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中心小学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07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天门路中段火车站北
法定代表人 徐吉
开办资金 35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3.24万元 1783.67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定代表人,2023年8月7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渭南市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在区教科局的坚强领导下,我校“教师大讲堂”、“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劳动实践教育、特殊学生帮扶关爱、“妇女节”活动、家长进校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紧紧铸牢杏小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让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蓬勃发展。1、落实“双减”聚焦核心素养。以课程理念变革引发课堂质量变革学校制定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深入领会《新课标》理念,积极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最新理念,让《新课标》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同时以实验大学区开展的“学课标、说课标”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我校学课标活动,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以听评课活动促进课堂改革。过听评课活动,学校给每位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讲课中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及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逐步推广课堂改革成果。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本学年我校给3名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要求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20节,教学反思至少5篇,指导教师对其一学期的指导进行汇报总结。3、创新作业设计,助力“双减”落地。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我校语文教研组以创新作业模式为突破口,积极改革作业的布置内容与形式,让作业成为学生课堂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的载体。4、夯实教学抓实教育教研。学校在校本研究、教育帮扶、国培计划等活动的引领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抓实教育教研,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教改活动彰显教学风采,致力课堂创新。教务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外出交流活动、作业常规检查、课题研究、推门听课、学期总结会、杏小讲堂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5、重视安全打造平安校园。学校按照“安全第一”的方针,多措并举,筑牢全体师生安全防线。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安全疏散演练、交通、防溺水、消防、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活动、校内外安全隐患排查等方式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生安全意识。6、规范管理提高教师水平。学校着力为教师营造外出学习机会,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为发挥外出学习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走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在我校落地,及时召开了外出教师学习分享交流暨能力提升培训会。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我校多位教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2、学校师生参加各类上级组织的活动、比赛均获奖。3、学生思想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家长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课程改革力度不足,有待继续深化;2、学校硬件设施不足;3、学生纪律、良好习惯养成还需继续努力。(二)改进措施1、继续给每位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讲课中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及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逐步推广课堂改革成果。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2、积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3、继续加强学生思想、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效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2、在校本研究、教育帮扶、国培计划等活动的引领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抓实教育教研,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教改活动彰显教学风采,致力课堂创新。3、按照“安全第一”的方针,多措并举,筑牢全体师生安全防线。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4、规范学生养成教育;深化学生教育评价改革,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