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研究所(渭南葡萄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葡萄种植新技术,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发展。葡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研发、试验、示范、推广,指导培训全区葡萄生产,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和效益。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北街2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录俊 | |
开办资金 | 26.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69万元 | 62.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采用“六位一体”科技服务模式,高效、快捷的为全区葡萄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不断提高葡萄产业整体管理水平。1、撰写科技论文与实用技术资料今年,围绕渭南葡萄产业和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撰写科研论文2篇,分别为《‘蜜光’葡萄在陕西渭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技术》、《2个鲜食葡萄品种在陕西渭南的引种表现》。先后主持编写《春季萌芽前后葡萄园管理》、《葡萄园应对夏季高温的管理技术要点》、《葡萄园预防大风降温及早霜冻技术措施》等技术资料并印发果农。2、邀请专家结合农时适时举办各类科技培训会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我单位联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教授、房玉林教授、徐炎教授、张剑侠教授、张宗勤研究员等国内知名葡萄专家开展了“葡萄春季萌芽前后管理技术”、“阳光玫瑰开花前后管理技术”、“阳光玫瑰规划建园与优质栽培关键技术”、“渭南葡萄育种与抗逆栽培技术”、“鲜食葡萄主要品种在渭南的引种表现及评价”等技术培训会15场次,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全年线下共培训农户达1000余人次,线上点击量超过20万次;2022年还录制了《葡萄周年管理栽培技术》系列专题片8期,专题片正在编辑,稍后将在陕西省党员远程教育网播出,结合葡萄生长物候期,定期联系专家主持编写并印发各种技术资料6000余份。3、服务葡萄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或村,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继续按照区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每名技术人员至少抓建1个示范园(点),安排单位全体技术人员抓建了11个葡萄种植企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通过电话指导、实地示范讲解等方式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合计100余次,解决抓建点的葡萄种植技术难题,提高葡萄种植技术水平,尤其是在省力化栽培、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4、完成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和咨询服务全年开展突发自然灾害防御技术集成与应急服务3次,主要是上年连阴雨积水果园春季发生树体黄化问题,6-8月的高温造成的葡萄园果实缺水变软、日灼问题以及10月初早霜冻害预防。及时深入我区下邽、故市、吝店、官邸等地葡萄园查看灾情,了解受灾情况并进行指导;免费为果农编写印发了《葡萄园应对夏季高温的管理技术要点》、《葡萄园预防大风降温及早霜冻技术措施》等技术资料3000余份。(二)新品种引进及重大关键问题技术攻关进展2022年依托单位葡萄种质资源圃建设及新品种展示示范园生产管理为重点,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葡萄新品种引进、杂交及种质资源圃更新换代工作引进鲜食葡萄新品种6个(秋天青脆、水滴紫仙、黑皇、中国红玫瑰、着色香、瑞都红玫);经连续观察前期引进的葡萄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宜陕西栽培的葡萄新品种2个(澳洲无核、巨盛一号)。2022年开展早霞玫瑰(♀)×阳光玫瑰(♂)、紫甜无核(♀)×阳光玫瑰(♂)、蓝宝石(♀)×玫瑰香(♂)、摩尔多瓦(♀)×阳光玫瑰(♂)、阳光玫瑰(♀)×红地球(♂)等杂交育种组合15个,获得杂交种子4000余粒;播种2021年杂交种,获得杂交苗2000余株;对之前杂种苗继续观察筛选出3个杂交优系;对2017-2019年杂交种中筛选出的优8个系进行嫁接,继续观察品种表现。2、开展葡萄花果管理及品质提升试验一是针对魏克、妮娜皇后、克伦生等在渭南难着色的品种,采用环割(环剥)、铺设反光膜、成熟期控水、增施钾肥等技术措施,研究不同措施对难着色品种的着色效果,初步确定环割(环剥)、成熟期控水对促进着色有明显效果。二是与体系岗位科学家房玉林老师合作对妮娜皇后、新郁、阳光玫瑰联合开展研究夜间不同颜色灯光对葡萄着色、香味、含糖量等果实品质提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妮娜皇后在红蓝光夜间补光后着色效果最好。三是主要开展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综合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黑色果袋或深绿色果袋的阳光玫瑰果粉相对减少,果面光洁度好于其他颜色果袋,采用白袋或三色袋的果实表面果锈较重。四是在葡萄成熟转色期行间用简易避雨棚+地面铺设废旧农膜铺设可以有效预防裂果。3、开展水肥一体化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开展了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提出在秋季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全程依据葡萄生长的物候期,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不同配方的水溶性肥料,全年8-10次,每次亩施肥数量为3---5公斤,间隔期10-20天,平均较传统施肥方式减少化肥用量30%以上。