学计划,精细筹划每一天,抓实备考各个环节,夯实学生基础,打好中考战役,确保2024年中考稳中有进。(二)着力打造两支队伍: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狠抓教师业务提高。开展教师培训交流、论坛研讨、名师引领、观摩示范、同课异构、青蓝结对等活动。三是优化教学科研工作。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研成果评选评价活动,努力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四是建立学校教师荣誉体系。评选校级“功勋教师”“育人楷模”“道德模范”“首席班主任”等。(三)继续夯实三项管理:巡课、值周、考核建立以党建引领,全员参与的现代管理机制,召开教代会,优化各类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以提高学校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扎实推进学校巡课、值周工作,细化学校各类考核办法,以规范精细化的制度措施,提升学校现代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9月荣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10月荣获“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u15)女子组决赛道德风尚奖”;2023年10月荣获“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u15)女子组总决赛亚军”;2023年年10月荣获“第八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团体第一名”;2023年11月荣获“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