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川县>
宜川县蒲剧团
宜川县蒲剧团
发布时间:
2024-03-18 10:12
单位名称
宜川县蒲剧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创作、演出优秀节目,为观众服务。创作和发展蒲剧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演出,培养戏剧、歌舞、现代剧人才。
住所
宜川县文体活动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赵五平
开办资金
45.6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万元
5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1.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今年开展业务工作以来,蒲剧团全体职工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宜川县蒲剧团在县文化广场进行2023年宜川春节戏曲公演,演出传统古典剧目和蒲剧现代戏11场,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中旬起,蒲剧团按照年初联系好的演出台口顺序,根据上级部门惠民演出要求,深入农村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吃苦耐劳,克服严寒酷暑,无论演出环境如何,都尽自己最大努力,用心演好每一场戏。惠民演出队深入我县交里乡孟长镇村,秋林镇赤塬村、上葫芦村、高树村,壶口镇高柏村,英旺乡下里塬村,集义镇石台寺村等14个乡村,惠民演出150场,惠及群众3万多人。此次文化惠民演出剧目有蒲剧古典戏《穆柯寨》、《薛刚反唐》、《关公斩子》,现代戏《天伦》、《情与法》,蒲剧小戏《低保风波》、《高价彩礼》、《特别寿礼》等剧目,观众反映现代戏贴近生活,深得老百姓喜爱。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获得基层群众高度评价,都希望能多演几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2.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惠民演出期间,演员在演出之余,组织乡村爱好文艺表演者指导秧歌表演,具体示范秧歌表演动作和表演神态,编排演出队形变化形式,结合音乐伴奏进行秧歌表演。为爱好文艺的村民提供表演舞台,鼓励群众充分利用乡村舞台,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广场和乡村剧场真正发挥作用。3.胸鼓表演队参加各项文化活动。2023年6月8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六届非遗传承展示活动在安康举办,宜川县蒲剧团胸鼓表演队代表省级非遗宜川胸鼓参演,演出效果反响良好。2023年6月21日,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组在金延安录制节目,宜川胸鼓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参加节目录制,表演队的每一名队员认真对待演出,投入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节目录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蒲剧团送戏下文化惠民演出,到达每一个演出地点均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文艺演出得到观众高度评价,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受益群众达到3万余人,有助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对非物质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各个乡村内有许多爱好文艺的村民,我们演员在演出之余,和这些群众一起登台表演,更好地利用了农村舞台开展村民文化活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目前,受新文娱载体冲击,戏曲演出市场逐渐萧条,戏曲观众较之前明显减少。随着剧团人员退休,无后继人员,演出人才青黄不接,一些门类行当已经出现断档,排戏、演出等正常业务工作开展艰难。蒲剧团灯光音响服装等演出设备陈旧不堪,直接影响演出效果。演出过程中,还存在些小问题,比如演职人员配合不够紧密,舞美呈现上不够完美,灯光变换不够及时准确,演员表演情感不够饱满、走位不准,伴奏音乐没有拿捏准等问题。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开展覆盖面还不够,传统文化蒲剧艺术传承和发展力度应大力推进。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措施:一是招收戏曲演员,补充演出队伍。二是举办一些戏迷群众参与的戏曲文化演出活动,传扬戏曲传统文化。三是争取财政支持资金,添置更新演出设备。四是加强业务训练,提升演员演艺技能。下一步工作中,蒲剧团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演艺团体优势,为群众文化工作做贡献。按照文化惠民演出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当地群众文娱生活情况,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完成150场送戏下乡演出任务场次。完善单位管理制度,健全剧团各项制度,全面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打造良好的团队精神面貌,培养一支优秀的蒲剧专业演艺团队,积极开展惠民演出活动,传承发展蒲剧艺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