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渭南市华州区郑桓公陵园保护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渭南市华州区郑桓公陵园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15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渭南市华州区郑桓公陵园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文物保护和管理提供服务。文物普查和文物档案资料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文物项目的立项、方案的编制和保护维修;文物库房安全保卫,文物古建及田野文物巡查,配合有关部门对文物案件进行查处,征集社会流散文物。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新华东路文庙
法定代表人 李秉鑫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万元 35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渭南市华州区郑桓公陵园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中国文物报》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章,并做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的学习,全体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明显增强,为单位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证。同时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增强凝聚力,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显现。2、积极与省局、市局对接,完成了文物库房提升改造,优化了库房环境,做到科学管理馆藏文物。同时,完成文庙前院道路硬化工程。3、完成文物库房提升改造项目。因文物库房无恒温恒湿设备,陶器剥落铜器锈蚀严重,加之技防设施陈旧监控无法正常运行,经与省文保院沟通,对我区的文物库房进行提升改造,该项目已完工。取得的社会效益划分文物点片区,并责任到人。整理全区41处国保、省保、区保及一般文物点的详细资料及负责各文物点的群众文保员资料,将文物点划分为东片、西片及塬区,并分配到人,夯实了全区文物点的安全保护责任。配合做好郑氏祭祖活动。与郑桓公文史研究会商议,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及2023年祭祖大典相关事项。配合省公安厅刑侦局完成我单位2020年华州区公安局移交的108件涉案文物三维光谱影像数据采集工作。参加渭南市博物馆组织的国保省保单位记录档案建档工作培训班,并按培训要求重新做好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共10处省保单位的四有记录档案的建档工作。5、为加强区域内文物安全,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度,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来临之际,加强对各寺庙、文物古建单位的检查及田野文物巡查工作,要求各寺庙、文物古建单位周边严禁堆放麦剁及易燃物,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限期整改,确保各寺庙、文物古建单位的安全。同时做好宁山寺庙会、十字山天主教庙会等的安全执勤工作。6、做好全区文物古建消防安全工作。安排人员参加全省重点博物馆及文物古建单位消防安全骨干培训班和2023年渭南市文旅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暨安全培训班,提升单位同志消防安全工作水平。7、每月对各文保单位进行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特别加强对各寺庙、文物古建单位的检查巡查力度,严禁各寺庙、文物古建单位周边堆放麦剁及易燃物。针对检查发现的部分寺院灭火器材即将到期情况,督促寺院及时换粉。同时为提升全区文物古建消防安全水平,充实完善了微型消防站的设备配置。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郑桓公陵园无安防设施。2、整改措施:及时与省局进行对接,尽快完成郑桓公陵园安防设施安装。下一步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全区文物安全,督察,检查,巡查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每周一对文物库房及值班室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查看文物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每月不少于一次对各文保单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及现场整改书;每月不少于四次对田野文物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全区的文物安全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文博业务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全年开展文物业务知识培训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学习不少于四次。对寺院僧人及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全面提高全体文物工作者整体理论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3、严明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各项制度,为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4、配合做好潜龙寺文物本体、宁山寺前殿修缮及“三防”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