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志丹大厦六楼 | |
法定代表人 | 冯东 | |
开办资金 | 40.6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4.37万元 | 301.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粮食生产稳步提升。1、粮食播种面积超额完成。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8.5万亩,较上年增加0.8%。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0.49万亩;稻谷播种面积0.1万亩;谷子播种面积4.3万亩;其它谷物播种面积3.83万亩。大豆纯种面积3.93万亩;其它豆类播种面积1.65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3.38万亩;甘薯播种面积0.82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65万亩。全区落实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田9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58万亩;建立小杂粮订单农业基地面积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完成市上下达任务的103.6%,超额完成。2、示范创建工作亮点纷呈。全区抓建粮食高产示范点共23个,涉及12个乡镇、街道办,20个村组,共计4610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6个(省级2个,麻洞川镇西村和甘谷驿镇唐坪村、市级2个,南泥湾镇红土窑村和青化砭镇林坪村、区级2个,蟠龙镇山尧则村和李渠镇沙家沟村);百亩吨粮田示范点5个(南泥湾镇松树林村、金庄村、三台庄村;麻洞川镇西村;甘谷驿镇唐坪村);玉米增密度示范点10个;小杂粮高产高效生产示范田5个(其中:谷子旱作节水栽培示范点2个,枣园街道办庙咀沟村和柳林镇叶家庄村);薯类“两增一防”绿色高产集成技术示范点2个(甘谷驿镇唐坪村和西镇村);富硒产品生产示范田2个(谷子在川口镇庙安村、甘薯在甘谷驿镇唐坪村)。全区打造玉米“党政一把手”指挥田1个,面积1200亩,位于南泥湾镇和麻洞川镇,涉及8个村组,实施了玉米“增密度”集成技术。全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全部坚持“五良协同”,核心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100%,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3、技术服务指导扎实有效。今年累计召开现场观摩会8场次,各类技术培训班42场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万余份。开展农技干部下一线服务群众促生产活动,采取局领导包片、站领导包镇、技术人员包村的层层包抓工作机制,分区域、分作物、分茬口,紧盯关键农时和作物生育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服务,确保各项增产技术措施扎实落地、细致推进。各级示范片做到“四有”,即: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二)种业工作全面推进。1、品种试验示范科学严谨。在南泥湾镇金庄村建立了7亩共14个品种参试的密植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5个品种开展了3个密度(4000、4200、4500)试验;9个品种开展了观察试验。在南泥湾红土窑村开展了40亩共10个品种参试的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在姚店镇新旺台村开展了200亩共4个品种参试的玉米新品种高产示范。联合市农技中心站在甘谷驿镇唐坪村开展了10个玉米品种、10个大豆品种参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试验。联合市农科院在枣园街道办庙咀沟村开展了15个品种参试的谷子新品种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谷子新品系和适宜我区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耐密型玉米品种,为我区玉米单产提升,粮食安全提供品种保障。2、种子管理工作逐步加强。2023年,全区共农作物种子备案610个,其中:委托生产0个、分支机构0个、委托代销个31、经营不分装579个。开展上门培训8次,培训经营户36户;单位接待咨询群众16人次,受理咨询电话、微信32人次。春播前,制定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对全区种子销售企业及门店进行质量排查抽检,累计排查种子经营企业、门店36个,配合市种子管理站在辖区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检查1次,单位自行抽检种子样品10个,代表种子数量6000公斤,送检市种子站5个,中心检测5个,全部检验合格。组织单位全体业务干部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2次,培训人员48人次,基本掌握转基因概念和速测方法。对质量抽检农作物种子和试验的农作物种子全部进行了转基因试纸条速检;在作物苗期对大田生产玉米及辖区内2处玉米新品种联合体试验田进行转基因试纸条速检,共出动技术人员24人次,抽检样品365点次,代表大田生产6.2万亩,未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农作物品种。上半年,结合种子市场质量抽检共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8次,宣传门店36家,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赶集进村开展种子相关宣传4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多份。在全区农资经营户微信群发布种业信息6次。通过宣传辖区种子经营户基本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了网上备案流程,广大农民群众了解了购种需知内容和用种注意事项,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种业保障。二、取得社会及经济效益。(一)化肥减量增效持续推进,社会效益显著。1、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完成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样品6个,将土样风干、处理打包后及时进行送样检测,以区农业农村局正式文件印发了《宝塔区2023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土肥技术推广统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9万亩,测土配方覆盖率达到91.8%,施用有机肥面积27.362万亩,有机肥施用量98945吨,化肥使用量折纯6161吨,其中复合肥折纯1578吨,绿肥种植还田面积12.69万亩,全面超额完成了测土配方工作任务,巩固提升了测土配方基础,推进了化肥减量工作顺利开展。3、肥料田间试验。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试验方案要求,在宝塔区麻洞川镇金盆湾村和枣园街道办庙咀沟村开展玉米化肥利用率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肥效试验等田间试验5个。4、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按照全国农户施肥信息监测系统要求,11月份上旬,选择有代表性的种植主体开展县域作物农户施肥调查200户,建立了施肥台账和数据库,并按时进行了审核上报,有效掌握了农户大田施肥品种、施肥量及基肥追肥所占比例。(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序开展。1、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情况:宝塔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样点共计1059个,截止目前,累计采集表层样点1050个,完成总进度的99%,剩余9个样点。2、样品制备流转情况:宝塔区表层样样品共计1059个,延安样品制备流转中心累计接收宝塔区1028个表层样点,完成率为97%;制备978个表层样点,完成率为92%;流转671个表层样点,完成率为63%。宝塔区水团样样品共计106个,截止12月6日,延安样品制备流转中心累计接收宝塔区104个水团样品,完成率为98%;制备56个水团样品,完成率为53%。(三)农民培训强化创新,为农民致富增收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中心严格落实省、市各项任务部署,紧扣主业、突出重点,创新思路、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组织培训教师和高素质农民16人次,参加了“头雁”培训计划、基层校长教师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培训班等活动;参加全市说课赛教比赛,获得第3名的好成绩;开展“组组有”空白村组清扫行动,计划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利用农闲时间,结合农时季节和生产环节,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基地实训、考试考核、认定管理、帮扶指导、跟踪服务全面开展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设置培训班4个。三、存在问题。1、缺乏项目资金支持。由于财政困难,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技推广工作中,影响示范点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人员老化,专业性不强。单位农技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专业技术培训,技术力量出现断层,制约农技推广事业发展。3、创新意识不够。全区农业生产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不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单位人员创新意识不够,存在按部就班现象。四、整改措施。1、继续扩大示范种植面积。进一步抓好粮食订单生产任务,农村改革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点,百亩谷子示范点,百亩红薯示范点建设及建立小杂粮订单农业基地建设工作。2、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整合资金,加大技术、物资投入力度,发挥地域优势,合理布局,进一步发挥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我区粮食生产水平。3、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推动全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区粮食生产安全。4、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确保完成农业科技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培训任务,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