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8 09:0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统筹推进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政策宣传;科技资源调查;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人才对接;指导建设各类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认定指导;技术转移和对外合作交流对接服务;各类创新计划申报咨询服务等。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内
法定代表人
徐振忠
开办资金
15.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4万元
8.32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教科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深入开展调研指导,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2023年,中心将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干部业务政策学习培训,经常性深入企业开展创新奖励激励政策宣传辅导,重点宣传和解读《陕西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品泰建设政策包》,区域企业对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各类奖补扶持政策知晓率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明显提升。2、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企业创新合作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为着力破解企业发展技术难题和高新技术人才短板,中心积极组织干部深入企业深入了解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专业人才需求,宣传省市“揭榜挂帅”奖补政策和人才政策,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12月中旬载元派尔森李虎林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通过近3轮的深入调研指导,2023年全区22家科技型企业和5家高新技术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校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展开技术合作,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氢能转子发动机、车用废旧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生物农药、选矿药剂和精细化工等工艺改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科技创新成果在华州落地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3、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拓宽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在积极指导相关企业申请省市科技创新专项的同时,中心积极对接省市科创投基金公司、技术转移中心多次深入派尔森环保科技公司、康和立丰生物科技生物科技公司、金信宜公司等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知识产权抵、创新创业基金投资等融资政策宣传和融资对接工作,拓宽了区域企业创投融资渠道。4、优化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助力秦创原农业创新谷建设。对原选派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补充调整,不断强化科技特派员绩效管理,最终确定了2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现场培训、网络直播、现场指导、微信远程指导等多种形式,为我区花椒、猕猴桃、设施蔬菜瓜果等产业开展果树修剪、栽培管理、品种换代、引种试验示范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提供技术服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科技研发投入1.948亿元,年度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励补助15万元;技术合同登记完成2070万元;全年申请省市科技创新专项计划5项;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申报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4家;科技特派员队伍全年开展技术培训64场次,培训和指导产业群众1900多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区域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中柔性合作较多,不够规范,在享受政府人才引进、技术合作、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政策支持方面还难以合规享受。改进措施对接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区域企业开展校地院所技术合作研发提供对接服务和政策支持,积极引进推进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在华州尽早落地转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区域企业开展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辅导,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逐步提升创新人才储备和自主创新能力。2、宣传和落实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争取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