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渭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18 08:34
单位名称 渭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文化市场的稳定繁荣发展保驾护航。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监督和检查,制止和查处文化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李刚
开办资金 25.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万元 1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目前,全市出动执法人员8547人次,检查场所3764家次,办结案件90件。办结案件数量列全省第二。意识形态工作上。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采取行政约谈、实地核查、责令限期改正等方式,对辖区出版物发行存在的网络销售未备案、无实体店、经营地址不合规等行为进行依法规范,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线索,开展督导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该整改的整改,该立案的立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上。深化“清浊行动”,重点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文化市场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剧本娱乐、密室逃脱、违规倒卖售卖景区票、“不合理低价游”、打击文物犯罪和高考前文化市场专项整治等执法活动。今年以来,省厅先后5次向市支队移交涉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场所等3类30条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主要集中在临渭区和蒲城县,现均已核查到位并按时上报处置情况。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办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办案流程,规范文化市场执法文书格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立案、调查取证、作出处罚决定和结案。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办结案件数量列全省第二。(二)先后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黄河保护法》、“4.26版权宣传”、“12.4宪法宣传日”以及法律宣传进社区活动。执法人员围绕文化执法,旅游执法,文物保护、版权意识等工作进行宣传讲解。共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宣传手册400余册,手提袋1000余个。向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报送信息23篇。(三)开展业务培训。选派执法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各类培训和点名调训10余次。组织召开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暨业务培训会2次,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业务技能训练,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今年7月、10月开展了渭南永州对口交流活动,指导县市区制定对口交流方案,强化了两地执法人员的党性教育、业务技能协作,推动两地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四)开展一线锻炼。加强执法人员一线执法能力的提升,通过面对面与经营户交流、实地查勘、制作案卷,在执法流程规范、案卷办理上,让执法人员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着力解决实践经验不足、执行力不强等问题,锻造支队执法人员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执法过程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充分的认识到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文化市场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特别是非学科类艺术培训机构监管无行政职能划转文件且相关部门职能未明确,目前执法一线仅是对其摸底和安全检查,对违规行为无法可依。另一方面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还不强,由于线上行业主体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趋于网络化,我们的执法监管手段、新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应用与新形势、市场发展新现状还有差距。整改措施:一是在提升执法效能上再加力,进一步健全综合执法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三项制度”“互联网+监管”、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等重点工作。二是在整治市场秩序上出实招,针对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艺术品市场、互联网文化市场、电竞酒店等新领域、新业态执法监管力度,坚持在日常检查、专项行动、投诉处理中发现问题线索,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三是在建强队伍上求实效,通过组织轮训、技能竞赛、交流执法等,“传帮带”重点培养执法骨干,大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以“三个年”活动为统揽,以政治建设铸魂育人,抓强政治教育,统领干部职工思想行动;持续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在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中强化党性修养、砥砺责任担当。(二)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以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为主的执法技能大练兵活动。各县市区综合执法机构也要根据执法业务和岗位需要,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互帮互学、集中培训方式,加强新领域法规学习,加快培养行家骨干。积极开展对口交流协作,要开展“七个一”执法业务,即开展一次经验交流、一次以案施训、一次集中培训、一次案件评查、一次市场调研、一次执法办案、一次总结提升。(三)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继续强化平台按季度考评执法数据、案件办理、信息报送通报制度。各县市区综合执法机构要加强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四)加强文化市场动态监管。强化抽查督办工作,及时通报情况,形成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全市文化市场交叉执法检查和执法工作交流,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各县市区综合执法机构要强化日常巡查机制。坚持不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配合做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旅游市场执法,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执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跨部门旅游市场举报投诉和其他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与审批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和线索移交,开展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情况,摸清文物分布,履行各类文物行政审批,坚决查处项目实施中毁坏文物的各类违法行为。(五)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在案件办理上做到“三个力争”:力争在传统领域案件办理上有所拓展;力争在文物、旅游等领域案件办理上有所提升;力争在重大案件办理上有所突破。支队业务科室至少办理1件案件,影响带动全市办案能力提升。应用好考评细则,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组织选调行政执法案卷参评,并跻身省级优秀案卷行列,引导调动执法人员积极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