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14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文化提供服务,开展非遗项目普查挖掘搜集整理及逐级申报,认定公布全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举办非遗展览展演等公益活动。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军民南路77号
法定代表人 梁思娟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28万元 93.28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4月12日-4月15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渭南市华州区委、华州区人民政府承办,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陕西省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非遗产品营销专题培训班”在渭南市华州区正式开班。2.区委常委会通过《关于提请审议招聘培养华州皮影戏和秦腔戏曲专业人才的意见》,加强皮影戏及秦腔戏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动我区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的传承保护。3.华州面花《瑞兔迎春》、华州老腔亮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公益广告《“村”晚》。4.2023年5月,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各国嘉宾们在西安易俗社现场观看华州皮影戏《卖杂货》,体验华州皮影染色技艺,对华州皮影赞不绝口,华州皮影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陕西,皮影戏进一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大型原创多媒体皮影剧《惩恶扬善小哪吒》在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成功首演,该剧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项目和2021年度“陕西省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并受邀参加中国工艺美术馆推出的创新皮影社教活动。7.2023年中秋、国庆节期间,华州区非遗中心精心组织华州皮影、剪纸、竹编、背花鼓等6个非遗项目走进少华山旅游景区,受益群众人数6900余人次。此次活动受到央视《新闻直播间》的宣传报道。8.人民日报、国家乡村振兴局分别对展示古老民间艺术的非凡魅力-华州皮影进行宣传报道;陕西日报发布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华县皮影戏“守”与“传”的思考,对华州皮影戏现状及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让华州的非遗项目活起来,华州非遗取得多项荣誉,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2023年度渭南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华县皮影戏”荣获“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大会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品牌入选案例”;渭南市华州区荣获2023-2025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区称号;面花传承人吝小芳在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总决赛面花制作赛项中荣获三等奖;华州皮影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被评为首批“渭南工匠”;华州区宏权影艺传承发展有限公司、华州区影桥皮影文化园成功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多个省市媒体报道华州非遗文化,华州非遗共发布稿件百余篇宣传稿件,不断提高华州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考核奖惩制度不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考核力度还不够,考核奖惩不及时导致不能有效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改进措施:增强单位党员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责任制的自觉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对外交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利用高端媒体和平台进行非遗宣传,讲好华州故事,扩大非遗影响力。2.积极发展创新皮影、竹编、古法榨油、土蜂蜜等非遗产业,鼓励引导非遗产业创新发展,继续在发展非遗产业上下功夫,让华州非遗产业助力我区经济发展。3.打造非遗工作新亮点。2024年拟开展申报陕西省和中国皮影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持续打造华州皮影这一非遗特色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渭南市华州区荣获陕西省2023—2025年非遗特色示范区荣誉称号。2.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2023年度渭南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单位”。3.“华县皮影戏”荣获“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大会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品牌入选案例”。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