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15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修研究渭南市华州区方志及地情资料;指导专业志、部门志、重点乡镇志及村志的编纂工作。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子仪东路政务大楼内
法定代表人 殷小明
开办资金 77.0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8万元 5.57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扎实完成《华州年鉴》《渭南年鉴》年度编纂任务和旧志校注工作。一是扎实做好2023年年鉴编辑等工作。2月份以区“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华州年鉴(2023)编纂工作的通知》,将年鉴资料征集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及各部门,明确年鉴稿件征收任务清单和责任联系人。二是有序推进《渭南年鉴》华州部分资料报送工作。按照市地方志办公室安排,已经对《渭南年鉴》华州部分资料完成了收集、整理、编写等工作,如期上报市地方志办公室,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三是认真做好2021年、2022年年鉴校稿编审工作。认真梳理上年遗留工作任务,思想高度重视,积极联系三秦出版社扎实做好2021年、2022年华州年鉴校稿、编审等工作,出版社对稿件已经校对完成,针对样书我们进行了多次校对,力争近期高质量出版2021年、2022年年鉴,确保圆满完成年鉴出版任务。四是认真开展《华州乡土志》旧志校注工作。《华州乡土志》为华州明清民国旧志书中最后一部未校注的旧志,将其整理校注,能为第三轮修志提供珍贵资料,对当前我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有借鉴意义。3月份我们选聘地方志专家进行校注,该志书原文5万余字,校注后共14万字,8月份初步校注已经完成,现正在进行第二次校勘,此书校注后,华州区现存的所有旧志将全部校注整理完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建设华州区方志馆。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打造公众读史用志、了解区情的直接窗口,我们积极联系区图书馆,于6月15日选用地方文献室建设渭南市华州区方志馆,已经挂牌、张贴华州区志书简介和“存史、资政、育人”标语,收集整理华州和全市、全省以及全国各地地方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籍(本次送志书年鉴171本)300余本,丰富地方志资料和藏品,确保方志馆建设高质量完成。二是不断做好读志用志活动。积极开展志书“七进”活动,向华州区档案馆、自然资源局、金堆镇金新社区村史馆、柳枝镇张桥村史馆、区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赠送《华县志》《华县志(1990—2005)》、明《华州志校注》、清《续华州志校注》《再续华州志校注》《三续华州志校注》、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校注》和华州年鉴、《话说华州》100余本;为区接待中心提供华州历史名人21名,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读志用志服务10余次;积极和广东省东莞市志办、浙江省宁波市觐州区志办、银川市志办、韩城市志办进行年鉴、志书交流,互赠志书年鉴,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州、展现华州。联合区纪委监委积极挖掘10名华州籍或在华州任职的古代历史人物廉洁事迹和廉政文化资源,于5月30日起在区纪委监委“华州清风”微信公众号予以刊登,同时公安华州分局6月19日起也在“华州警讯”微信公众号刊登转载,弘扬他们“清、正、廉、勤”精神,以此助推清廉华州建设深入开展。三是积极举办华州区地方志工作40年成果展。今年10月是渭南市华州区地方志机构成立40周年,我们制作展板、宣传彩页、横幅等,10月下旬在区政务中心-1楼、12月4日在区政务中心广场进行展示,展现了40年来华州区地方志工作者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责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展示了华州区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挥志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志书年鉴的交流范围还不够广,方式不够丰富,仅限于邮寄志书进行交流;三是撰稿人队伍不够稳定,大多数单位撰稿人流动性大,部分单位对地方志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四是年鉴经费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成为制约和阻碍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最严重的瓶颈。(二)改进措施:一是增加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平台和机会,建立省内、市内地方志各部门之间的观摩交流机制,以提高修志人员在社会历史、志鉴编纂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二是加强方志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地情资料室或方志馆,扩大方志的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深钻细研精编,扎实做好《华州年鉴(2023)》和《华州乡土志》旧志校注修改、校对,认真做好《华州年鉴(2024)》文件发放、资料收集、编辑、修改、校对等工作,高质量出版《华州年鉴(2023)》、《华州乡土志》旧志校注和《华州年鉴(2024)》。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筹备好《华州区志》编纂工作,起草下发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编委会成员、编纂人员等,积极召开动员大会,确保修志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继续做好志鉴“七进”活动,联系相关单位建设“方志角”,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宣传,扩大地方志工作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