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退役军人服务。开展拥军拥属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宣传政策,推选先进典型;协助市级单位做好退役军人来访咨询、就业创业、法律服务、经费发放及移交工作;建设退役军人信息平台。配合市退役军人部门工作,并指导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业务。 | |
住所 | 车雷大街与金水西巷十字东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吴江涛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9万元 | 26.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高点站位,推动服务保障体系基层基础更加稳固。以《全省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事项指南》为抓手,扎实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两项清单”“两项规范”落地落实,实现了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体化高效运转。一是突出“全覆盖”,建强服务阵地。按照“市级树榜样、县级创标杆、基层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对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职责业务进行优化细化,明确单位的事务性工作和行政型事务,为基层服务中心(站)贯彻落实提供参考。建立了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3家高等院校退役军人服务站,有效构筑全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二是突出“示范化”,狠抓引领带动。持续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站建设,自上而下,逐级创建提级,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已突破203家,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实现100%全覆盖。三是突出“强短板”,增强体系运转。坚持以定期暗访、随机抽查、季度联席、年终考核、通报排名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基层及时查漏补缺、扬长补短,不断加大服务中心(站)建设,逐步补齐基层人员、经费、场所的短板,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我市合阳、澄城、富平等基层中心(站)代表全省迎接国家检查验收。(二)对标重点工作,服务保障体系优势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结合全省深入开展服务保障体系“百千万”工程,印发了《关于扎实开展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十百千”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基层有序推进实施。推选的13名典型代表,受到省市表彰,成为领跑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提升、发挥作用的标杆;新打造的100家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成效显著,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发挥“手和脚”作用树立榜样;组织的“千名站长进万家”活动,将退役军人关心关爱、尊崇优待落实到退役军人心坎上,真正让退役军人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组织的关爱,全社会的尊崇。12月份,渭南市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在全省“百千万”工程总结大会上交流经验。(三)办好为民实事,真心服务老兵工作理念深得民心。积极联系对接驻地医院,与渭南市中心医院、渭南市妇幼保健院等六家医院签订健康服务工作协议,争取健康优惠政策100余项,建立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先预约挂号,优惠体检、治疗、康复、医养为一体的健康服务圈。先后开展了“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美好世界”捐赠活动;开展了“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免费白内障手术活动;开展了“情暖老兵·服务有我”阳光公益活动;开展了“情暖老兵办实事健康服务送上门”活动,退役军人的尊崇感、荣誉感和获得感成色更足。9月份,渭南市健康服务工作在全省退役军人健康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交流经验。(四)聚焦军民关切,优待尊崇的常态服务不断紧密。中心把为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证审核,作为中心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时刻关注中省政策优待,关心退役军人期盼,把为退役军人高效办证、便捷办证作为检验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尺。优待证审核办理工作已常态化推进,受理率达到98%以上,做到了优待证从乡镇到市局四级审批,当日报送当日审核,一次办理。先后在“八一”、春节前夕,分两批次(七大类300余项)优待赋能清单正式发布,为退役军人在医疗、教育、餐饮、金融等领域谋取优待福利,彰显社会尊崇。指导富平、蒲城、白水等12个县(市、区)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支持,多方整合优质资源,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用足常态化联系服务桥梁纽带,深入基层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受到退役军人广泛称赞。(五)做优志愿服务,攻坚克难服务全局的政治站位更加凸显。按照规范管理、强化培训、科学引导的工作流程,落实专人负责,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进行了注册登记,加强规范管理,叫响“红星闪耀·渭南”退役军人能战斗、敢担当、靠得住的好口碑,让红星闪闪耀三秦的志愿服务品牌在秦东大地熠熠生辉,刷新了人民对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引起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想共鸣。2023来,全市12个县(市、区)累计新增加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人数300余人,在基层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六)坚守廉政底线,用心用情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认真落实局党组、市派驻纪检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要求,主要领导干部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一手抓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抓业务能力提高,先后组织学习省市纪委违反廉政建设典型案例3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篇3次。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务实担当、勤勤恳恳、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创造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同时,在重大节假日前夕,经常性教育提醒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树牢廉政底线思维,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廉洁从政、用情工作、暖心服务贯穿工作始终。二、取得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指导下,服务中心一班人围绕满腔热忱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工作宗旨,聚焦建强服务保障体系、畅通组织运行、切实提高服务保障工作能力、发挥退役军人功能的作用,真正将服务与管理渗透在工作的点滴之中,带领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之中,为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退役军人系统力量,受到全社会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服务保障体系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作为上级指导部门,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常态化业务培训还做的不够及时、不够多,导致基层部分中心(站)盲目蛮干、不会工作的事项频频发生。二是部分中心(站)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主动服务,沉下身子用心服务、精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距离广大退役军人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培训。重点加强对基层业务人员的业务、政策等系统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工作的履职能力。二是注重效能。注重基层服务中心(站)“手”和“脚”作用发挥,加强与退役军人的常态化联系服务,竭力办成一些退役军人关切、点赞的实事。四、下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基层基础建设、服务站功能发挥、巩固加强服务保障体系运行等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常态化联系、法律援助、健康保障、志愿队伍、尊崇优待等事务性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建强体系,带大带强服务保障体系队伍。汲取全省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工作经验,不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业务,夯实各级中心(站)工作职责,提升体系干部队伍能力,在基层镇村扎实推行“两图一清单”,打造一批综合业务强、示范效应佳、作用发挥好的标杆型服务站,培养一批懂政策、能干事、会服务的专职退役军人事务员,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把握机遇,千方百计做好优待证赋能工作。紧紧把握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契机,积极对接相关单位、部门、企业,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不断扩大退役军人优待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营造尊崇军人、热爱部队的浓厚氛围,逐步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紧盯关切,用心用情做实退役军人健康服务工作。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全市退役军人群体进行定向健康指导,分层次分批次全覆盖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完善退役军人健康档案。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为全市退役军人健康服务工作争取更加优质资源,更加便利医疗条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保障。四是用好数据,精准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结合全市建档立卡数据、优待证办理数据,强化数据运用,实施动态分析,及时为60周岁以下有需求的退役军人,分批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岗位招聘,帮助他们精准联系满意工作,协助做好全市就业创业招聘等事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