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15 15:33
单位名称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拟定与实施,防震减灾标准制定与实施,防震减灾规划与计划,防震减灾科技管理,地震监测预报管理,防震减灾执法监督,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8号
法定代表人 党烽刚
开办资金 3.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万元 6.8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抗震防灾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不断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1、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做好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区内5个宏观观测点日常巡查工作,确保观测质量。截至目前,检查GPS强震观测台站11次,确保地震监测仪器设施正常运转和相关数据正常传输,区内无宏观异常发生。2、“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提高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一是开展“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专题业务培训。邀请省地震局专家,对地震巨大破坏力及灾害特殊性、“三网一员”基本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详实易懂的讲解,有效增强基层一线人员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灾害应对处置业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夯实“三网一员”人员工作责任,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要求,各社区、村“三网”网点工作人员在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的领导下,接受上级地震部门业务指导,承担各自网点的工作,切实加强基层与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基层队伍在地震监测预报和震情速报的重要作用。3、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认真开展地震灾害普查工作,按照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数据清查和房屋建筑抽样详查、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等灾害能力调查相关工作。(二)积极落实抗震设防要求,增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积极推进地震小区划成果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中的应用,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认真贯彻落实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标准及《杨凌地震小区划成果》标准全面贯彻落实,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率达到100%。2023年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19件。确保从根本上提升整体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2、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工作。按照省、示范区工作安排,定期对全区重大建设工程、学校医院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规范要求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进行全面检查排查。今年重点针对2022年5月以来全区开工建设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开展抽查,经全面排查,杨陵区无新建学校及医院项目,一般建设工程26项,全部符合《杨凌地震小区划》抗震设防要求。3、地震应急预案的的修订工作。会同区应急管理局,按照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责变动,积极适应地震应急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完成2023年《杨陵区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并积极指导各镇办及相关部门单位做好预案编制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结合防震减灾、抗震设防等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科普活动。一是积极参加“科技之春”、“5.12防灾减灾日”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集中展示地震常识、抗震设防与民居安全宣传展板,发放《地震自救互救》、《地震防护知识须知》等宣传资800余份,重点对地震安全避险、抗震设防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宣传和普及。二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给各镇办印制地震民居安全宣传挂图、扇子、手提袋等宣传物品和防震减灾宣传资料8000余份。在社区、村醒目处张贴宣传挂图,并分别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群众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三是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校园活动。指导区教育局在第一实验学校、邰城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活动,同时,邀请省地震局专家,对演练活动进行指导点评,并对地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印发符合校园氛围的宣传挂图、知识图解及宣传手册,积极联系区教育局在全区43所中小学校校园进行张贴宣传。并为中小学生提供了“5.12科普宣传漫画视频”,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提升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抗震设防安全监管工作要求专业性较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日常监督工作经验不足。二是日常业务中存在和应急局职责交叉的地方。因省、示范区应急和地震部门职责划分不同,个别业务存在厘划不清的地方,导致工作中存在对接不到位的问题。(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充实人员力量。年内组织参加技术培训3次,并联合质监站,对抗震设防管理等业务进行现场指导培训。二是加强和应急局的对接联络,进一步厘清职责。针对地震应急预案修订、避难场所监管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工作,积极和应急局沟通协作,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四、工作计划(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大震、抗大险意识,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明确分工,细化措施,严明纪律,推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二)加强科普宣传,深入开展各项宣教活动。坚持在常态科普上下功夫,继续做好重要时段的集中宣传教育;扎实开展、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避险能力。(三)加强抗震设防监管,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加强地震灾害风险管控,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生命线工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与治理。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工作,不断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