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3-18 08:33
单位名称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医学、教育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法定代表人 靳华锋
开办资金 718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130万元 64745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7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12116”总体工作部署,圆满完成全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筹划报告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再获佳绩1.“双高建设”稳步推进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印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安排“提质培优及双高计划建设”专项预算3400余万元,出台相关制度文件3个,开展研讨汇报会3次。组织外出培训学习6次,聘任3名知名专家担任项目建设顾问,作专题报告8场次。2024年拟申报新增专业4个。6部教材获评陕西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5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认定为陕西省职业教育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2.教学督查持续强化实施“课堂革命”,学院领导集中听评课111人次,组织公开课评审51人次,学生评教2次,发布教学质量监控通报3期,聘任新一届学生督导信息员42人。落实部门包联二级学院课堂巡查机制,9个二级学院共上报课堂革命典型案例58项。3.技能大赛成果丰硕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65项,其中优秀档次A档9项,B档26项,C档30项。4.学生管理提质增效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书院制辅导员值班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进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值班制度。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荣获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二)队伍建设稳步推进1.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人事代理专任教师6人。4名教师成功入选第三批渭南市“特支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人才”。教师在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聘任54位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修培训737人次。2.辅导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承办渭南市中等学校班主任能力决赛,派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能力培训班和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对12名优秀辅导员,9名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1名教师参与教育部辅导员大赛评审工作。2项省级学生工作研究课题获批立项。3.干部队伍持续优化开展干部选拔和轮岗交流,配合市委组织部考察调整正处级干部2人,选拔副处级干部3人,平级调整正科级干部8人,选拔正科级干部27人、副科级干部22人,干部梯队更趋合理。制定清廉校园考核办法,举办“廉润校园”书画艺术展,赴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学习参观,编印《清廉校园建设学习读本》,开展第六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观看警示教育视频,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三)产教融合多点开花成功举办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启动仪式,与32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召开第一届理事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及相关架构,与6家理事单位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加入6个国家级行业共同体,其中2个为副理事长单位。与渭南市临渭区政府联合主导共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及“临渭区银发经济研究院”。与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共同开展“成蝶计划”,开展现代学徒制“定向班”培养。(四)招生就业取得突破全日制招生4492人,省内录取分数线较往年提高150分,省外提高42分。举办各类招聘会47场,邀请用人单位1935家,提供岗位74662个,6537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通过校招落实就业岗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37%。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6项。1392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858名学生上线,录取率为61.64%,39名毕业生通过应征入伍到部队锻炼发展。成人学历教育高起专报考835人。(五)科研工作成果丰硕依托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完成我院秦创原大学科技园建设方案,与大荔县共建农业创新谷核心区。获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奶山羊育种与疫病防控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科研立项省部级16项,厅局级3项,院级60项。全年申请专利19项。获陕西省社科联“社科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研究项目立项10项。校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立项10项。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陕西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三等奖各1项。(六)内部治理日趋完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以“一章八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学院《章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出台学院《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废改立制度54项。优化“三定”方案,推行预算绩效改革,持续深化职称评审和绩效管理改革,设置一级审计机构,实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依法治校,实施首席法律顾问制度,聘任律师事务所担任校外法律顾问,维护学院合法权益。对学院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判,预防风险。申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七)对外合作日益拓展入围“第二批乍得国家职业标准共建互认项目—中医养生与护理(3级)教学标准”共建单位。承担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处坦桑尼亚《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和坦桑尼亚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八)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创编红色历史情境歌舞剧《渭华谣》《二师星火》,凝练形成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建成陕西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渭南皮影文化)基地——渭南皮影艺术馆。举办秦东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研讨会。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九)服务保障更加有力三栋教学楼投入使用,朝阳校区学生公寓提升改造。设立24小时医疗服务便利站。设立食品安全总监,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荣获“市级园林式单位”。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承担渭南市落实“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成果工作任务,承担“现代农业科教实训中心”建设和“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首批20名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学员已完成培训,新华社报道单日浏览量150多万人次。继续承接教育援藏项目,第三批37名阿里学生顺利入学,学院作为唯一高职院校在全省教育援藏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双百工程”荣获先进单位,支持澄城县扶贫产品入驻学校,采购农副产品40余万元,为60名困难学生提供救助,落实就业岗位,对口帮扶澄城县职教中心。选派高层次人才担任第一书记。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与富平县素心三加二乡创培训中心及富平县城关街道办新庄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乡村振兴实用性人才,开展乡创实践,召开首届校企深入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为陕西“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赋能。选派专家教授赴帮扶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培训,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帮助帮扶村销售农产品2万余斤。开展澄城县农业致富带头人等培训9期,培训学员7288人·天。组织39支师生团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个实践团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2人荣获“省级先进个人”,学院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发挥职教集团龙头单位作用,斥资100万元举办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技能大赛,承办渭南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渭南市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展示活动。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改革发展理念需进一步更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市域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核心专业课教师严重匮乏。2.办学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学校严格按照市属行政部门和一般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体制机制与高等院校办学规律不相一致。3.渭南市图书馆交接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资产尚未移交。(二)改进措施1.更新理念,加大核心专业课教师的招聘力度。2.需积极探索体制机制转化,用适合高校的体制机制来办好高校。3.下一步加大与市政府的沟通协商,积极推进市图书馆资产移交。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学院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用好渭南本土红色资源,打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教育实践的特色品牌。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双高计划”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围绕渭南打造中国职教名城规划目标,加强渭南职教集团建设,发挥龙头作用,研究深化区域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渭南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四是紧扣渭南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规划目标,积极投入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学院专业建设,大力培养适用人才,全面“走出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