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渭华起义纪念馆)

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渭华起义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19
单位名称 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渭华起义纪念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渭华起义历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纪念塔内部综合管理;历史资料保管和征集、文物保护、对外宣传等工作。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堡行政村
法定代表人 曹宁
开办资金 15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25.26万元 2717.21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积极争资引项。一是积极筹措基本陈列改陈布展工作,改陈布展方案已得到中宣部批复,现正向省文物局申报专项资金支持。二是积极联系省文保院制定砖铺字标语修缮方案与项目计划书,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修复立项。三是完成郭家庄小庙、三教堂、渭华起义旧址安防项目申报工作。四是完成渭华起义旧址陈列布展大纲编写工作,已进入逐级申报审核阶段。(二)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转变提升干部工作作风。一是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活动,围绕12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对照检查,经查共发现4大类12项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实质,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健全管理制度。目前所有自查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开展干部职工、讲解员业务培训,组织讲解员和干部职工赴延安革命纪念地开展馆际交流,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与讲解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加大对年轻优秀干部培养力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担当精神,为优化干部队伍注入新活力。四是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切实保障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三)红色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利用“红色基因库”等红色资源。将渭华起义的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革命人物、革命斗争史以及背后故事等进行采集、整理和标注,有效整合地方党史资源,丰富党性教育内涵,大力推进与陕西文化数据库关联进程,为弘扬革命文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展中小学生系列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同时深入学校宣讲渭华起义革命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全年共接待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三是与市委党校、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区委党校合作,开发了《前进的旗帜坚定的信仰》《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宁景愈》等精品课程。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全年共接待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员5.1万人次。四是深化“大思政课”实践教育,与空军军医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共建共育活动,赴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红色革命精神主题宣讲,全年共接待各大高校1.3万人次。五是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渭华起义革命斗争史,修订讲解词,做到客观公正评价历史,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六是扩大红色教育受众面,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生、部队等群体的基础上,扩展到民族宗教与无党派进步人士,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开展讲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年共接待民族宗教、民主党派、无党派等群体800余人次。(四)文物保护利用稳步推进。一是开展革命文物保护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抢救整理80年代渭华起义座谈会和走访亲历者音频及影像资料,完成了数字化转化,分类管理,永久保存。三是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高塘会馆四有档案编制、上报工作,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四是完成药王洞、郭家庄小庙、钟师统故居、潘自力故居的展陈验收工作。五是健全文物库房藏品管理制度,完成176组馆藏文物分类资料整理,建立完备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名录档案。(五)史实资料广泛征集。一是与志丹烈士陵园、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挖掘渭华起义领导人刘志丹、王泰吉、许权中等革命烈士相关资料,补充更新现有史实资料。二是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及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今年先后走访了陈祖舜、李自治、潘自力、廉益民等5名革命后裔。三是多渠道开展渭华起义相关史料征集工作,征集了李自治参加七里寺支部革命活动、宋生辉烈士遗像等10余份珍贵资料。(六)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规范接待流程,制定并宣讲文明公约与安全公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在清明节、渭华起义纪念日、七一、国家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纪念活动,提供设施设备和服务,增强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三是筹备成立渭华起义博物馆理事会,提升纪念场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完善《讲解员管理考核办法》,规范讲解员管理,实行学习培训、业务考核制度化,加强日常基本功训练,不断提升讲解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七)坚定不移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重新修订《渭华起义纪念地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防范措施,规范处理流程,提高突发事件应对专业化能力,共组织开展业务和安全培训5次以及应急实战演练4次。二是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完善技防、安防设施设备。三是强化值班值守。坚持领导代班双岗制度,实行值班巡逻巡查双管控,重点加强夜间安全值班和巡逻管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四是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和周边镇村联系对接,走访排查矛盾风险点,提前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一切不安定和不安全因素,确保纪念地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物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八)重大纪念活动圆满完成。纪念地领导班子对承担任务全面梳理,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渭华起义95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渭华起义9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1组实施细则》,分组分区域,逐项逐人分解任务。全体干部职工均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认真真梳理问题,扎扎实实落实整改,紧盯问题,解决问题,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渭华起义95周年纪念活动工作任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景区周边的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经济收入,为华州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加和需求的变化,部分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升级,与新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二是讲解员队伍不稳定。人员结构逐步向高学历、年轻化发展,讲解人员流动大,更迭过频过快,优秀讲解员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在文旅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文创产品文化元素注入不够,缺乏精品示范带动,文化特征不显著,旅游购物文化体验性不足。四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饱满,应急处突能力不够强,攻坚克难精神动力不够大,破解难题方法不够多,信息化水平落后,文字处理能力成为短板。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扩充专业人才,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研学教育等红色教育,深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队伍管理模式,严格绩效考核,激发干部队伍的内在活力。(二)强化讲解队伍管理,加强讲解业务培训,提升讲解水平,讲好渭华起义红色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三)加大课程研究研发。研发高质量现场教学课及研学课程,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教育成果,丰富红色教育内涵。(四)积极推进渭华起义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拓展引导力和展览力,增强历史感、参与感、时代感,厚植爱国情怀,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五)利用渭华起义红色资源,加大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深入挖掘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建设好大思政课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教育功能,夯实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