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交通工程建设提供质量监督保障。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监理机构监督管理、工程试验检测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东风大街西段交通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姜明涛 | |
开办资金 | 1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3万元 | 5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变更登记,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全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化监督工作检查2023年,我站监督项目共19个,其中国省干线项目13个,重要农村公路6个,但因征地拆迁、工程款未落实到位等原因,10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故对8个国省干线和1个重要农村公路实施了质量监督。其中特大桥1056延米/1座,大桥6043.34延米/16座,中桥756.22延米/13座,小桥137.92延米/9座,投资额31.93亿元,监督里程合计288.88km(一级公路72.46km,二级公路216.42km)。累计监督检查40次,完成检查意见27份,通报4份,现场签发问题交办单13份,提出问题和建议300余条,抽查单点数据4136个,合格数据3833个,合格率92.7%;抽查关键指标2074个,合格1985个,合格率95.7%。共排查安全隐患82条,整改82条。省公路局检查单点合格率91.81%,关键指标合格率91.94%,较去年各提升了两个百分点。对10个完工申请核验项目进行了验证性检测,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强化建设市场管理一是开展了监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和施工单位履约履职能力专项检查,重点解决人员无序流动、多头挂靠等问题,通过建立从业人员和业绩情况数据库,做到心中有数、手下有招。二是召开了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暨县级质监机构负责人业务交流座谈会,提高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三是组织在建项目32名试验检测人员参加了技能大比武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试验检测活动;四是召开了2023年渭南市国省干线和重要农村公路第三方检测服务项目座谈会;五是对全市6个在建项目的6家监理企业及17名监理工程师开展了信用评价工作,使有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人员的不良信用被记录,净化了监理市场环境。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政府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建立两会、五一、中秋、国庆等时期的安全生产包保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行动,确保在建项目安全稳定;二是对全市6个项目涉及的11座桥梁进行了护栏安全隐患专项排查,通过排查发现,在建项目桥梁护栏全部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均未采用景观护栏代替,护栏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三是对合阳县、华州区、华阴市提供技术帮扶,现场为参建各方答疑解惑,并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县局实施的农村公路项目进行了质量检测;四是开展了隐蔽工程专项治理行动,深化源头治理、过程治理,不断夯实企业质量责任,严厉打击项目隐蔽工程违法违规行为。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对全市9个在建项目的6家监理企业及17名监理工程师开展了信用评价工作,使有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人员的不良信用被记录,净化了监理市场环境,防止了监理人员无序流动,杜绝了一人多岗或不在岗的现象发生。二是开展了监理机构专项检查活动。对我市2023年在建项目的监理机构分别从严格落实合同履约、加强监理业绩登记、规范监理试验检测、提高监理工作质量、改进工作作风,促进行业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交通行业监理企业的整体实力,为推进我市公路建设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开展了工地试验室专项检查活动。对9个在建项目的9家监理和13家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进行了检查,对试验人员进行现场理论测试,并常态化的开展工地试验室备案审核工作。使我市试验检测市场呈现出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良性发展势头。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在通过学习破解难题、在集思广益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适应新常态步伐还有些缓慢。二是部分工程主要质量指标仍不稳定,结构工程质量指标波动明显,如桥涵结构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仍偏低。三是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存在变更设计未批复、规模随意变更,造成工程交竣工检测依据不足,不能及时进行交竣工验收。整改措施一是围绕加强制度建设,聚焦监督业务,结合我站实际,全面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有效管用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和管业务的有效机制,既体现质监工作的特点,又结合质监工作实际,真正做到脑中有制度,心里有维度,手上有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不失去方向,不脱离轨道。二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力度,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人员进行拉网式、不留死角的质量、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坚持边查边改、真查真改,将质量、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项目质量抽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要真正有所触动、拿出担当、调整工作方法,并实行项目包保制度,每个监督项目落实一个责任人,对监督不力的责任人将追责问责。三是要求各建设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强化技术指导,按照交竣工验收办法,严格建设程序,完善变更手续,对完工的项目及时进行交竣工验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一是对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养护大中修工程及重要农村公路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每个项目抽查不少于4次(公路局大中修、危桥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不少于2次),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抽检单点、关键指标合格率分别达到90%、92%以上。二是做好完工项目的质量复测及验证性检测工作。三是重点加强弱项指标、关键工序工艺、质量薄弱环节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交通安全设施的抽查力度,杜绝以次充好,非标等不合格产品流入我市建设市场。四是5月至10月向市局报送质量安全月报。每季度、每半年向市局上报工程质量统计数据及相关分析情况的报告。开展在建项目隐蔽工程质量专项督查。对在建项目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土方路基、路面基层、底基层、桥梁桩基、梁板预制等施工环节)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从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试验检测、内业资料等方面对施工单位质量管控进行督查,提升我市在建项目内在质量。提高在建项目和县级质监机构监督人员业务素质。组织一次全市在建项目和县级质监机构主要人员业务培训会,聘请省、市专家进行授课,经过培训、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参会者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推动我市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一是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大合同管理力度,提高参建单位主要人员的合同履约能力;二是对监理机构及监理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及考核,进一步促进监理市场行为及工作规范;三是做好我市从业监理单位信用评价及监理工程师网上业绩登记工作,规范监理企业管理行为及监理工程师个人信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