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13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协调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保障服务。研究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的协调、考核、督查、宣传、资料收集报送。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子仪路政务中心三楼327室
法定代表人 王秦锋
开办资金 19.1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渭南市华州区委员会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17万元 9.17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理顺领导机制,扎实安排部署。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20次召开推进会、观摩会等系列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创文工作,出台“关于调整创建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等17份文件,重新调整了我区创建工作指挥体系,组建了9个专项工作组,所有区级领导都参与进来,加强了工作力量,夯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奖惩办法和问责依据,全面启动“六个专项整治”和“六大提升行动”,扎实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任务在一线落实。(二)全面巩固提升,确保创文实效。一是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修补道路4000余平方米,破损花砖500平方米,施划交通标识标线2000余米,施划车位2072处,更新垃圾桶150余套,更换维修路灯260盏,修剪主次干道行道树3000余棵,补栽行道树107棵,完成了古城小区、技术监督局家属楼等12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主体改造。二是环境卫生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精细化作业,特别是对人行道、下水道口、路牙等有油污、灰尘较多的部位进行深度冲洗。全面整治城区主次干道、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各镇主干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尤其是对绿化带内积存垃圾、枯枝烂叶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三是市容市貌持续改善,按照“清理做减法”的工作思路,清理城区主次干道破损褪色的喷绘布470余幅,更换公益宣传200余处,制作铝型材宣传牌181个、大型公益宣传9处,景观小品45件,道旗300余对。重点加大对新华大街、子仪大街、新秦路、古郑路、杏林大街五条主干街道整治。对公共设施、沿路墙体、电线杆等随意张贴和喷涂的小广告、大型商业广告以及门前三堆、乱搭乱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流浪犬等乱象进行整治,并对城区脏污、破损的墙体进行刷新修补,约3000余平方米,目前还在进一步排查刷新整改中,城区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文明交通持续深化。精心打造文明交通示范路段,以点带面,持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在重点十字路口增派力量,严肃整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逆行、行人闯红灯、不佩戴头盔等问题。共查处违法停车350余起,劝导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200余起,未佩戴头盔980余起。五是市场治理持续强化,组织召开中心农贸市场现场会、整治提升会6次,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各农贸市场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加快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按照标准排查整治环境卫生、市场秩序、食品安全、宣传氛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个市场安排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人员驻点专管,持续对易反弹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整治,特别是地面垃圾、卫生间脏乱差、市场出入口占道经营、蔬菜落地售卖等问题。尤其是针对中心农贸市场摊贩外溢、市场内部空置的问题,各区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召集各相关部门及市场开办方进行协调解决,农贸市场进一步规范化、便民化。六是小区管理持续发力,为老旧小区配发150余套分类垃圾桶,安排各单位对城区239个小区实行包抓,集中力量持续整治环境卫生、乱堆乱放、乱停乱放、乱贴乱画、随意拉绳晾晒衣物、随意踩踏绿化以及毁绿种菜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区道路、雨污管道、垃圾分类桶、无障碍停车位等设施。通过9轮次整治,各小区面貌有了显著提升。七是线缆整治持续推进,安排城管执法局、经贸局牵头,督促各运营商成立工作专班,按照责任区域划分,全面整治凌乱线缆、掉落飞线、破损箱体绿篱等问题,由各牵头单位对四大运营商线缆整治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将结果反馈其上级主管部门,目前运营商修复破损光交箱绿篱40余个、整改凌乱线缆问题60余处。同时,扎实推进弱电线路入地工作。对符合弱电线路入地的21处道路逐步将线缆入地、杆线拆除,目前已经完成的路段有4处,正在施工的路段有3处,计划施工的路段有3处。八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强化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志愿队伍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涵盖交通劝导、环境卫生、医疗健康、文化文艺等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德润华州”“渭华红声”等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全年组织开展宣传宣讲、文化文艺演出活动40余次,通过理论宣讲、惠民演出、现场解说、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创文知识;6月份成功举办“美德润华州·奋进新征程”第六届“华州好人”“四个最美(佳)”“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授予“华州好人”20名、“感动华州最美人物”1名、“最美志愿者”10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项目、社区)”12个、“新时代好少年”15名荣誉称号;12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搬迁,新中心设置“一馆一厅三墙十室”,场馆功能丰富,设施完备,并成功举办新址启用仪式暨“文明华州,有你有我”集中日活动,各志愿服务队等20余名志愿者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推动志愿服务更具活力、更加多彩。九是资料上报巩固提升,每月下发任务提示单,安排专人严格把关汇总各镇办、各部门报送的资料,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创文资料的收集上报。对部分资料报送缓慢或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单位,采取约谈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强调和督促。下发资料收集任务提示单12张,指标号240个,图片500余张。十是督查督办持续加强,按照全面督查、及时交办、严肃整改、奖惩分明的督办机制,推动各个点位,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及时交办市创建办及第三方模拟测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特别是对整改难度较大、问题突出的点位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各类问题从发现到整改到落实,实现闭环。同时,对全区所有点位存在问题进行全面自查,组织三个督查组,对照创建标准,对各镇(街道)、各部门负责的27类102个实地考察点位进行检查、考核、通报、奖惩,夯实责任,助推工作落实。共开展6轮督查检查,制作暗访片7期,发放督办单236份,交办市上3份督办单627条问题。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共评选“华州好人”36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陕西好人”3名,“渭南标杆”3名。出台《渭南市华州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集清运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月保障。建成垃圾分类亭80个,为老旧小区购置分类垃圾箱120套,生活垃圾大件拆分中心建成投用。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硬件设施有短板。城区一些主干街道存在坑洼不平、人行道地砖破损,没有设置缘石坡、盲道断头、路灯不亮等问题。目前正在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巩固长效不到位,问题易反弹。一些部门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没有形成闭环,管理标准要求不严,尤其是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易发生反弹、回潮。三是市民文明素养还有所欠缺。市民的环保、交通等文明意识还不够强,随意乱扔垃圾、烟蒂,电动车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二)改进措施一是各级各部门对照“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宣传教育持久化、监督检查日常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创文工作力量,夯实工作责任,“一把手”亲自抓、经常抓,确保创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区创建办要进一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频率,以严格的督查倒逼各项责任的落实。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强化推进创文工作:一是聚焦问题抓整改。对市、区督查反馈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挂账销号,同时,举一反三,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整改到位问题不反弹。二是夯实责任抓落实。九个工作组各司其职,按照“六个专项整治”和“六大提升行动”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落实,坚决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活。三是整合力量抓提升。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统一安排。综合协调工作组做好统筹协调,全面指导。各责任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各督查组抓好督查交办,盯紧盯实抓好整改。工作中遇到疑难点问题,上报综合协调工作组,召开专题研究会协调解决,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四是加大投入抓实效。我们将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在市政设施、网线整治、市场治理等短板弱项方面下茬整治,确保彻底解决短板,实现创文质效上明显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