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15 15:57
单位名称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提供房管服务。为房地产权利人提供确权服务;房屋管理,房地产权属登记与发证,房地产产籍整理保管。(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凤凰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孙晓振
开办资金 15.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7万元 8.24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2023年,我所坚持以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减少环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保障企业、群众顺利办理不动产登记。(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不动产”网上平台和微信平台全面建成,构建了“外网申请、内网办理、信息共享”的不动产登记网络环境,预告登记全部实现网上申请,共网上办理预告登记1314件;网上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372件,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在前期的基础上,在工商银行杨凌支行、长安银行杨凌分行区设立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目前已经与区内5家进入机构达成协议,不动产抵押登记全面网上办理,网上申请办理抵押登记213件,同时积极开展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网上申请办理,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二)完成了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建设和窗口设立工作。成立了示范区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进组,联合示范区住建局等部门制定印发“涉企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二手房交易和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和“交房即交证”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方案,完成了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系统的对接和上线运行,同步设立了“一件事一次办”线下综合窗口。实现二手房过户和水电气并联过户,目前已经通过系统办结33余件登记业务,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压缩了办事环节,方便了群众办事。(三)完成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库建设工作。及时和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系统进行对接,完成示范区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接口的开发,已经连通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库建设工作,新办理登记证书实现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同步进行。(四)持续做好不动产登记“交地即交证”。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土地供应和不动产登记环节,制定印发了《杨凌示范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地即交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从土地供应、用地交付、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及时登记等六个方面保障用地交付和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快了项目落地,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效率,促进了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目前13家企业在交地时完成了不动产登记,涉及面积1443亩,促进了杨职院新校区、良科农业等项目建设。(五)制定印发二手房“带押过户”指导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求,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4月21日,我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杨凌支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二手房“带押过户”便民服务模式的指导意见》,从二手房“带押过户”的一般要求、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四个方面对“带押过户”工作进行了明确,进一步降低二手房交易的成本和资金风险,推动二手房交易市场健康良性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建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等,提高了不动产登记办理效率,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办证难等问题,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完成了入库台账项目的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成立示范区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专班,专题研究了纳入部台账的曦鹏盛世项目,针对项目存在问题,积极对接住建部门,按照遗留问题处理思路,简化材料,依据规划核实意见和工程质量核实意见及时完成了曦鹏盛世小区两栋住宅楼的不动产首次登记,涉及住户190户。二是扎实开展遗留问题项目登记工作。积极安排对全区住宅项目进行逐一排查,对涉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建立台账,新增历史遗留问题项目3个,涉及住户356户,目前,绿谷财富中心已经完成了不动产首次登记,人民银行项目进行变更登记,宝鸡市农牧良种场项目完成了项目前期用地、规划、竣工手续的补办,已经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二)经济效益2023年,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为重点,大力营造便捷、高效、顺畅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使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年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35181件,其中:首次登记11864件;转移登记3704件(其中二手房过户1696件);抵押登记3559件;合并登记14921;其他登记68;变更登记59,更正登记45;预告登记725;查封登记236;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12680人次,整理不动产登记档案1.4万宗。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带押过户”、“历史遗留问题”等业务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群众对自主权利没有更大的发挥有效价值。2.信息化建设不给力主客观因素造成登记业务运行不够流畅,不动产登记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共享、压缩时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客观存在窗口登记人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人员缺编严重且面临两名职工退休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登记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急需完善提升登记系统,与住建、法院、公安、纪委、测绘机构等数据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系统没有实现全覆盖,导致业务工作量大,查封解除不动产登记不能网络化办公。3.基础平台不扎实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数据问题:杨凌示范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自2017年5月启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之前的存量房产信息未进行全面的整合(涉及数据量为48861条),导致目前进行资料查档、无房证明开具都需要人工干预查档确认,导致业务工作效率降低,无法通过系统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一键查询。同时由于2017年不动产登记业务全面启动信息化之后,由于杨凌示范区日常业务量较大,但窗口业务人员较少,无法全面对全部的业务流程纸质资料进行扫描上传入库归档(涉及业务办理数量81968条),导致自系统上线运行后,没有形成电子化的档案数据,现阶段的查档工作还是通过人工翻阅纸质档案来实现,极大的影响了办事效率,也与国家倡导的无纸化办公、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相违背。(二)整改措施1.加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优化不动产登记程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登记发证效率。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服务对象通过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快推进历史遗留问题一是明确任务,清单化推进。二是落实责任,量化考核,夯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职能部门主办责任。三是优化政策,常态化实施。明年起存量问题房屋常态化推动化解。四是从严监管,长效化治理,从根源上杜绝问题发生。(二)完善不动产登记系统一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针对2017年之前的存量数据进行数据梳理整合,对2017年不动产登记业务形成的纸质进行电子化的处理,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全面、准确、无纸化查询和业务办理;二是电子证照升级改造应用。2023年年初,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全省各个区县(市)必须接入省级电子证照平台,完成电子证照实时生成,杨凌积极响应完成了此项工作。下一步,需要通过登记系统、互联网+、自助查询机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电子证照的广泛应用。三是不动产登记业务审批移动端软件开发。开发杨凌示范区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移动化办公审批系统,通过移动化办公的实现,极大的优化办事审批效率,极大方便群众,缩短办件时长,提升杨凌示范区整体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提高不动产登记人员业务能力按照省厅要求,积极组织不动产登记大厅工作人员学习不动产登记规范,加强与其他地市业务交流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四)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服务对象通过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主动服务,对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可以办理转移登记加大宣传,主动在自然资资源局网站、杨凌不动产公众号做好政策宣传引导。(五)持续做好不动产登记“交地即交证”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土地供应和不动产登记环节,从土地供应、用地交付、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及时登记等六个方面保障用地交付和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快了项目落地,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效率,促进了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