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华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技术提供培训、服务工作。实用技术培训,农村科技培训工作,高素质农民继续培训,绿证培训。 | |
住所 | 渭南市华州区新华路 | |
法定代表人 | 吴蓬勃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万元 | 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华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2022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措施及成效(1)2023年3月份开展2022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下教学及认定管理工作,同时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民科技大培训相结合,开展了课堂理论与园区实训穿插教学的方式,加大了对农民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培训,其中内容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政策,粮食高产创建及测土配方技术、小麦、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蔬菜栽培及病虫防治技术、果树施肥及修剪技术等,同时增加了农业防灾减灾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三品一标”认证、农村生态环保等。于4月底前全面完成了市校下达的15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争取信贷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针对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阶段性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农广校与华州区三家金融单位(农业银行华州区支行、华州区邮储银行、陕西农信华州区联社)紧密合作,量身定制授信额度大、手续简便、零活取用的优惠农业贷款产品,为高素质农民发展产业提供优惠金融支持。2、通过遴选,推荐上报华州区辛辣蔬菜研究所所长同延龄参加省校举办的“农民科学家”评选活动。遴选和上报市级(中级)高素质农民学员38人。8月组织我区38名中级高素质农民学员赴市校参加培训。9月两名女学员赴市参加“巾帼班”培训。9月5名高素质农民参加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农业农业厅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2023年我区25人取得市校中级高素质农民资格证书;5人取得省校高级高素质农民资格证书。高素质农民逐年在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了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助推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组织推荐高素质农民参与培训情况(1)1-2月份,组织高素质农民在线上参加“第四届全国农民教育发展论坛”学习培训;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抖音公益抖音数字学堂开展“中央农广校×乡村英才计划”数字新媒体培训营,培育短视频+直播电商农技人才;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和推荐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举办的“关于征集第三批‘来抖音学农技’短视频创作者”活动。7月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中央农广校组织的“手机培训周”活动,广大高素质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手机在生产中获得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2)4月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参加初级高素质农民素质考核和面试。通过区农业农村局下发认定文件,完成认定。7月对通过培育后符合认定条件的144名高素质农民学员进行认定公示,公示结束后颁发了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统一制定的高素质农民初级资格证书。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及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措施及成效(1)农广校干部分两组分别由校长和支部书记带队,到镇、村、组调研粮食种植大户及果、菜种植能手,宣传招生政策,动员他们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及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2)抓住农机中心培训农机手的机遇,宣传动员我区农机手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3)动员往届持证高素质农民推荐有带动作用的种植大户和生产能手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4)根据全区高素质农民持证“组组有”情况,有针对性的到村、组动员有发展替力的农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5)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摸底调研及招生情况,制定了《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和《2023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方案》,将240余名学员分成三个专业四个班,分别是粮食1班,粮食2班,果树班,蔬菜班。(6)11月23日在福润德酒店四楼会议室邀请“北京隆平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上智农平台陕西区域负责人、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名师陈晓莉老师对240余名学员(含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进行线上培训。截止目前全区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292人,完成7镇1071个村民小组“组组有”培育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主动下乡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线次数少,与群众沟通交流少,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农民群众所盼所需。2、由于区财政紧张,近几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单位负债严重,导致高素质农民培育进展缓慢、效果不佳,从而影响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争取。(二)改进措施加强全校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今后将全面的、系统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组织全校干部多深入一线,多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将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组织技术干部参加省、市、区的各类培训,提高为农服务意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单位干部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以创建学习型单位为载体,为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习平台。2、做好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认定工作。3、做好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4、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前期调研招生和中级高素质农民遴选推荐工作。5、结合单位业务工作,为我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做好保障。6、充分发挥农广校的主导作用,深入开展培育需求调研,做好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指导工作,挖掘高、中、初高素质农民优势,为我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人才保障,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导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