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5 10:4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重兴北路120号
法定代表人 闫军宏
开办资金 69.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预算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8万元 6.17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精心组织新品种选育审定1.新品种选育。2023年中心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铜麦8号顺利通过了2022-2023年陕西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进入到第二年区域试验,铜麦9号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审定品比试验进入到区域试验,铜麦11顺利通过了陕西省小麦新品种审定两年的区域试验和一年的生产试验,正在进行国家DUS测试。今年,通过选穗、整穗、剪颖、去雄、采粉、授粉等程序,完成了11个亲本间的7个组配,育成的新材料正在进行产量比较试验,明年计划从中再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参加省旱地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2.新品种审定。2022-2023年我区试验点承担国家黄淮冬小麦旱薄组区域试验1组6个品种,省渭北旱地小麦新品种审定试验3组32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5个品种、品比试验1组15个品种,现试验已结束,试验报告已上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都认真对待、细致管理,在专家组的检查观摩中,对我区的试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23-2024年共承担国家黄淮冬小麦旱肥、旱薄组区域试验2组19个品种、品比试验1组8个品种,省渭北旱地小麦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1组10个品种、品比试验2组22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2个品种,现已完成区划播种工作,田间管理和性状记载正在按序进行中。(二)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1.认真做好各种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根据病虫害监测要求,针对我区主要农作物,在全区共设立病虫草鼠害系统监测点10个,设立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点30个,安装监测灯2个、病虫自动监测仪1个,定期开展监测,按时完成监测数据的上报工作,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全年共完成常规性病虫害监测48期,完成农田鼠害监测9期,完成草地贪夜蛾监测20期,发布病虫情报8期。全年发生较严重的有小麦红蜘蛛、麦穗蚜,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2.扎实开展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控。扎实开展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工作,在全区分别开展了多轮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记录297条,共涉及9个镇(街道),涵盖53个行政村;设置了41条踏查路线,涵盖65个踏查点;调查统计到外来入侵植物共计37种,病虫害3种,对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设置了样地调查,并采集了标本,按照省上要求,在系统进行了填报。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在苹果蠹蛾监测和防控方面,全区共设立蠹蛾监测点6组32个,定期开展监测和消杀工作。在检疫性病虫害普查方面,针对菜豆象、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番茄溃疡病、李痘病、苹果黑星病等进行了大面积踏查,未发生有上述检疫性病虫害。3.以点带面抓好绿色防控示范点建设。按照省、市植保站要求,今年,在广阳镇西固村建立苹果病虫害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点500亩;在陈炉镇双碑村建立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1000亩;在金锁关镇背塔村建立玉米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点1000亩,通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统一组织开展病虫防治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乃至全区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在小麦、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共组织15台植保无人机,飞行近300架次,对小麦、玉米集中种植区开展“一喷三防”和“一喷多促”作业,完成5万余亩的集中喷防作业,对分散种植区,采取发放防治药品的方式进行,共发放各类药品592箱,帮助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实现了全区5.2万亩小麦和10.2万亩玉米的全面防治,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三)推动化肥利用“三新”技术应用1.持续做好耕地质量评价。一是我单位承担省级耕地质量评价三十个固定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该项工作是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国家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已完成30个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地建集团完成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现已完成全区384个表层样点和16个剖面样点的土壤采集工作,开始进行检测分析,为下一步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奠定坚实基础。2.科学开展施肥调查培训。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是掌握农户实际施肥量及变化情况,检验化肥减量增效的一项必要工作。要求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上开展调查,调查农户100户。我中心结合土样采集工作,现已完成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00户(苹果、樱桃、小麦、玉米种植户各25户),全部上传“全国农户施肥信息监测系统”,并完成100户施肥调查问卷。适时举办科学施肥技术培训,全年举办培训3场次,培训农民200多人,发放化肥减量增效施用倡议书和冬小麦施肥建议卡1000余份。3.依规做好各项肥效试验。今年省、市土肥站下达给我区的小麦、玉米肥效试验共4个,试验目的为测算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进一步校正我区最佳施肥量。为保障试验效果,我们积极做好小区间的起垄隔离工作,再依规分别做好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性状记载等各项工作。目前该试验已顺利完成收获、产量记载和秸秆采样等工作,为下一步指导农户科学使用肥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全力推动新技术推广1.做好种植新技术推广。今年,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重点实施推广了小麦宽幅沟播“3335”技术、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玉米大豆复种技术、可降解地膜使用技术,制定了小麦宽幅沟播“3335”集成技术要点、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要点、玉米大豆复种技术要点发放到有关镇办,并现场指导做好相关新技术推广工作。2.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针对今年小麦冬季受冻情况,我中心认真做好小麦苗情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做到分类施策、科学管理,发布了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指导性意见,在关键时节,通过召开现场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麦田春季追肥、化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玉米化除,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药害,今春,我中心在金锁关镇背塔村举办了玉米化除现场会,并为玉米千亩示范方配备了化除药剂,指导农户做好防控工作。(二)加强蔬菜种植调度重点做好我区大田蔬菜及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蔬菜种类和产量的统计和上报工作以及食用菌的产量产值情况上报。全年向市蔬菜站上报各类蔬菜生产情况周进度报表52期、食用菌生产情况周进度表报52期,向农业部种植业司上报蔬菜生产情况旬度报表36期、月度报表12期、半年报1期、年报1期,共上报各类报表192份。(三)积极开展宣传培训2023年共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7次,培训人员4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其中在印台办楼子村举办春季果树病虫防治培训班1次,在陈炉镇双碑村、广阳镇三合村召开小麦春季管理现场会各1次,在广阳镇西固村、红土镇冯家塬村召开农田灭鼠现场会各1次,在阿庄镇西沟岭召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班1次,在金锁关镇背塔村举办玉米化除培训班1次。三、存在问题(一)专业技能掌握仍需加强。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但还是不够深入,特别是一些比较少见的病虫害,还是认识不全不深,仍需加强。(二)新技术的推广还需加力。中省积极推广的一些新技术,群众在应用过程中有顾虑,还需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和群众收益。四、改进措施(一)加强干部的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利用外出培训,个人向专家、书本、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二)在玉米、小麦以及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推广上加强力度,积极宣传引导,让群众转被动为主动,推动新技术到户、到田块。五、下年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小麦的国家黄淮区试、省渭北小麦区试、省渭北小麦生产试验、省小麦品比试验等小麦试验。2、做好我区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确保我区农药减量使用。3、做好我区的病虫害应急防控工作。4、做好我区的蠹娥监测工作。5、继续抓好蔬菜的统计及专业村技术服务与培训工作。6、做好大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工作。7、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农区灭鼠现场会。8、做好省级耕地质量监测工作。9、做好草地贪夜蛾和粘虫的防治宣传及技术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