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龙王辿遗址文物管理所

宜川县龙王辿遗址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08
单位名称 宜川县龙王辿遗址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物主体保护与发掘研究。遗址的全面管理,安全保护及开发利用;建馆后景点的接待宣讲工作;龙王辿遗址的历史研究。
住所 宜川县文体广电局三楼
法定代表人 张飞雄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万元 0.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所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时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完成了龙王辿遗址环境整治工作。为加强遗址的保护力度,我所积极申请资金,清除了遗址内杂草和垃圾,遗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完成了龙王辿遗址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我所职工定期对遗址进行巡查,按照巡查分区,保护范围内每周巡查一次,建设控制地带两周巡查一次,并确定国保单位文保员10人,不定期对遗址点进行巡查,并配备日志本,要求详细记录每次巡查情况,遇到紧急情况随时上报我所,确保遗址安全。3.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营造社会氛围。今年我所加大遗址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科技之春等重要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制作展板3个,悬挂横幅3条,通过图片展览、设立咨询台等,营造了热爱、传承、保护文物、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加强了我县群众的遗址保护意识。4.为全面保护龙王辿遗址,进一步开展考古研究与科学保护,促进遗址区内文物保护及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2023年9月,委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编制了《龙王辿遗址保护规划》(2023-2035),因文物结构单一,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未获通过。5.为全面掌握龙王辿遗址的原始全貌和历史演进,深入研究发掘中国细石器工业的起源、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起源、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推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和“陕西黄河文化考古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实施,向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申请了龙王辿遗址二次发掘事宜,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已同意上报,正在等待中省文物部门批复实施。6.编制的《宜川县龙王辿遗址环境整治》初稿目前已报送陕西省文物部门审查,待中省文物部门同意、省政府颁布实施后,即可谋划项目,实施龙王辿遗址保护利用项目。7.为配合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制定了普查方案及计划,通过各种途径对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认识。8.我所职工配合县局完成了乡村振兴、党建等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龙王辿遗址位于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风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产业发展与该遗址的保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统一体。该遗址能丰富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旅游内容,展示石器时代黄河先民文化、民俗风情,吸引游客,同时能够调节核心景区客流量。今后我们将在发掘点上建设龙王辿遗址博物馆,运用现代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及场景建设对遗址内古代人类活动进行复原展示,并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停车场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推动我县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存在问题。当前遗址保护工作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遗址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少、整体保护能力低,单位业务工作人员缺乏、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尚无保护管理用房,仅靠日常巡查保护遗址安全;二是遗址保护经费比较短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极为困难;三是宣传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对遗址保护的意识淡薄。2.整改措施。针对龙王辿遗址排查中存在的问题,我所做出以下整改。一是完成了去年修复遗址内水毁道路,增强遗址保护力度;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联合县博物馆、文化馆在县文体活动中心门前开展宣传活动,展出展板3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增强干部群众对龙王辿遗址的保护意识。三是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保护员作用,文物保护员要做到每日情况通报,重大问题随时上报。3.下一步工作计划申请大禹庙周边35亩地用作龙王辿遗址景观用地,对龙王辿遗址进行二次发掘,建成龙王辿遗址陈列馆,遗址公园等项目,通过实景展示、银幕展示、5D动漫展示、文创展示等手法,再现丰富的石器王国,实现龙王辿遗址在当代的“传承”与“共享”,将已消逝的龙王辿文化再次“活起来”,让龙王辿文明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真正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