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旬邑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3-15 16:10
单位名称 旬邑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机安全使用提供监理保障。农机牌证管理、农机安全管理、农机安全普法教育、农机操作员技能培训、农机收费审计、农机规费使用监督。
住所 旬邑县城东关
法定代表人 房胜利
开办资金 32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农牧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0.84万元 195.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优路径、强载体,创建引领提水平。积极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围绕全程生产“软、硬件”短板弱项,在硬件上,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带动等方式,切实补上了关键生产环节机械承载量不足短板,全县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和96.6%。在软件上,采取抓培训、强指导、建基地、推示范等有力举措,总结形成了一套清晰可行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和机具配套模式,探索出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思路,为后续有力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坚持严落实、增效能,政策惠民夯基础。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4.523万元,兑付资金734.475万元,补贴机械741台,受益农户518户,兑付率100%;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0.84万亩,兑付补助资金20.16万元。3、坚持多举措、助粮安,关键农时强保障。聚焦“三夏”、“三秋”重要农时,抓早动快,周密部署,下发工作通知,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服务保障,实现了关键农时农机化生产短、平、快。一是做好机械保障。组织3600余台农业机械参与各环节机械化生产,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3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0余台,拖拉机800余台。二是做好服务保障。设立了跨区作业机械接待点3个,农机维修点8个,对接优惠加油点11个,落实小麦抢收补助资金4.2万元,摸排晾晒场地162个,共计74850平方米,仓库17个,存储量达到4416吨;联系粮食烘干中心10家,日烘干能力达到1159吨。制定印发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小麦宽幅沟播机械化播种技术等指导意见,建立机收减损监测点4个,开展集中技术培训3次,培训机手100余人。三是做好应急服务保障。设立农机应急服务指挥中心,组建了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服务队拥有作业机手83人,各环节农业机械140余台套,能够立即开展抢收抢种、应急救援等工作。2023年全县共完成机耕27.8万亩,机播27.8万亩,机收2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6%,较好完成了机械化生产任务。4、坚持抓示范、强推广,高效作业提效能。建立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区4个、4200亩,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机23台、“3335”播种机2台,玉米“5335”播种机4台;依托银虎家庭农场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1个、1000亩,推行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秸秆捡拾打捆、青贮等技术,开展现场演示会3次,技术宣传培训会1次,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具33台套,完成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26.42万亩,全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推广高性能植保无人机14架,机具拥有量51架,植保飞防作业达到30万亩。5、坚持强带动、育主体,社会服务趟新路。聚焦农机装备升级、设施提档、服务转型,通过项目支持、资源整合、组织重构等方式,扶持壮大了田禾润农机专业合、建农家庭农场等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农机企业,推动农机合作组织由产中作业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全面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发展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7家,农机专业维修部20个,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30余台套,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4万余亩。6、坚持重规范、筑防线,汇聚合力保安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监管,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一是严格牌证管理。新注册登记拖拉机101台、联合收割机35台,检验各类农业机械2280余台,考培农机驾驶员161人,办理驾驶证到期更换18本,全县农机注册登记率、检验率、持证率均保持在90%以上。二是深入隐患排查。紧盯“三夏”“三秋”关键时节,聚焦重点路段、作业田间,组织“网格员”开展检查巡查和机具清查,累计开展隐患排查43次,出动工作人员120人次,排查一般事故隐患19起,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清理拖拉机6台、联合收割机2台。三是强化安全宣教。结合“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和“农机安全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知识。累计出动宣传车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22幅,张贴农机安全温馨提示贴4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4000余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23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免费管理等项目的实施,我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4.523万元,兑付资金734.475万元,补贴机械741台,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293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95台,受益农户518户。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1%三、存在问题一是由于我县农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农户接受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二是我县农机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机合作社基础薄弱等现状,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机化工作的高效推进。三是农机具推广难度较大。我县粮食种植较为分散,农民对农业机械化认识不足,主动发展、依靠农机具的意识不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效果不明显。四、整改措施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精心策划包装农机项目,争取更多农机项目落地旬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强化宣传,搞好服务。(三)加强专技人员培训,提高专技人员素质。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积极创建省级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围绕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6大重点环节,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秸秆处理、机械化粮食烘干处理技术路线,全面推广玉米麦茬玉米免耕精量施肥播种、玉米密植“5335”精量播种等机械化技术,加大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推广力度,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条件,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持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大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农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整合有效资源。建立公安、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机联合执法检查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上路农业机械的动态监管,全面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三)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着力推动粮食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减损提质。计划建立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4个,800亩,示范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密植“5335”机械化技术,推广小麦宽幅沟播面积20000亩,玉米密植“5335”播种面积1500亩。计划在土桥、职田等镇建立机收减损试验评价监测点6个,确保小麦机收综合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玉米控制在5%以下。(四)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农机干部队伍。二是壮大农机服务主体。吸引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等带机入社、带地入社,推动农机服务主体发展壮大。三是培育新型农机人才。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肯吃苦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机事业发挥技术保障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