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3-15 11:32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负责依法保护遗址文物安全及区域内文物的整理与研究。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梧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
法定代表人 杨旭华
开办资金 32.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79万元 5.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持续深入做好遗址安全巡查工作。单位职工对遗址巡查128次,群众文保员对遗址巡查963余人次,累计巡查1090余人次。1月17日、12月13日我单位联合西咸新区公安局沣西新城分局励志东路派出所开展遗址安全大检查、夜间巡查共3次,利用公安机关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筑牢安全底线,确保遗址安全。定期对办公区域火灾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开展消防演练。精心策划了今年的5.18、6.10等重大宣传节点,在遗址区域大王街办现场设点宣传,通过发放印有“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清凉扇及宣传折页、摆放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现场宣传,向群众宣传兆伦铸钱遗址文物保护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逐步推进遗址保护规划的审批与上报。2023年多次与上级部门及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中心沟通保护规划修改上报事宜,目前已经走公布流程。为持续深入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本年度的文物保护项目有:文物库房安装防盗门、办公区域增加监控摄像头、遗址重点区域安装太阳能监控探头、重新修整遗址区域保护标志碑、界桩和古城墙保护围栏,同时对部分界桩和标志碑位置进行调整,为文保员配发防汛物资、遗址区域兆伦村委会配发灭火器等。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与遗址区域村委会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消防安全联防协议》,与文保员签订《群众文保员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持续整理2023年备考卷,论文卷,图纸卷,法律文书卷,整理冲洗照片,行政收发文扫描上传到四有档案系统中。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本单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存在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年进行文物安全常规巡查1090余次有条不紊,尤其是联合公安机关重大节日及夜间巡查3次有力地震慑了文物犯罪,文物安全执法成效显著,确保了遗址区域内文物安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宪法宣传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做好文物宣传工作,全年累计进行宣传10余次,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在经过多次修订后,目前已经走公布流程。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遗址面积大,范围广,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地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与西安市鄠邑区、西安市高新区三个区的交界处,涉及周边6个行政村的生产生活用地,保护面积717.16公顷,保护范围不确定,相对增加了保护难度。单位目前未定级定岗,职称评定处于停滞状态,亟待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整改措施:下一步争取保护规划力争取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明确遗址保护范围及各区县保护职责,增加人员编制,采取更多用人方式充实文物保护队伍,根据规划建设办公场所。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不懈做好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遗址区域文物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举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暨消防演练活动。(二)及时跟进《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公布工作,争取尽快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三)拓展新渠道新方法开展文物保护与宣传工作。(四)深入基层一线走访遗址区域村民,收集遗址相关线索,了解遗址的历史面貌,鼓励群众主动上交遗址出土文物。(五)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单位职工及文保员进行业务知识学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