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

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40
单位名称 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提升公安监管民警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教育管理能力,规范执法水平,增强监管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开展公安监所管理局及各地公安监管部门相关培训任务,以及实地教学、教育培训理论研究。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昌汉界村
法定代表人 张宇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自筹
举办单位 榆林市公安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5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充分发挥了培训教育基地作用。主要工作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内容,扎实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激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对党忠诚是公安机关的政治灵魂,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2023榆林基地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民辅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同时积极加强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员民辅警先锋堡垒作用,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始终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三会一课及各项党建活动,邀请退休公安监管民警走进基地,传承和引领党员同志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筑牢政治忠诚。(二)加强监管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2023年,按照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和陕西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关于公安监管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榆林基地把监管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成立全国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公安监管部门的民辅警教育培训,努力争取将教育培训范围延伸到基层每一名监管民辅警,并把监管民辅警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成绩和纪律作风表现等记入民警的教育培训档案,不断促进监管民警增强参加教育培训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训期间积极引导监管民警带着问题参加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研究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寻求用新理论,新知识破解难题的途经和办法,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统一。(三)丰富监管教育培训工作内容。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决定公安监管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榆林基地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训的原则,紧紧围绕当前公安监管工作的重点和监管民警履行职责的需要,把推动公安监管事业科学发展任务作为主要内容,把广大监管民警在监管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把研究和解决监管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着力引导广大监管民警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着力提高广大监管民警推进公安监管事业发展的本领。(四)拓展监管教育培训工作的形式。2023年,榆林基地为发挥好监管民警实战训练基地的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建立创新培训制度,由监管部门业务骨干现身说法,传授工作经验和做法,同时倡导监管民辅警座谈交流,相互进行业务探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期间积极与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对全市民辅警进行脱产集中轮训。并充分考虑监管部门警力不足的实际,积极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教育培训方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为加强监管民警的实战训练,提高监管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榆林基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心安排培训资源,辛勤工作,2023年,全国公安监管民警实战训练榆林基地协助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举办十二期培训任务,自主承办十期,共计二十二期,全年累计培训民辅警1900余人次。主要包括全市交警中队长业务提升技能培训班、全省技侦民警情报专项工作培训班、交警支队新进岗位业务培训班、全市公安机关政治轮训班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榆阳公安文秘业务培训班、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全市公安监管民辅警实战练兵培训班、全省公安监管民警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全市公安交警政务工作培训班、榆林市公安局辅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第二期、全市公安信访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等。2023年榆林基地坚持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治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管理,主动地改革创新,积极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切实增强监管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针对不同的监管民警、不同的班次,精心设置,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同时,加强教学互动,让监管民警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监管民警的特点,采取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期间,榆林基地利用空闲时间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为监管民辅警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基地全体工作人员都能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完成日常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基地安排的各类学习训练活动,圆满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但还存在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缺乏主动和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客观方面受基地场地和硬件设施局限,部分警体警技无法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四、整改措施一是着力培养公安监管工作人才。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在监管工作中注重业务尖子的培养,通过岗位培养、交流学习、上讲台锻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担任监管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的兼职教师,全面挖掘我市公安监管系统人力资源,建立榆林基地教官库,积极培养行业内教官团队。二是加强基础训练设施建设。为了高质量服务好、保障好、完成好培训工作任务,2024年基地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增设图书馆、擒拿格斗训练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资源供给服务。三是加强监管民警教育培训的课程建设。认真总结公安监管工作的新规律,形成理论成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精心制定监管民警的教育培训课程,使各类课程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发挥积极作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严格落实学员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做好授课内容审查和课件调整,对学员反映一般的课程,及时调整,确保培训课程质量高、效果好,符合学员需求。三是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培养校内专业授课人才,开发符合我市公安工作实际的教学课件,强化我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