集成运用简易避雨栽培模式、生物农药、粘虫板、杀虫灯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同时精准选用优质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达到化学农药减施50%以上,最终达到控药降残安全生产的目的。4、继续开展不同品种更新高接阳光玫瑰的结果表现将火焰无核、甬优一号、户太八号、金手指、辽峰、夏黑等品种通过更新嫁接阳光玫瑰,继续调查不同品种嫁接阳光玫瑰的生长势及果实品质,通过挂果后连续2年观察记录,结果表明户太八号、辽峰、甬优一号嫁接阳光玫瑰的长势弱,易发黄,单粒小,易产生大小粒,商品率低;火焰无核、夏黑、金手指嫁接阳光玫瑰的生长势较强,单粒大,无大小粒,商品率较高。5、开展简易避雨设施材料和结构改良试验在现有避雨栽培设施的结构基础上,将单行避雨棚两端棚膜固定方法由收缩后直接固定改进为用竹片卷起后绑缚,提高了通风效果;二是将竹片材料改进为塑钢或钢管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抗风能力,并在大荔、华阴、潼关等风力较大的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继续进行葡萄贮藏试验研究我所继续采用脉冲渗透式双重杀菌保鲜技术对紫甜无核、紫脆无核、阳光玫瑰等品种进行了贮藏保鲜优化提升试验,并对新引品种、杂交种进行了耐贮性试验。2022年共计贮藏葡萄400余筐2400余斤,逐步探索适宜我区不同品种葡萄贮藏经验,为今后葡萄能够长期贮藏,缓解我区葡萄集中成熟上市造成的销售压力、延长产品供应周期提供技术支撑。(三)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省市葡萄产业相关项目,确保我单位各项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时刻关注中省市相关部门、行业项目信息,随时掌握各相关部门、行业的项目设置情况,作为主持单位,申报了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葡萄新优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渭南鲜食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项目;重点实施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优质高效葡萄新品种筛选及新种质创制》、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葡萄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待验收2021年申报实施的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渭南鲜食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四)接待观摩、调研活动在单位葡萄种植资源圃先后开展了阳光玫瑰葡萄新建园及灾后管理现场培训会、“春耕助农”行动”现场观摩会、渭南市引才引智业务培训暨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葡萄夏季综合管理技术培训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进行葡萄新品种校外实训现场会、鲜食葡萄新品种品鉴会、葡萄成熟前管理现场技培训会等大中型观摩、调研活动10次;周边果农自发来资源圃参观、学习和品鉴葡萄新品种30余次,全年累计观摩超5000人次。二、成果推广2022年,依托我所承担建设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在渭南市临渭区、蒲城、富平、合阳及西安、咸阳等地推广我所筛选出的适栽品种4个合计40000余亩,分别为:阳光玫瑰30000余亩、紫甜无核3000余亩、澳洲无核5000余亩、中国红玫瑰4000余亩。结合陕西地区气候特点及存在问题,主要推广了简易避雨栽培、简约化冬剪、简约化叶幕修剪、宜机化、化肥农药双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葡萄栽培关键技术,推广面积超5万亩。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论文撰写须更加重视质量,继续多出精品。中文核心期刊数量还不够多,论文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2、科研课题的申报较多,成功较少,尤其缺少纵向高级别课题。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暴露出部分成员申报积极性不高、前期研究基础薄弱、对学术前沿的把握能力不足、拓展横向项目资源进度迟缓等诸多问题。3、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工作还不熟悉,对体系工作把握不到位。(二)整改措施:1、以申报高级别课题(项目)为重点,组建科研攻关团队,瞄准学术前沿,整合团队力量,占领学术前沿阵地。2、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导向功能,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出优秀作品,出精品力作。3、继续加强与体系岗位科学家合作力度,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技术和我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全面做好各项工作:1、以民为本,加强培训和讲座2、继续抓建包联葡萄示范园3、继续完成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试验站任务4、继续引进葡萄新优品种5、继续开展杂交育种6、积极申报和争取省市农业、果业、科技等项目,确保各项研发工作顺利开展。7、积极配合区上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品牌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我区的葡萄产业和葡萄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优质高效绿色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鲜食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王录俊和王金锋被陕西省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王金锋被临渭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